新能源车行业集体失声,小米汽车面临首场挑战,宁德时代紧急澄清合作传闻

罗彬说车 2025-04-04 11:10:43

小米SU7爆燃事故背后:新能源车“沉默螺旋”与巨头们的危机公关

新能源汽车都快成街头巷尾的标配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开着心心念念的“科技新贵”突然起火,烧得只剩个架子,这到底是小概率事件,还是整个行业都埋着雷?

话说2025年3月29日,安徽铜陵德上高速,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就像一颗流星一样撞上了隔离带,然后,“Duang”的一声,直接原地爆炸。

更让人揪心的是,车上三个小姐姐,愣是没能逃出来,直接没了。

这消息一出,网上瞬间炸开了锅,各种“科技狠活”的标签,现在看来都成了“夺命buff”。

但更诡异的是,事故发生后,整个新能源车圈子,就像集体失语了一样,一个个都装起了哑巴。

蔚来、理想、小鹏,这些平时恨不得天天上热搜的“网红”,这次都消停了,公关部门集体“静音”,社交媒体上也看不到半点技术相关的讨论。

这到底是咋回事?

难道是怕引火烧身,怕大家发现自己也穿着“皇帝的新装”?

这就好比,一个班里有人作弊被抓了,其他同学立马装作啥都没看见,生怕老师查到自己头上。

说白了,大家心里都清楚,新能源车这玩意儿,技术迭代太快了,今天刚吹上天的“黑科技”,明天可能就成了“定时炸弹”。

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家的车就一定安全。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宁德时代这老大哥,反应那叫一个快,事故还没调查清楚,就赶紧跳出来撇清关系:“这事儿跟我没关系,这车没用我的电池!” 啧啧,这话说得,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你这么急着撇清,是不是心里有鬼啊?

宁德时代这一手,直接把小米架在了火上烤,同时也把比亚迪推到了风口浪尖。

毕竟,之前雷军可是公开说过,小米SU7用的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

现在宁德时代说没用,那剩下的,不就是比亚迪了吗?

但比亚迪却选择了沉默,这葫芦里卖的啥药,谁也猜不透。

这就好比,三个好朋友一起合伙开了家店,结果出了事,其中一个立马跳出来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 剩下两个,一个被架在火上烤,一个却装起了哑巴。

这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啊!

说起雷军的回应,那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事故发生后,过了好几天,才姗姗来迟地发了个声明,表示哀悼,承诺配合调查。

但网友们可不买账,觉得他这就是“马后炮”,危机公关做得不到位。

毕竟,人命关天的大事,你拖了这么久才出来说话,是不是有点太晚了?

而且,之前雷军为了给SU7造势,各种夸下海口,又是冬季续航测试,又是“黑科技”加持。

现在出了事,大家自然会觉得,你是不是在吹牛?

是不是把消费者当小白鼠了?

要知道,在2024年12月,雷军为了宣传SU7的冬季续航能力,特意发了个测试视频。

结果,有网友发现,这测试路线选得也太好了吧,全是平坦大道,而且车内温度也没公布,这不是明摆着“作弊”吗?

这操作,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啊!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次事故中,车辆当时正处于智能驾驶辅助模式。

这智能驾驶,到底是“解放双手”的福音,还是“引狼入室”的陷阱?

这事儿,特斯拉最有发言权。

之前,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可是被吹上了天,结果,事故频发,最后不得不改名叫“智能辅助驾驶”。

这名字一改,意思可就变了,从“我能帮你搞定一切”,变成了“我只能帮你搭把手”。

而小米呢?

之前发布会上,可是把“倒置电芯防自燃技术”吹得神乎其神,说能确保乘员舱安全。

结果,这次出事的SU7标准版,据说根本没用这项技术。

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为了省钱,连安全都不要了?

话说回来,新能源车这玩意儿,电池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电池就像汽车的心脏,一旦出了问题,那就是要命的事。

但现在,有些车企为了降低成本,恨不得把电池的每一个零件都抠出点油水来。

这安全,还能有保障吗?

而且,新能源车的供应链,也是一团乱麻。

电池供应商、芯片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各个环节都可能出问题。

一旦某个环节出了岔子,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

就拿电池来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可是电池界的巨头,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

它们要是抬高价格,或者降低质量,车企也只能干瞪眼。

而且,有些车企为了追求利润,甚至会临时更换电池供应商。

这种做法,会导致电池安全检测时间缩短,增加车辆的安全风险。

这简直就是拿消费者的生命开玩笑!

此外,小米汽车在快速扩张的同时,还面临着环保和交付的问题。

之前,小米汽车工厂在试生产阶段,就被曝出废气排放超标,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还有,小米SU7的交付时间也一拖再拖,引来了不少消费者的投诉。

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小米在管理上的不足。

话说回来,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之路,到底该怎么走?

是继续追求技术创新,还是先把安全搞好?

是继续打价格战,还是把质量提上去?

这些问题,都需要整个行业认真思考。

新能源汽车,不能光靠“噱头”和“营销”,更要靠实实在在的安全保障。

如果连安全都保证不了,那再先进的技术,也都是空中楼阁。

就像这次小米SU7的事故一样,再多的“黑科技”,也换不回三条鲜活的生命。

希望这次事故,能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让大家明白,安全才是王道。

说一千道一万,技术再牛,安全才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没了,啥都没了。

1 阅读:8

罗彬说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