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碰瓷式营销掐微信上演扮猪吃老虎

不董科技 2016-07-15 10:47:19

前两天,本人的微信朋友圈被一张莫名其妙的图给刷屏了。

一眼就能看出是易到用的小伎俩,有多少人知道易到这个打车软件?什么时候足以跟滴滴和Uber三分天下了?而且素材做得很拙劣,列一堆算式,推出在一定里程范围内用不同打车软件可以更优惠,但b=3a这个条件是怎么来的呢?捏造太明显,算式水平跟下面这张图差不多。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做软广就做软广,还把易到自己放在第一位,不是很收敛,或者说,奉承心态太严重,这是做营销所忌讳的。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

随后,易到又开发了一个移动网页应用——打车比价,即输入起点和目的地,推荐最优惠的打车软件,原理其实很简单,基于地图应用,算出距离,再套用前述的所谓的不同里程范围内使用不同打车软件的结论....

这个应用一出,不久遭到了微信封杀,结果就是你来我往的一堆公开信,大致内容换成对话就是:

易到:为什么封我?宝宝不开心!

易到:我没违规!

易到:我真没违规!就算我违规了,别人违规了也没封啊,是不是想搞霸权主义!

.....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波其实是易到的营销套路,正如腾讯公关总监所说,是借机碰瓷、博眼球而已。

但易到这一波却是相当的成功,声量蹭蹭蹭的涨,几篇微信公开信阅读量纷纷破10W,百度指数更是...其实也没多少,这与事件传播渠道有关。但在7月10日~12日有很大幅度的上升,推测应该就是比价应用推出所形成的搜索量提升。

跟滴滴和Uber比起来,仍是有不少差距,滴滴还是第一。但有意思的是,三家打车软件都在10~12日出现近似幅度的上涨,同样可推测是比价推动三家搜索量上升。

易到事件取得的效果是很多市场营销狗梦寐以求的,声量有了,口碑不差,应用下载多了,用户也多了...抱着跟他们很多人一样“凭什么你炒就火了”的态度,本人也尝试进行了分析易到营销成功的原因。

利用网友信任容度放大强行占位(打车比价部分)

易到的比价素材,无论是算法以及应用,都是很没根据的,用“一本正经地瞎扯淡”来形容简直再合适不过。现在Uber和滴滴等打车软件,各自的优惠政策不一样,特别是滴滴和Uber经常会发一些优惠券之类的,确实是优惠不少,你比价应用可没算那些。再退一步说,难道就不能把几个打车软件都安装,然后打车的时候直接大概比一下么?虽然会相对耗时,但起码可以真正以最优惠的打车方式出行。嗯,我就是这么做的,暴露会过(死)日(抠)子(门)特性。

但易到的比价素材还是得到了很多传播,本人朋友圈很多互联网科技达人都直发或者转发,虽然他们为了什么而发不是很了解,但说不准有人就是想分享优惠信息呢?毕竟他们以及他们的朋友也要打车啊。其他网友,更是会对这个看起来很“有理有据”的优惠信息加以信任,虽然现在的网友越来越聪明了。

但小标题已经说了是网友信任容度放大,为何?两个字——“利益”,其实像这种强行占位的,很多品牌都尝试过,但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可信度比较低的问题。试想“双蝶(国产)、杜蕾斯、杰士邦避孕套是中国三大最受欢迎的避孕套”这种推广,谁会信呢,没有歧视国产的意思,是这种不对等的占位和排名可信度太低。但易到与滴滴和Uber占位就不一样,打车软件很多人都会用到的,图实惠几乎是我们很多人的特性,不然我们为什么要用打车软件(追求快速、打豪车、商务车的大大忽略)?所以,易到用这种优惠计算的方式与滴滴和Uber对比占位就戳中了很多人的需求,这也是易到这次营销的聪明之处,如果单纯宣传易到的市场份额跟Uber和滴滴名列前三,恐怕没人鸟它,更起不到占位的效果。

利益面前,消费者的信任容度会放大,特别是这种直戳要害的,使得易到占位成功率提高。如果易到是真心要比打车软件优惠程度,把神州专车加进去可信度更高,但这样显然起不到占位效果,只跟滴滴和Uber比,即使也给他俩做了推广,好歹也能分一杯羹,有的喝总比没有强,还可以直接把神州一脚踢出局,何乐而不为。易到这个比价很神,看似“雨露均沾”,实则是以退为进,“呼风唤雨”。

利用网民对腾讯、马化腾一贯的舆论负面,扮猪吃老虎(碰瓷微信的部分)

原谅小标题我直接用碰瓷来定义这个事,因为实在是太为微信鸣不平了。毫不客气的说,你一个营销气息十足的比价应用,封你怎么了?

但这一封,恰好正中易到的下怀。可能易到也并没有预中微信会封它,但易到后续的反击简直是太犀利,所以我更相信是有预料的,而这也更加让我觉得营销真的是门艺术。

微信如果不封,易到最多可能凭借这个比价应用火个一阵子,当用户后面发现其实并没有优惠的时候,弃之不用,易到颓下来是迟早的事。

但微信一封,易到搞个大新闻的机会就来了。一封封公开信,众多易到以及乐视高管,包括贾跃亭,都发微博声讨,把微信推到风口浪尖。而腾讯、马化腾在网民的舆论中,一贯是出于负面的形势下,这点在所有有关于腾讯的文章评论中几乎都可见,这是腾讯历史遗留的…姑且称之为问题,其实更多的是早期互联网粗杂的红利带来的反噬。

腾讯不得不回应,好在回应是有理有据,即使如此,整体舆论仍偏向易到。这就验证了,自媒体时代,强者也会成为弱者。易到这是扮猪吃老虎。

不知道是否是腾讯公关的动作,在这场碰瓷战中,出现了马化腾,以及雷军等人的身影。首先是马化腾评论朋友圈露出,解释了事情原委。

然后是雷军转发自媒体微博称赞马化腾细心敬业。

这一举动多少为腾讯的舆论失衡扳回了一些。但仔细想了一想,雷军跟腾讯关系是好,但也不至于这么赤裸裸的高调称赞马化腾。大胆地揣测了一下,易到是乐视控股,在乐视的生态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乐视高管积极表现是情理之中。小米跟向来不合,无论是多次的“电视大战”,以及乐视手机发起的强大冲击,都对小米造成了各种不痛快,明争暗斗数不胜数,雷军对马化腾的支持,更有可能是对乐视的抗衡表态。

这一轮轮下来,易到的声量越来越高,成功逆袭,期间还不忘拿滴滴也违规说事,更是间接进行了占位。就好像是我说“吴彦祖帅的很过分你不骂他,为什么我帅的很过分你就骂我?”

总之,易到这次的营销,虽然很____,但是真的是太成功!然而大家还是会用哪家的呢?

回顾易到的这次营销,无论是比价软广,还是碰瓷微信,都是深度利用了大众的心理,图实惠、分享欲望,促成了比价的传播,易到进入更多人的视线;仇恶、释放正义感、同情心,使得易到占据有利舆论…

营销是艺术,体现在策略上,但营销更是心理学,拥有无穷的力量...进入了这个行业,知道的越多就会发现不知道的越多。给我的感觉就是,像是一个叫“营销”的神秘美女,美丽、内涵,性情不定,好坏未知,但总会时不时地来一句: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非主流图片,如有不适...别装了)

0 阅读:0

不董科技

简介:知名IT互联网领域自媒体,互联网营销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