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届,她与白光、白杨并称“北平三白”,她是第一位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内地流行歌星,她灌录歌曲的数量仅次于周璇,她是30年代末三大歌星、40年代七大歌星之一。
她就是白虹,著名的影歌剧三栖明星,老上海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
图|白虹
明月歌剧社白虹(1920年2月24日-1992年5月28日),原名白丽珠,说起白虹的成名之路,就不得不提到她的东家——明月歌剧社。
明月歌剧社的前身是中华歌舞团,由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在1927年创立,1929年,“中华歌舞团”改称“明月歌剧社”。
当时明月歌剧社汇集了很多才华横溢的俊男靓女,涌现出了像周璇、王人美、黎莉莉、白虹等一大批歌星,不仅如此,像聂耳、黎锦光等才华横溢的年轻作曲家,都曾在明月歌剧社工作过。
说当时的明月歌剧社就是培养歌星的摇篮,是实现音乐人梦想的舞台,一点都不为过。
左起白虹,姚莉,周璇,李香兰等人合影
成为歌后白虹在1931年初成为明月歌剧社成员,她的成名之战是在1934年。
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三大歌星竞选活动”,竞选从5月26日开始,6月14日结束。歌星们每天照常到电台播音,听众每天投票选举他们喜欢的歌星,最后以得票多少决定名次。
竞选一开始,主要的焦点就集中在白虹与周璇之间,在十八天的竞赛里,两人互有先后。直到最后,白虹最终以9103票的绝对优势摘得桂冠,获得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个“歌后”头衔。
大晚报举办的这次活动,在当时绝对是一次汇集人们目光、谈论焦点的大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白虹大放光彩,也让当时不怎么出名的周璇人气大增。就是这次活动,直接奠定了白虹在歌坛的一线地位。
当时白虹才年仅14岁,可谓少年成名。
聂耳与明月歌剧社演员白虹(中)、黎明建(即于立群)合影
放弃初恋在初进明月歌剧社时,因为工作等原因,白虹与聂耳渐生情愫,两人经常在闲暇时候去跑马场闲逛,这时候的爱情对于二人是幸福的、美好的。
在日记中,聂耳将自己对白虹的爱意毫无保留地记录了下来,他这样写道:
这几晚做梦都会梦到小白,小白唱歌的样子实在好看,她的歌也唱得好好听,我写词作曲,好像每首歌都是为她写的,她可以使我快乐、懊恼、疯狂。
可是这场恋爱却注定了不是那么顺利,当时公司要大力培养白虹,所以要求白虹在五年内不许恋爱,也就是说,如果白虹执意与聂耳在一起,那么白虹只有离开明月歌剧社这一条路。
在一番纠结下,白虹选择了事业。对于白虹来说,她似乎只能这样选择,自小离开北平的家来到上海这个华丽都市,她一个人独闯江湖为的就是出人头地,她是有梦想的,而且这个梦想眼看就要实现。
白虹放弃了这段青涩的初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图|白虹
红遍大江南北一心投入事业的白虹很快成为公司的台柱子,1936年,她出演电影《国色天香》并担任女主角,很快,电影风靡整个上海滩,白虹又一次走红。
同年7月,白虹作为台柱,随黎锦光、严华率领的大中华歌舞团到南洋巡演,至第二年7月回到上海,为期整整一年,受到当地华侨观众的热烈欢迎及好评。白虹的名声也随着这次巡演,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声名远播南洋。
也就是这次南洋巡演期间,白虹收获了爱情,她与黎锦光由师生关系转而成为恋人关系。
黎锦光是黎锦晖的弟弟,也是一名著名的音乐创作人,名曲《夜来香》就是出自他手。
二人婚后的生活非常幸福,黎锦光负责创作,白虹则负责演唱,有一种夫唱妇随、琴瑟相伴的默契,两人一时成为了戏曲界公认的珠联璧合。
这期间的白虹,很多歌曲都是出自丈夫黎锦光之手,当时白虹的歌响彻大街小巷,受人们欢迎并且广泛传唱的歌有《卖花翁》、《闹五更》、《爱境情途》、《点秋香》、《郎是春日风》等。
其中《郎是春日风》是整个40年代久唱不衰的名曲,可以说白虹的歌曲整整伴随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是当年老上海的一大回忆。
图|黎锦光
一代人回忆的落幕白虹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但也是短暂的,随着音乐事业无法继续,1950年1月24日,白虹与黎锦光联合发表了“脱离同居关系的声明”。正式离婚。
离婚后的白虹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后来与话剧小生毛燕华结婚,婚后白虹专心出演话剧,白虹曾参演了《南京路上好八连》、《乡村女教师》、《母亲》等话剧,并执导了歌剧《小二黑结婚》。
此时的白虹在事业上告别了曾经的大红大紫,开始了平淡的生活。
1992年,晚年的白虹患上了癌症,丈夫毛燕华一直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
病床上的白虹反复聆听自己早年唱过的歌,回望自己走过的风雨人生,回想当年的明月歌剧社舞台、霓虹璀璨的老上海,仿佛都是过往的云烟。
1992年5月28日,白虹去世,享年73岁。
图|当年上海滩著名歌星
白虹去世也轰动了南洋,南洋众多的老歌迷们伤心不已,在白虹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南洋一带掀起了“白虹热”,电台反复播放白虹早年的歌曲,报刊也大幅刊登白虹的生平事迹及评论报道,与此同时,香港百代公司也出版了录音带《白虹之歌》以表纪念。
如今白虹早已离开了我们,当年的绝代风华、争奇斗艳还有那余音绕梁的歌声,早已经浓缩成一抹时代最亮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