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班主任催缴医保”的消息瞬间震惊网络圈。四川南充的一位家长在家长群里发声称,自己孩子所在小学的班主任发通知,要求家长尽快为孩子购买一份每年400元的医保,并明确指出没购买的孩子会被停课,家长则得专门跑来学校开个家长会。
这件事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不少人认为老师的行为“很不务正业”,甚至有人直言,“催缴医保不是医保局的工作吗?学校凭什么来管?”一场由“催缴医保”引发的纷争就这样闹了起来,家长们的不满情绪瞬间升级。
家长群里爆发争议:医保是自愿还是强制?按照平时的理解,医保的缴纳应该是个人选择的自由。然而这一次,班主任的语气却似乎有些“强硬”——不买就停课,家长还要被请来开会。这样的通知,让一些家长忍不住质疑:老师的职责不是应该教书育人吗?现在反而变成了催缴医保的“执行者”,这是否合理?
微信群里的聊天截图被家长们公开了出来,迅速引发大家的关注。从聊天记录看,有家长直接在群里发问:“医保不是按个人意愿来买吗,怎么现在变成强制了?”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代表了很多家长的疑问。班主任被怼得一时语塞,只能回复“这是学校的安排”。
“学校安排”还是“教育局要求”?层层“甩锅”的无奈随着家长们的质疑逐步升级,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一事件。面对采访,班主任回应称,催缴医保是学校的统一要求,并不是她个人决定的。这样的说法似乎暗示着她也是“执行任务”。而当媒体继续追问学校方面时,学校又把责任“上推”,表示这是教育局的任务安排。
到了这里,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教育部门究竟有没有下达这样的“任务”?当记者找到当地的教体局和医保局时,两部门却给出了不一样的回应:他们明确表示,医保的缴纳是自愿的,没有下达过任何指标任务。那么问题来了,事情的根源究竟在哪?
街道办的“任务量”:无形的压力层层传递面对层层推脱的回应,当地街道办的一位分管教育的副主任终于道出了实情。这位副主任坦言,街道办确实有任务量,而且数量还不少——“2万多的任务量”,并直言上面有要求,学校和老师无奈之下才会采取这种方式来“催缴”。
指标任务层层传达,最终落到基层的学校和老师身上,他们没有医保局的管理权限,却承担了额外的“催缴”责任。原本用于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被一部分转移到“完成任务”上来,一线教师不得不在家长群里一遍遍催缴,甚至提出了“停课开会”的做法。
面对媒体和家长的质疑,当地教体局和医保局的回应非常明确:“我们没有下达过任务指标,缴纳医保完全是自愿行为。”这一表态让家长们似乎松了口气,但也让事件的走向更加清晰。既然政策没有硬性指标,那最终的责任会落在谁的身上?班主任会不会成为“背锅侠”??
有网友就说了,这事儿不能怪班主任,她们哪儿有那么大的权利,这么做也实在是没办法,毕竟关乎自己的事业。也有网友说:”学校真是好学校,为了孩子们的健康也是操碎了心!不过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还是无利不起早吧!这话说的没毛病,没有利的活谁愿意干呢?也有网友说,这教育能跟医保扯上关系吗?按理说他们是没啥关系,但现在它似乎又有点关系,你认为呢。那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