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家中墙上那一本本精美的挂历?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挂历承载着人们对“诗与远方”的想象。
让我们翻开泛黄的记忆,重温八十年代老挂历里的“黄金时代”。

1月探梅
八十年代初,挂历还是“奢侈品”,只有经济宽裕的家庭才会在新年时挂上一本。
铜版纸印刷的明星照、工笔画、风景名胜,让挂历成了“时髦”的代名词。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挂历逐渐进入老百姓家里,甚至成为单位、企业的“年货标配”。

2月灯谜
那时挂历的题材各式各样:影视明星的时髦穿搭、古典仕女的工笔重彩、异域风情的歌舞表演……
挂历不仅是日历,更像是一幅幅流动的艺术展。
挂历往墙上一挂,年味便浓了,顺带着主人的品位也仿佛提升了一大截。

3月游春
名家手笔的工笔画挂历更是艺术珍品。
八十年代初的挂历中,刘福芳笔下的《红楼梦》场景、华三川的《史湘云醉眠芍药裀》、黄均的《黛玉葬花》,将古典文学与绘画技艺完美结合,简直称得上“墙上的美术馆”。

4月风筝
我还记得,那时家里的女主们将旧挂历纸撕成条,编织成五彩门帘,风一吹叮咚作响;
小孩子用它包书皮、折千纸鹤,连挂历上的女星图也都贴在墙上装点房间。

5月梳坊

6月刺绣

7月泰棋

8月作画

9月读书

10月赏作

11月戏鸟

12月抚琴

封面 拜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