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布鲁斯经学院做了一次演讲。演讲中,他全盘否定了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并建议要抄袭中国成功的产业政策。
这篇演讲稿后来被发到了白宫官网上,这说明他的建议得到了拜登的认同啊。在谈到美国的制造业为啥被掏空时,沙利文说,在过度简化的市场效率名义下,战略物资的整个供应链都转移到了海外。这话翻译一下,就是美国打着自由市场经济的名义,把自己的战略物资生产能力弄丢了。比如说钢铁,二零年中国钢铁产量十亿吨,占全球56%,而美国只有7268万吨,连中国的1/10都不到了。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钢铁连产量可是中国的20倍,炼钢能力的衰落直接影响美国军工行业啊。去年9月,美军暂停接收洛克希德马丁生产的F35战机,理由是发动机。机使用了中国的组件,连发动机这样的大国重器美国都无法实现100%国产化,足以说明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很严重了。
沙利文
沙利文说,过去几十年美国完全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全球化分工,把脏活累活都扔了,只做来钱快又轻松的金融、法律、娱乐。虽然GDP依然保持增长,但这些虚拟经济在国家对抗时一点用都没有,制造业才是国家的根基。在谈到中美科技产业竞争时,沙利文说,中国对清洁能源、数字基础设施和先进生物技术等未来关键产业实施了大规模补贴,削弱了我们在决定未来的关键技术方面的竞争力。过去十多年,我们确实对光伏和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实行了很大力度的补贴,无论是光伏还是电动汽车,都是在美国先行,但发展到现在都被中国超越。这还要归功于中国政府主导的产业扶持政策啊,发展新兴产业中国的做法是:先聚集科学家、经济学家、产业专家对未来趋势做研判,一旦可行,就会以国家的力量推动,同时还会出台各种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等到产业发展成熟,国家在取消扶持,收税回本,有了政府的引导和帮扶,所以新兴产业才会发展得很快。现在沙利文把中国的这个玩法看明白了,于是抄中国作业也搞补贴。比如去年8月美国公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提出给在美生产的电动汽车给予补贴,这其实就是在照搬中国的电动汽车补贴方案。但可惜为时已晚,电动汽车市场的格局已定,未来必定是中国车企的天下。在谈到中美战略新兴产业竞争时,沙利文说,美国的工业战略确定的一些特定的部门,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讲具有战略意义,但私营工业自身无法进行必要的投资来确保我们的国家雄心。它的意思翻译一下,就是在航空导弹、核聚变、卫星等大国重器领域的发展,美国应该学习中国,由国家来主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国被验证是成功的。
听到这儿,有老板就说了,这美国一旦开始抄中国,那是不是以后就更强大更难对付了?我看未必,因为中国的作业,美国还真没法抄。美国是个“民主”国家,干啥事儿都要先扯皮,就拿补贴新兴产业就是来说,即便拜登想干,那共和党可能还不同意,即便共和党同意,美国民众可能还不同意。凭什么拿纳税人的钱去补贴某个行业?凭什么不补贴我们行业?凭什么不把这些钱用来增加医疗补助啊?撕扯一圈,估计很多补贴都出不了白宫,即便出了白宫,政策也不一定有连续性。如果特朗普明天上台,有可能取消拜登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扶持新兴行业可不是一两年就能见效的,所以美国即便想学习中国的经济制度,那也必须先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让美国放弃两党制,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这个作业对美国来说并不好抄,硬抄可能会加速衰落,当然不超也摆脱不了衰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