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公去世后,隐退16年的华老向中央提出一个请求,中央:全力配合

方圆文史 2024-08-06 09:03:03

1976年10月后,一切重归平静,叶帅、陈云、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始为邓公的复出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比如在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二天,叶帅就向华老提出了为邓公平反、恢复工作的建议。在后来玉泉山召开的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叶帅又再次提出这一建议。

当时与会的很多同志都赞成叶帅的提议,但华老却认为现在时机尚不成熟,这件事还得往后拖一拖。

事实上,华老的考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就当时的局势来说,立即让邓公出来工作是不合时宜的。

尽管未能及时复出工作,但邓公的待遇还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仅恢复了正常的政治生活,还恢复了他阅读文件的权利。

而这也就是说,虽然此时中央尚未明确作出恢复邓公工作的决定,但实际上已经在为他的复出作准备了。

终于,在叶帅、华老等中央领导的不懈努力下,1977年7月,在十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恢复了邓公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历史自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可以说,在邓公复出这个问题上,华老是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的,然而,自粉碎“四人帮”以来,华老却提出并推行“两个凡是”,以至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在此情况下,华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便逐渐“淡出”中国的政治舞台。在此次会议上,尽管华老在名义上仍是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仍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但事实上,中国的实际领袖已经变成邓公了。

1980年以后,华老更是相继辞去了担任的一系列领导职务,仅担任中央委员一直到1997年的“十五大”,除此之外,他就没有再担任其他任何职务。

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华老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但他仍时刻关注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关注着人民的生产生活,并为其建言献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公逝世,享年93岁。当噩耗传来,华老内心十分沉重,他深知,中国能有今日之发展,多亏了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于是,在隐退了16年之久,一直过着平静生活的华老,突然向中央提出了一个请求,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中央不仅没有拒绝,反而明确表示:全力支持。

而华老的这个要求,就是——撰写回忆录。他希望通过这部回忆录,将自己的一生以及当年的那段历史叙述清楚,给历史一个客观、公正的交代。

对于华老的这一请求,组织上非常重视,很快便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前来配合他。

经过10年时间的打磨,到2008年时,华老的回忆录终于成书问世。但让人遗憾的是,这年8月20日,华老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享年87岁。

华老去世后,新华社发表了《华国锋同志生平》,对他70年的革命生涯作出了全面评价,肯定了华老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贡献,尤其是在粉碎“四人帮”这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我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华老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然而,尽管已经作出了全面公正的评价,但一直以来对于华老的争议仍不少,而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邓公复出”和“两个凡是”上。

事实上,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就已经明确说过,华老并非有意阻碍邓公复出,而是出于实际情况之考虑,建议等待时机成熟,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而事实也证明,华老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尽管华老并没有同意立即恢复邓公的工作,但却不断采取措施改善邓公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处境,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至于坚持并推行“两个凡是”,则系属事实,但这个问题也要结合历史实际来看。作为毛主席指定的“接班人”,在很多问题上,华老自然要保持一致。

当然,这个问题比较深刻,文史君就不展开来说了。

4 阅读: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