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车这件事上,不少人可能会觉得找熟人会更靠谱、更实惠,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甚至有诸多弊端。
价格方面,找熟人买车未必能拿到最优惠的价格。熟人可能出于各种原因,无法将车辆真实的底价告知你。一方面,他可能要顾及与上级或经销商的关系,不能随意突破价格底线给予你最大优惠;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存在 “杀熟” 现象,认为你基于信任不会过多比价,从而在价格上没有给足诚意。例如,市场上某款车正常优惠后裸车价为 15 万元,熟人处可能只优惠到 15.5 万元,看似有优惠,实则你可能多花了冤枉钱。
车辆质量保障也存在隐患。在汽车销售过程中,若通过正规渠道,车辆质量检测等环节相对透明、规范。但找熟人买车,一旦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处理起来可能会变得复杂。熟人可能会碍于情面,试图掩盖一些车辆瑕疵,比如轻微的漆面修复、零部件更换等情况,在交付车辆时未如实告知。当你后续发现问题,找熟人理论,可能会陷入两难境地,既破坏了彼此关系,又难以顺利解决质量问题。毕竟熟人并非专业的售后团队,在处理质量纠纷上可能缺乏相应的资源和能力。
售后维权更是棘手。正规购车渠道都有完善的售后流程和保障体系,消费者权益受法律保护。但找熟人买车,若后续涉及车辆召回、维修保养等售后问题,可能因缺乏正规合同和明确条款约束,导致权益难以保障。熟人可能在承诺的售后服务上打折扣,比如拖延维修时间、无法提供原厂零部件等。而且,当与熟人在售后问题上产生分歧时,碍于情面,你可能难以强硬维权,最终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此外,找熟人买车可能还会面临人情压力。在购车过程中,你可能会因为是熟人关系,不好意思对车辆配置、价格、赠品等方面提出过多要求,导致自己的购车体验大打折扣。综合价格、质量保障、售后维权及人情因素,购车时千万别盲目找熟人,通过正规渠道、理性选择才是更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