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那年,我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大家庭的纷争”。
那个下午,姑姑一脸不悦地站在门口,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袋子。
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她脸上的表情显得格外严肃。
虽然彼时我还不懂大人们的矛盾,但那个画面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家也不例外。
母亲和姑姑的矛盾由来已久,这些年更是越来越严重。
母亲总觉得姑姑瞧不起她,而姑姑也时不时在家里抱怨母亲“配不上”我父亲。
从我记事起,她们的关系就冷如冰霜,每次过年都能感受到家里的紧张气氛。
今年春节却有些不同寻常。
母亲破天荒地让我去姑姑家开的羊肉店买些肉,甚至还特意叮嘱我要多买点。
我很困惑,因为这和以往的做法截然不同。
冷漠的相遇抱着满腹的疑问,我独自走到了姑姑家。
一路上,我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姑姑会如何面对我。
到了家门口,姑姑见到我时,虽露出几分不情愿,但还是接过了我带去的羊肉。
“我妈让我给你带点羊肉。”我语气平淡地说道。
姑姑瞥了一眼,说了一句“放那儿吧”,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她的态度没有让我感到意外,反而再次印证了她对我们的冷淡和不屑。
这种相遇让我心里非常不好受,但毕竟是家里的安排,我也只能默默接受。
姑姑的孩子们倒是热情了些,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
可是,心里的那份压抑依旧存在,无法消散。
姑姑看着我,突然问了句:“你妈还好吧?
”我愣了一下,回答道:“还好。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全部对话,简短而冷漠。
她接过羊肉后,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这种态度让我很不舒服,但我也只能默默忍受。
母亲的坚持回到家里,母亲询问了我去姑姑家的情况。
我如实汇报了整个过程。
母亲的脸上浮现出复杂的神情,沉默了好久,才轻声说道:“她还是老样子,你别放在心上。
我心里有些不解,明明姑姑对我们如此冷淡,为什么母亲还要坚持让我去看她?
母亲顿了顿,继续说道:“她毕竟是你爸的姐姐,亲情不能轻易放弃,即使她那样待人待己,也希望你能多去看看她。
我心里不舒服,觉得母亲对姑姑太宽容。
姑姑对我们的种种冷眼和刻薄,手足情分早已淡如烟雾。
可是,母亲仍旧要我学会宽容和理解。
她告诉我,只有学会宽容,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回报。
回想起小时候的种种,我理解了母亲的用心。
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她始终未曾把苦难倾诉,而是以一种坚韧的姿态面对生活。
因为她希望我能从她的经历中学到更多。
几天后,父亲和母亲一起决定再去一次姑姑家。
他们希望借此机会修复彼此间的关系,这样过年才能团圆。
那天的气氛有些不寻常,父亲没有像往常那样沉默,反而主动开口:“我们来看看你,顺便带了些年货。
姑姑的态度冷淡中带着一丝勉强的友好,她没有像以前那样毫不留情地顶撞母亲。
母亲看着姑姑,带着些许微笑,说:“姑姑,你还好吗?”姑姑点点头,也回以微笑:“还好,谢谢你们。
那一次的拜访,没有争执,也没有冷漠,反而出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父亲站在旁边,看着这段亲情慢慢修复,他的表情比平时多出几分柔和。
离开时,姑姑送了一些自家做的羊肉给我们。
母亲接过来看了看,高兴地说:“谢谢,你的羊肉总是那么好吃。
这句话让姑姑的脸上多了些许笑容。
尽管这些年她们之间的矛盾未能彻底消解,但至少,这一次的相遇,让彼此间的冰墙有了些许裂缝,或许未来还能变得更好。
回家后,母亲叹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她都是你爸的姐姐,亲情是抹不去的。
我们要学会原谅和包容,希望能让彼此的关系逐渐缓和。
新的希望当我们彼此承认了那些年积存下来的心结,亲情的温度也逐渐回升。
尽管她们之间无法恢复到从前的亲密,但每一次的努力,让我们家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拥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这一次春节,我看到了家庭中久违的温暖和亲情,我终于明白,母亲的坚持和宽容,不仅是为了维系家庭,更是对亲情的一种执着。
生活中,亲情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出现裂隙,但通过一个人、一段话、一次相遇,我们终能修补那些裂缝。
即使过程艰难,回报的不仅仅是亲情,还有那颗懂得宽容与爱的心。
这一年,我带着新的希望和感悟,开始了与姑姑间更多的接触。
亲情的修复,让我明白,有时一段关系需要时间去磨合和修复。
直面家庭中的困难,与最亲近的人坦诚相待,才是我们面对复杂生活的最佳方式。
最终,我体会到了母亲的苦心。
她让我懂得,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善待身边的人,宽容别人也宽容自己,让心中常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