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意外战死,大明的丧钟提前敲响了,天柱倾:国运衰

野路说历史 2023-10-24 16:01:58

◑前言

1598年的四月初三,位于浑河北岸高尔山左侧平滩草原传来了一阵沉闷的号角声。耀眼的太阳下,两千名大明精锐骑兵静静地驻扎在这片静谧的草原上。他们的骑枪多数已经折断,腰刀上也多了几道缺口,甚至连胸前的护甲都沾满了鲜血。而在两里之外,黑乎乎的鞑靼骑兵已经列阵完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扇面形状。仿佛此时浑河就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再无他途。

站在这支年近五旬的大将的面前,他脸上清矍的表情和斜眉下的虎目展现着一种坚毅的决心。他缓缓地下马,摘下头上那顶凤翅金盔,轻抚着骑马的青骓马的脑袋。接着,他从马上取下了马面子、鸡颈、身甲、胸甲,一个个动作温柔而娴熟。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战,让青骓马能尽情奔驰一次吧。马背上的重担,就像他自己一样,平日里太多了。

虽然内心并不害怕,但他不禁回头看了一眼西南方向的京城,那里住着老去的父亲。他明白,辽东之后,怕是再也没有人可以守护京城了。夕阳西下,余晖如鲜血般渲染了整个天空……

◑ 李氏五良,如松鹰扬

自公元1570年隆庆四年起,一直到1591年万历十九年止,李成梁凭借着其威压辽东的能力,统治了女真部族长达数十载。李成梁被誉为“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所未有”,而他的非凡能力并非只表现在军事方面,他还以生育优秀儿子而著称。

李成梁总共有九个儿子,其中前五个儿子最为出色,被誉为“李氏五良”,即李如松、李如柏、李如桢、李如樟、李如梅。其中,李如松作为长子,无疑是最杰出的一位。“李氏五良,如松鹰扬”,这句话完美地形容了他的非凡才华和雄韬伟略。

李如松(1549- 1598),年少时便随父亲征战四方,英勇无畏,战功赫赫。在他35岁那年,已经成为山西总兵,与父亲李成梁(辽东总兵)一样,成为一方军事领袖。

随后,在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中,李如松亲自指挥了其中的两场战役,分别是宁夏之役和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并且都获得了辉煌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1592年的宁夏之役中,李如松担任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他的兵法独到,战术灵活,并且擅长把握战机。他先是利用麻贵部击败了蒙古河套部落,将敌军驱逐至塞外,断绝了叛军的外援,随后他更以引黄河水淹没了宁夏城。这一系列战术的成功,使他晋升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功劳显赫。

而在1593年的壬辰朝鲜平倭战争中,李如松更是带领李氏兄弟一路攻克平壤,击败了小西行长。如果说宁夏之役展现了李如松的智谋,那么壬辰抗倭援朝战争则彰显了他勇猛无畏的英勇品质。

正是因为这些优异的战绩,李如松于1593年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担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这是对他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他家族的无尽荣光。

◑ 子承父业—李如松

自从1591年李成梁被革职辽东总兵以来,辽东地区接连更换了八位指挥官,事实证明他们无一能够有效地镇守这片土地,导致辽东边境的防备越发松懈。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唯有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似乎是唯一一位能够胜任此职的人选。这一点,显然万历皇帝也早有所预料。

因此,在1597年,万历皇帝不惜推翻廷议的决定,直接下旨任命李如松为辽东总兵官。而这也是李成梁早有谋划的结果。在李成梁镇守辽东的时期,他一直采取的政策是压制最强大的女真势力,同时拉拢和支持弱小势力,以实现相互制衡。而当这些弱小势力逐渐壮大之后,他便派遣自己的亲信将领或家族后代将其消灭,以获取军功。

甚至不用提李成梁的儿子们,就连他麾下的李平胡、李兴、李宁、孙守廉、秦得倚等将领,之所以能够获得财富和权势,成为地方的统治者,正是因为依靠了这一策略。因此可以说,在李成梁的默认下,他们得以崛起。实际上,在李成梁眼中,努尔哈赤和以前的阿台、王杲并没有什么不同,要么是用来换取军功经验,要么是被当做刀刃磨砺。御史曾经指责李成梁“养虎为患”,这样的指控似乎也并非无稽之谈。

◑ 命运多舛,蒋帅黄金年华逝世

然而,命运多变。李成梁却在计划中失算,李如松竟然在战场上意外殒命。李如松逝世时年仅50岁,正值将帅黄金年华。回顾他的战绩,他凭借着奇正相辅、一往无前的军事才华,以及雷厉风行的勇猛气魄,巧妙而狡猾的策略。他像貔虎一样凶猛,像枭狐一样狡黠。

如果不是李如松这次意外身亡,辽东之地的女真人或许依然无法掀起风云。而在李如松的离世之后,万历皇帝得到消息后心生“深悼”。也许万历皇帝已经有所预感,在李如松之死后,辽东将会陷入动荡。只能再度启用李成梁来顶替儿子的职责,镇守辽东。

然而此时的李成梁已经年过七旬,年迈体弱,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他身边的三千精锐铁骑(实际上是李家的私人家丁)与他的长子李如松一同在战场上惨死。至于李如松误中鞑靼大军的埋伏,史书中并未详尽记载,只字未提,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猜测。

因此,后世纷纷猜测:或许早前万历皇帝任命李如松为辽东总兵时,众多文臣都强烈反对。而万历皇帝出台“中旨”任命,只是出于不愿李家在辽东有过多势力,以免造成难以控制的后果。然而,这些文臣又能真正了解辽东的重要性和严峻局势呢?

◑ 明亡清兴,已无悬念

在年迈的李成梁的身边,发生了一场悲痛的悲剧——长子意外离世,而其他的儿子还未能成长到能够承担重任的地步。为了保住自己作为辽东总兵的职位,也为了避免被缠身于浙党和东林党的争斗,李成梁不得不做出了一个残酷的选择:放弃他之前费尽心血修建的宽甸六堡,将原本居住在那里的64万汉民迁往内地。这片肥沃的土地,将全部归属给了建州女真,成为努尔哈赤崛起的摇篮。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错误而短视的战略,竟然得到了他的上司蹇达总督和赵楫巡抚的首肯。更令人意外的是,内阁针对这件事还给予了李成梁论功行赏。只有熊廷弼深知此举的危害,他上书说:“要么增强靖安堡和柴河堡的兵力,增加一定的防备,以防止努尔哈赤的内部袭击……”然而,他的奏疏却被内阁大学士李廷机私自压制了下来。从那时起,辽东逐渐腐败,直到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萨尔浒大败。

对于李如松来说,努尔哈赤是一块能够磨出更锋利刀刃的磨刀石,而对于李如柏来说,他只能是一个磨钝刀刃的磨刀石。在萨尔浒之战中,李如柏是右翼中路的主将,却最终兵败回京并自杀。

从此,大明王朝在辽东地区转变了攻守防御策略,而后金则转变为攻势。人们开始意识到,大明王朝已经没有能力全面经略辽东了。

为了加强辽东驻军的防守,必须加征更多的田赋款项,即所谓的“辽饷”。每亩田地需要额外贡献3厘5毫的白银。之后又出现了更高限额的“练饷”(用于训练兵士的银子),每亩田地需要额外贡献1分白银。

在这个背景下,还遭遇了小冰河时期的西北大旱,几百里的土地一片荒凉。然而,税赋却丝毫没有少减,农民们难以承受这样的负担,只能激起起义的火焰。然而,为了对抗农民起义,又开始加征“缴饷”(用于出兵剿匪的银子)。辽东的形势陷入了恶性循环,就像一排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一样。

明朝的覆灭和清朝的兴起已经成为了不可挽回的命运。

61 阅读:19964
评论列表
  • 嫖圣 31
    2024-01-11 17:31

    养寇自重,深安自保之道。张居正才是大明最后一丝回光返照,可惜人死政消,多年苦工灰飞烟灭。戚继光才是忠臣良将,可以靠山张居正一死,戚家军也被坑到死,这样的大明能不亡才怪

    空格 回复:
    连张居正这种奋斗比的后代都是这样的下场,谁看了都会选择躺平摸鱼
  • 2023-12-02 19:50

    整个辽东已经成李成粱家族的后花园,从此埋下了大明覆灭的丧钟

  • 2024-01-17 12:34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李成梁玩弄险棋,就算没有努尔哈赤,将来也会出现皇太极、多尔衮那样的人物。

  • 2023-12-04 17:59

    政权烂了,不是简单靠几个人才能救的。

    宝贝的伴读奶爸 回复:
    前面在拼命,后面在扯腿,无解的。
  • 2024-02-07 16:31

    大局失控了谁来也没用,朱重八活过来也得一针一线从头再来。

  • 2024-01-02 12:17

    观史和时人笔记,李如松很像一个人:吕布。李如松堂堂‘辽东土王’之子,居然会以厮杀为乐。在朝鲜他有些厌战。朝鲜王公贵族居然跑的丁点不剩,基层毫无组织力。害的大明战马饿死万匹。但总体来说:李如松是个职业战士,一个出色的职业战士。

    大汉神帝 回复:
    可惜了,堂堂几万大军的统帅,却总喜欢自己带兵冲锋陷阵,但又没有李世民的幸运值
  • 2023-12-31 00:59

    早点一路退回关内,一路坚壁清野!坚决杜绝与北方的贸易,大力发展航海贸易!这是以最小的代价消灭这帮野蛮人的最好方法!这帮野蛮人本质上就是强盗集团!又不会生产!过得生活比原始人好不到那里去的

    用户10xxx59 回复:
    你怕是没看过历史关外有沈阳这种大城又有很多汉人大族还有仇视女真人的蒙古部落,就算萨尔浒战役失败了优势依然在明,关外彻底糜烂从沈阳沦陷开始
    斌斌有礼 回复:
    晋商走私,后来不成为了满清八大皇商么
  • 猫猫 10
    2023-12-06 09:49

    万历手上有李成梁和戚继光两张王牌,完全可以再来一次成化犁庭,甚至给两人扩军足饷,一举荡平漠南蒙古。前提是万历要有雄心壮志

    叼著奶瓶惪丶天使 回复:
    李成梁不是没能力,就是因为有能力 担心搞定了女真 被调走 他在辽东积攒的家业就要拱手让人了,所以他养寇自重 拿着朝廷的粮响养私兵 成为了事实上的军阀...
    活在当下 回复:
    事后诸葛亮,如果我是他,也会养虎为患,你要搞清楚,李如松是怎么死的,战死沙场是给他一个名,最可靠的说法就是,八千铁骑剩下几百,后面被蒙古人暗杀的
  • 2024-01-17 18:43

    作为高级指挥官,动不动就带着少量轻骑冲锋,真心是醉了!纯莽夫行为,居然还是徐渭这厮的徒弟

  • 2023-12-08 14:18

    李成梁养肥的努尔哈赤

  • 2024-04-01 23:53

    养寇自重,令兵作奴,占马场作田,化兵士作佃,明亡一半都有辽镇的功劳

  • 2023-12-07 08:57

    唉,有李如松在,努尔哈赤大气都不敢喘!

    用户18xxx96 回复:
    不好意思,小八嘎吹的更猛,他们博物馆里现在还有当年猛吹明军战斗力的文件
    漫步雨中_jk 回复:
    明打清不行,打日本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确实是几万人干了日本十几万。
  • 2023-12-27 13:16

    养寇自重,汉族和明帝国的罪人

    曾经的小向,现在的我!! 回复:
    李成梁是朝鲜族
  • 2024-03-10 12:41

    没用,明后期不乏能够力挽狂澜的能人,袁崇焕 洪承畴 孙承宗等等,皇帝不行一切白搭

    用户13xxx21 回复:
    圆嘟嘟 就别吹了,他不配
  • 2024-03-24 22:21

    不能说养寇自重,就好比北方大草原,匈奴走了有柔然,后有鲜卑,后有突厥,后有契丹,后有蒙古,总之你方唱罢我登场,灭了一个民族,在迁移来一个民族。最明显的是乾隆,和蒙古准噶尔部落打了三代人,一狠心,灭了准噶尔一众老小,结果还不是为其他民族腾地方,还好有左宗棠,又赶上热兵器时代,勉强扳回一局。过去东北那旮旯,汉人绝对少数,大家也不愿意呆,从战国燕后期占领开始,就没有好好统治过,周围到处都是野生战斗部落,灭了一个,又迁移来一个部落,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所以玩平衡才是硬道理。只是怪明东林党这些蠢材鼠目寸光,自私自利。

  • 2024-01-01 16:28

    一个国家不可能靠几个人撑着的 烂根了十个李成良也没有用没有办法

  • 2024-01-17 18:28

    退守江南 离间满蒙 最多又是个南宋

  • 2024-01-25 09:32

    清始祖李成梁

  • 2024-03-15 16:59

    大明朝衰败难道不是他自身腐败造成的?

  • 2024-03-21 17:51

    明朝倒台李成梁功不可没

  • 2023-12-17 10:01

    如果不是闯贼在内陆搞事两线作战大明不会如此

  • 2024-03-23 23:25

    李贼养寇自重,死不足惜[好生气]

  • 2024-04-13 08:51

    那张地图,瓦剌写成瓦刺。[得瑟]

  • 2023-12-06 07:06

    大明,最后还是被李成梁的干儿子给占了!

  • 2024-04-02 15:12

    是东北将门养蔻自重,那个戚家军就是没有养蔻自重。

野路说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 带你了解历史上精彩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