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总督为何不敢拉旗造反?头戴四个紧箍咒,敢反你就得凉凉啊

野路说历史 2023-11-23 10:13:33

清代地方政府为何在反叛朝廷方面相对较少?这个观点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乱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外。然而,与一般地方政府反叛不同,三藩之乱具有独特的性质。

首先,吴三桂等三王不能被视为地方政府。从法律角度来看,他们并没有被赋予地方行政管理的责任,地方事务仍然由巡抚具体负责。只不过三藩凭借手中的兵权胁迫,霸占了地方行政大权,最终与朝廷对立。

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做出了重大调整,决定不再分封异姓王(尽管死后追赠的情况仍有发生)。随后的雍正、乾隆两朝也开始对地方封疆大吏的权力进行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削弱地方大员军权,分散驻军并多层节制

在古代中国,地方驻军分为两大系统:八旗驻防兵和绿营兵。八旗驻防兵主要驻扎在重要城镇和要冲地区,只有东北和直隶地区的驻防比较分散。而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省,并在各省下设分散的驻防点,这与明代的卫所军和镇戍军有所不同。相较于明代,清代的每个驻防点的军队规模要小一些。

全国的绿营兵总数大约维持在60万左右,具体到每个省的兵力在2万至4万之间。按照制度,各省的绿营军队由总督节制,形式上是各级武官的上级。

“节制”这个词有点含糊,与“统率”、“领导”有一定的差距,通俗地理解就是在职责范围内有效监督的意思。然而,由于总督是地方的最高长官,同时还拥有考核大权,所以提督、总兵等绿营高级将领不得不听从他的命令,在正常情况下不敢与总督直面对抗,无论总督有何命令,他们都必须遵从。

统治者似乎也意识到各省总督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限制总督的权力。首先,各省的军队被分散驻扎,规定总督与提督、总兵不能驻扎在同一个城市(只有四川总督与四川提督可以同驻成都)。这样一来,形成了各个独立的小军区,防止了反叛势力的形成。

其次,尽管总督是地方上最高的军政长官,但朝廷并未赋予他调动军队的大权。根据规定,地方军队的行动必须上报兵部并得到皇帝的批准,除非情况紧急,否则调动官军将会受到“罢职、发边远充军”的处罚。

而一旦朝廷需要动员兵力,通常会临时派遣一个统帅,战争结束后会解职。因此,大将军、将军、经略等职位都是临时指挥军队的将领,而非常设的职务,这也反映了朝廷对地方军权的集权和控制。

◑ 地方财政大权受到严重限制

在为了成功而从事任何活动之前,首要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财力。清代深刻吸取了历史的教训,对于地方财政的掌控可谓严格至极。明代时期,大部分的省级赋税都被用于地方的公共事务,因此我们会发现,当提到明代国库时,存款往往只有几百万两,与清代动辄数千万两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清代各省的赋税至少有80%要上缴户部,留给地方的资金和粮食只能勉强维持运营。更关键的是,这部分资金和粮食的使用,也必须经过户部的严格审查。不论是总督、巡抚还是布政使,如果擅自动用各司库的资金和粮食而不经请示和汇报,将会依照法律被处斩。

朝廷对地方高级官员的财政权力控制有多么严格呢?且听我举个例子。根据奏销制度,除了一些常规的情况外,地方各级官员动用约三百两左右的资金必须向户部报批,超过五百两则必须向皇帝批准。

可以说,在这种严苛的限制下,总督根本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财政权力。如果没有了这个前提,任何招兵买马、争取人心的计划都只是空谈罢了。即使想勉强发起一场起义,也很难维持几天的时间。

◑ 总督什么时候都处在监管之中

从顺治皇帝开始,他一直对各省总督心存疑虑。然而,由于当时主要的矛盾是军事斗争,所以他无暇解决这个问题。

直到康熙朝,国家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重点才转移到了行政和民政层面。康熙中期开始,皇帝派遣了一些亲信成员充当密探,前往各省执行任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江南三织造。

江南三织造打着为皇帝采购衣物和贡品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监督江南地方官员。康熙赋予他们密折权,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即会有密报送至京师。

雍正时期,奏折制度成为皇帝监视地方督抚的主要手段之一。皇帝广泛授予布政使、按察使甚至是道员密奏之权,让他们承担监督督抚的重要任务。

总督的日子自然不好过,甚至在收取一点银子或是娶妾的时候,都必须小心翼翼。这种"以下制大"的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督抚权力膨胀的问题。

◑ 人事调整频繁

现今,我们依然能够见到很多知名的封疆大吏,他们的调动频率如同基层的知县、知州一样频繁。虽然人事频繁调动对于地方治理并不利,因为一个官员到任后需要一段时间来熟悉和适应,而在清代,地方官员往往刚刚过了磨合期,对地方政务有所掌握时,就被调走了。

尽管皇帝对此并非视而不见,但相较于稳固统治而言,他们不得不让一切屈居其后,特别是对于总督等高级官员来说,长时间留在一个地方还是令人不放心的。当然也有例外,但只有那些能够长期担任总督职位的人,要么是满洲高级贵族,要么是皇帝百分百信任的人。

太平军兴起后,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地方督抚逐渐获得了军权、财权和人事权,但即便达到了这个程度,也没有人敢与朝廷对抗。

10 阅读:9564
评论列表
  • 2024-01-09 18:58

    东南互保,清廷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

  • 2024-03-10 08:43

    上亿人口投降几十万。为什么要反?

  • 2024-01-19 19:01

    你造反得有兵啊,一个总督调动不了多少

  • 2023-11-24 12:26

    应该就噶里急得要杀乾隆

  • 2024-06-29 21:41

    到了老袁手上就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