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到蒋介石,咱们首先会想到他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的那些年,他算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挺有争议的人物。
谁能料到,他在背后竟然私生活不检点,有“逛窑子”的行为。从蒋介石的日记里,可以看出他那放荡不羁的一面。
他在日记里直截了当地承认:“我这人,就是贪恋美色。”就拿在香港那会儿来说,他刚还硬气地告诉自己:“能不能过关,就看这一遭了!”结果没过多久,他就溜达到了妓院去享乐了。
蒋介石的生活作风可谓“日间忙政务,夜晚寻欢作乐”,即便在迎娶宋美龄之后,他的风流韵事也并未收敛。
那他这辈子到底还有多少没被人知道的桃花往事呢?
【新婚之夜,新娘独守空房】
蒋介石曾坦言自己心里头有点“离不开妈”的感觉,他老爸在他9岁那年就走了,留下他一个人在老妈和外婆的照顾下慢慢长大。
从小没了爹,娘俩相依为命,这种无依无靠的童年生活让他变得不合群,心思细腻又容易起疑心。没有父亲管着,他做起事来也是胆大心细,敢闯敢拼。
他外表看起来挺硬朗,但其实心里头空落落的,因此身边女孩子特别少,这种情况从他青少年那会儿就开始了。
他特别爱看美女,只要看到长相漂亮、脸蛋俊俏的姑娘从他旁边走过,心里就会扑通扑通直跳。
他小时候在学校念书那会儿,学习成绩挺好的。那时候男女不在一起上课,他上课的时候老是不自觉地往窗外瞅,被外面的女孩子给吸引了。
春雨是老师唯一的闺女,年纪比蒋介石稍长几岁。老师很快就察觉到了蒋介石对她有点小心眼,于是赶紧告诉春雨,让她离蒋介石远点。
在老师多次严厉的责备后,蒋介石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行为,没办法,只能被安排去竺景崧书馆继续学业。
蒋介石的头一个老婆是毛福梅,她是本地一家杂货铺老板家的闺女。这婚姻啊,是家里人给安排的,两人之间压根儿没啥感情底子。
这就让蒋介石对此完全不放在心上。婚礼那天,所有仪式结束后,他立马就开溜了,跑去跟一群小孩凑热闹,捡那些放过的鞭炮壳子玩。
这婚礼上发生的事,可真不是啥好兆头。老话讲,“新郎如果捡了蒂头,夫妻俩可能走不到头”,这或许就是在预示着他们俩最后的结局。
结婚那天晚上,蒋母生怕他又闹出什么乱子,就一边劝着一边硬把他扯进了婚房。
等屋里人都走光了,就剩下蒋介石和毛福梅。毛福梅满心期待地等着蒋介石来掀她的盖头,结果蒋介石却打起了呼噜,睡得可香了。
后来去老丈人家拜年的那次,一大早我们就上路了。可走着走着,人就不见了,回头一瞅,原来是跑去“逛花灯展”了。就这么晃悠着,一直到夕阳西下,还没到老丈人家门口呢。
他们俩之间感情不深,但日子还算过得去。夫妻之间偶尔也有温馨的时候,只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慢慢地,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挺僵了。
蒋母在丈夫离世后,心里头空落落的,时间久了,就对蒋介石有了种特别的依赖,就像是把自己的那份空虚都填补到了儿子身上。
所以毛福梅进了蒋家门后,蒋母竟然把她当成了“对手”。毛福梅刚生完孩子不久,蒋介石就带回来一个女人,这女人是从青楼出来的,叫姚冶诚。
和毛福梅比起来,姚冶诚更有一套哄男人开心的本事,这使得蒋介石对毛福梅的态度越发冷淡,毛福梅也只能无奈地接受姚冶诚的存在。
蒋介石在日本读书那会儿,可不怎么安分,他和一个日本姑娘有了瓜葛,后来还整出个儿子带回了国。
【“白天干革命,晚上逛窑子”】
在日本学习那会儿,蒋介石碰到了一个叫津渊美智子的姑娘,她是日本“黑龙社”的手下,专门挑出来的漂亮姑娘。
她的任务就是去接触中国的留学生,目的是从长远考虑,促进中日关系的友好进展。一开始,戴季陶和蒋介石都对她挺有好感的。
但津渊美智子更偏向戴季陶那边,这让蒋介石心里挺不是滋味。还是戴季陶瞧出了他的小心思,而津渊美智子呢,就在他们俩之间来回周旋。说到底,她的任务就是处理中国留学生的事情,不管跟谁合作都一样。
蒋介石在日本逍遥自在了好几年,过着挺滋润的日子。等他回到国内,那些事儿他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没过多久,津渊美智子就领着一个娃来找他了。她原本打算靠戴季陶帮忙,可没想到戴季陶特别怕老婆,不仅对这事儿一个字不提,还不肯认账。
津渊美智子没辙了,只好去找蒋介石。蒋介石心一软,就收养了这孩子,于是,他就成了蒋介石的二儿子蒋纬国。
蒋介石自然没法亲自带着这么个小孩,毕竟这会影响他到处玩乐,所以那孩子就交给了小妾姚冶诚来带。
蒋介石在香港那会儿,从他的日记里也能瞅出他那风流劲儿。刚还狠劲儿地鞭策自己:“能不能挺过这关,就看今朝了!”结果没一会儿,他就溜达到了妓院去找乐子了。
蒋介石特别偏爱那些面容姣好、身材火辣的女子,他自己也承认对美色有着难以抗拒的喜好,生活相当放纵。这并不是说他和妻子的感情有问题,而是他内心深处就有种难以抑制的放纵欲望。
他周围的女人多得数不清,行为放荡到随意与人亲昵,对女性有着近乎痴迷的执念。
慢慢地,姚冶诚和蒋介石之间的感情有了裂缝,主要是因为姚冶诚太爱赌博了。到了1921年,蒋介石干脆写了封休书,把毛福梅和姚冶诚都给休了。
1919年那会儿,蒋介石碰见了陈洁如。那时候的陈洁如才13岁,但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蒋介石一见到她,眼睛就离不开了。
陈洁如跟那些在风月场合碰见的姑娘真不一样,她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阳光、开朗。
那时候,蒋介石对陈洁如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只要有空就往她家跑,找各种机会跟她说话、拉家常。
但陈家直接表明了态度,说他们家的女儿还很小,正在上学呢,再加上蒋介石那时候已经有老婆了,所以他们就拒绝了这门亲事。
1921年那会儿,陈老爷子因为生病走了,家里头一下子就没了顶梁柱。这对蒋介石而言,可是个难得的好时机。
蒋介石先跟妻妾离了婚,然后找张静江夫妇帮忙牵线搭桥。这么一来二去,两人就结了婚,陈洁如顺理成章地成了蒋介石的第二任妻子。
毛福梅和蒋介石的婚事,就是老一辈常说的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结合,两人之间没啥感情,更像是找个伴一起生活,凑活着过日子。
说到姚冶诚,那是蒋介石某天突发奇想,在风月场所里相识,并带回家做了侧室。
比起来,陈洁如可是上海一个大富商的女儿,家境优渥,年纪又轻,还特别有学问,这简直就是最佳人选。他们俩的感情,也是所有人里面最深的。
但随着蒋介石在社会上的地位步步高升,他对陈洁如的态度慢慢就变淡了。为了把自己的势力稳固得更牢靠,他得找个家世背景、实力都更牛的家族结亲。
他瞅准了宋家,接着就琢磨着怎么跟宋家搭上关系。陈洁如和蒋介石那七年的夫妻情分,也就这么断了。
【蒋介石的“婚外情”】
1927年12月1号那天,蒋介石和宋美龄办了大婚,婚礼上北大校长蔡元培当的证婚人,场面相当隆重。这场婚礼,对蒋介石和宋美龄来说,利益考虑更多些。
跟宋美龄结婚后,蒋介石在外头的风流事儿确实是少了些,但他心里头那股子痒劲还是时不时冒出来,宋美龄呢,有时候也就装作没看见,随他去了。
夫妻俩在一起久了,慢慢就觉得生活少了点乐趣。特别是到了中年,宋美龄进入更年期,身体开始有点敏感,长了些湿疹。
她在这个时期本就情绪敏感,索性不再和蒋介石一起睡,直接收拾东西去了大姐家小住一阵。
有一回,蒋介石到陈立夫家里做客,无意间看到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那姑娘皮肤白得像雪,身材也特别苗条好看。
蒋介石心里头猛地生出了一股强烈的念头,眼睛就是离不开她,想挪都挪不开。
陈立夫瞅准蒋介石的眼神,跟他说这是他侄女陈颖,刚从美国回来。蒋介石听了只是轻轻应了一声,但心里头已经琢磨着怎样把陈颖留在自个儿身边了。
回家后,蒋介石脑子里老想着那个曼妙的身影,挥之不去。他打算做点啥,就把戴笠叫来了。不过,蒋介石没直说,只是跟戴笠随便聊了几句。
戴笠心想肯定有啥大动静,赶紧就跑了过来,结果一听,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弄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咋回事。
戴笠直到听见蒋介石对陈立夫的侄女陈颖大加赞赏,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蒋介石是相中了陈颖。
所以就赶紧把陈颖调到蒋介石那儿,给他当“英文助手”。蒋介石一见陈颖来了,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他拉着陈颖的手就说:
行嘞,你伯母她可是出过国见过大世面的,你也是个有出息的,我瞅着,你将来说不定能比你伯母还厉害呢......
大伙都明白了蒋介石的意图,所以那天,陈颖就留在了蒋介石的办公室里,负责起“沟通桥梁”的角色。
另一边,宋美龄压根没注意到什么不对劲,倒是大姐宋霭龄发现了些问题。她瞧见最近“二陈”两人整天乐呵呵的,得意洋洋的模样。
于是悄悄派人去探听情况,没想到这一探,还真探出了蒋介石的“感情外遇”。宋美龄瞅着这些证据,眼泪哗哗地就流了下来。
但要处理陈颖这事儿,还真有点麻烦,她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打发掉的普通女孩。不管你怎么想办法,都没那么简单。
考虑到她独特的地位,绝对不能轻易跟“二陈”闹翻,不然那多尴尬啊,得想办法既解决掉她,又不让蒋介石丢了面子。
没过多久,蒋介石连着好几天都没瞧见陈颖的身影,心里头不免犯起了嘀咕。戴笠见状,就跟他说了实话,原来陈颖被夫人拿五十万美金打发到美国去了。
陈颖被宋美龄直接给剔除了局,身边那么个美人儿没了,他心里头自是窝火。可他也不敢多嘴,万一说了啥,不就等于承认了自己在背后干的那些事儿嘛。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装出一副啥事儿都没发生的样子。
【结语】
权力和道德底线,这话题总是说不完。说到当时的政治大腕蒋介石,他的个人生活也是大家特别想知道的事儿。
他和宋美龄结成了夫妻,这桩婚事里头确实掺和着不少利益考量,但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出,权力和地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有挑对象这事儿上,影响真的挺大。
当他碰到引诱时,能不能守住道德那条线,就成了衡量他人品的关键时候。
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夫人,她不光脑子聪明,手段高明,还背靠着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家族。
搞定陈颖那事儿时,她可真够机智的,把家里的势力和资源都用上了,直接把陈颖打发得远远的。这样一来,家里脸面保住了,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蒋介石是个大人物,在政治场上,他总是摆出一副庄重有威的样子,但在私下里,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想要的东西。
这些人的故事和决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人性是多么复杂且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