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是好事儿可能藏着坏处,坏事也可能带来好处。接下来我简单说几句。国际形势变化很快,大事一件接一件。我们看到特朗普对俄罗斯和欧洲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看起来矛头似乎指向了中国。不过在我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情况还不至于形成所谓的“三国演义”。一方面,俄罗斯也不是傻子。在美国忽悠了这么多年之后,他们不会轻易倒向西方阵营。虽然班农和杜金一直希望俄美合作,联合俄罗斯来对付中国,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俄乌战争让俄罗斯的实力受损,和西方的关系也更加紧张。俄罗斯需要喘口气,帮特朗普扳倒所谓的“深层政府”,但长远来看,他们会非常谨慎。另一方面,特朗普离真正掌权还有一段距离。这场权力斗争非常复杂,结果还不明朗。他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纠正过去的错误上。比如马斯克领导的推特(应该是推特而非GOGE)在舆论上打击了“深层政府”。同时,美国的许多关键部门也陷入了混乱,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对中国采取密集行动或者冒险行动,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在目前俄美实力都受到削弱的情况下,短期内不与中国发生直接冲突是最明智的选择。在最近的采访中,特朗普只提到了一句关于中国的话:特朗普:美国的教育不行,中国的教育很好。
美国拉拢他国对抗俄罗斯新的历史阶段,我们不能再用过去的观念去刻舟求剑。现在的美国,如果在对抗俄罗斯时占不到便宜,就开始拉拢其他国家,比如拆散俄罗斯、伊朗和朝鲜的联盟,来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这样的话,俄罗斯推动金砖国家货币一体化的进程可能会放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深度参与和宣传这个项目。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在维护国家利益时,我们必须强硬且坚定。如果必须成为美国的对手,那就勇敢面对。只要我们能坚持到底,最终美国会撑不住,有很大可能会来找我们谈判。所以才有了那句话:成为美国的敌人虽然危险,但成为它的盟友却是致命的。因为对西方来说,交易才是核心逻辑。只要你能上桌,并且手里有筹码,他们就会认为什么都可能拿来交换,甚至包括自己的立场和尊严。《纽约时报》18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特朗普转向普京的俄罗斯,颠覆了几代美国人的政策》的文章,评价特朗普关于俄乌战争的言论是“有生之年听到的最丢脸的总统言论之一”。特朗普推动美俄关系正常化,导致美国多年的外交努力付诸东流。美俄不仅没一起对付中国,反而在欧洲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对盟友欧洲下手。
特朗普对华政策与俄关系变动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有经验的白宫记者,他提到:“虽然特朗普不一定是为了对付中国而去接近俄罗斯,但他可能会加速推动地缘政治格局的转变,让美国未来更多地针对中国。”然而,世界局势已经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使得美国和俄罗斯那种一手遮天的做法不再被接受,这不是特朗普或普京能决定的。因此,这次的“闹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战略机会。虽然我们和俄罗斯的关系可能有些降温,但总体来说还是稳定的。美国甚至愿意和我们进行交易;欧洲现在非常需要我们的帮助;全球大多数其他国家都在观望,并且对美国和俄罗斯的行为感到不满。事情的好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是我们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坚定的决心。自从贸易战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和美国较量,特朗普并没有占到便宜,现在更不可能占到便宜。只要我们坚持保护核心利益,等到美国撑不住的时候,就会迎来转机。刚开始的两年金融战让我们压力很大,但现在我们挺过来了,压力反而在美国那边。比如这两天港股和A股科技股的反弹就说明了这一点。实际上,在科技战中我们还有一些底牌没有亮出来,胜利的天平正在向我们倾斜。但这个过程肯定是曲折的。观察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视角。之前说过,黄金价格反映了大国之间的博弈形势,美元的流向也是如此。我们现在的最大难题就是钱都被抽走了,大部分美元还没进来,不肯到中国投资。将来日元加息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熬过艰难期等待机遇我们除了科技行业挺火的,其他领域还是挺艰难的,缺钱缺得厉害,内卷也严重。现在就是熬着,看谁能憋口气憋到最后。趁外面乱糟糟的,咱们就专心干好自己的活,那个最大的难关,机会窗口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