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奔!《上甘岭》原来志愿军的壮烈是无声的,上甘岭行动竟是阴谋

加乐豆文娱说 2024-10-22 04:08:54

电视剧《上甘岭》央视正在热播。

提起上甘岭战役,很多人会热血沸腾,那是中国人捍卫正义,一雪前耻的一场战役。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弱胜强,将美军打回了谈判桌上。中国人从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中站了起来,真正扬眉吐气了。

那是一场志愿军老兵不愿意回忆的一场战役,因为实在太苦太惨了。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上甘岭》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

片中插曲《我的祖国》也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战士们在被美军火力封锁的坑道中坚守,少水、少药、少粮,气氛沉闷时,卫生员王兰唱起了这首歌,战士们不约而同地跟着唱了起来,让人热泪盈眶。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上甘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呈现方式。

24集历史战争剧《上甘岭》正在央视热播,该剧由香港导演刘伟强执导,众星云集,演员有黄轩 、王雷、 潘斌龙、 唐国强、冯绍峰、 杜江、李晨 、朱亚文等,用电影的超强演员阵容去拍了一部电视剧。

这部剧从开播时被观众质疑,“剧情不连贯”,“特效假”,“香港导演能拍好内地主旋律的战争片吗”。

到如今豆瓣上收获一片好评,“看哭了”,“节奏很舒服,演员们的演技很好”,“致敬先烈,铭记历史”,《上甘岭》获得品质剧认证。

香港著名导演刘伟强的代表作《无间道》《古惑仔》《头文字D》《中国机长》和献礼片“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建军大业》, 擅长拍兄弟情、战友情。

电视剧《上甘岭》没有神化剧中人物,它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每一个志愿军战士都是英雄。

志愿军“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剧中在上甘岭战役的主线上,穿插了很多烈士的故事。

邱少云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本以为老故事无法再打动观众,没想到剧中看到这里,还是被震撼到,惨烈悲壮,忍不住泪奔。

志愿军400名战士潜伏在距离敌军阵地五十米的地方执行突击任务。

美军火力侦察炮轰阵地前沿。战士邱少云身边的草被炮火点燃,邱少云身上都是伪装用的干草,火很快蔓延到他的身上。

一个战士暴露,其他潜伏的战士都要牺牲。

邱少云回头小声安慰身边的战友,“别动,没事”。任由火从腿烧到脸上,他不动,也不出一声,就这样被活活烧死。

演员释小龙演得很好,观众完全带入了邱少云的故事,边看边哭,甚至很心疼剧中的角色。

黄继光用身体堵住最强火力的枪口;坑道里缺少药品,小战士为了捡急救包被炸死。这些故事狠狠戳中泪点,豆瓣网友的评论:平均每天一哭。

志愿军的故事不会因时间而褪色,伟大的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电视剧《上甘岭》不仅还原了上甘岭战役的惨烈和悲壮,还很细致地从战术战略上讲清楚了上甘岭战役。

剧中没有特意丑化美军,而是客观地还原了美军这个强大又狡猾的敌人,细致又全面地呈现了两军是如何在战场上斗智斗勇,寸土必争。

在双方武器装备和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是如何用贫穷打法打服了富裕打法的美军。

上甘岭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

西方山,斗流峰,五圣山为三个主要制高点,是朝鲜中线战场的重要门户。

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目标是平康,攻打平康必须经过西方山,“联合国军”的首要任务就是攻下西方山。

五圣山前面有597.9和537.7两个高地,构成五圣山的天然屏障。

地形北陡南缓,便于志愿军防御和反击作战。这两个高地的火力范围覆盖金化至金城公路,控制着交通要道。

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上甘岭战役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争夺战。

这两个高地的重要性,如果597.9高地和537.7高地失守,五圣山就要丢,如果五圣山丢了,不光西方山保不住,我军还要后退200公里。

美军将直达平康,控制朝鲜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平康后面是朝鲜半岛中部的平原地带,美军能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而我军将无险可守。

敌我军队部署

志愿军第十五军换防驻守西方山,五圣山一带。军长秦基伟绰号“秦大刀”,不到38岁就当上了军长。曾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秦基伟和他的部队很会打仗,擅长山地战,经常使用奇招以少胜多,还能准确预判敌人的逃跑路线。

历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秦基伟的真实照片如下:

“联合国军”的总司令是克拉克,实际指挥上甘岭行动的是美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美著名山地战专家,美国西点军校毕业,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范弗里特年轻时的真实照片:

在范弗里特眼中,志愿军第十五军是个聪明、狡猾又难缠的军队。

美军武器先进,弹药充足,是不吝惜弹药的富裕打法,志愿军则是贫穷打法。

秦基伟一上来,就开展冷枪冷炮杀敌的狙击活动,就是让枪法好的狙击手打冷枪,或者炮兵放冷炮。

美军最初很嚣张,在阵地前做饭、喝酒甚至洗澡。冷枪冷炮狙击活动让美军吃到了苦头,再也不敢到阵地前显摆。

537.7高地北山成为美军的“伤心岭”,两军阵地距离100米左右,敌人挨冷枪最多,死伤惨重,美国人称537.7高地为“比魔鬼还要恐怖的‘狙击兵岭’”。

志愿军在地表阵地挖工事,去山的反斜面挖猫耳洞(与猫耳朵形状相似的小型防炮洞),挖坑道。

坑道顶部厚度一般在30米以上,五圣山的山体都是花岗岩,可以抵御敌机和火炮轰炸。相当于降低了敌人飞机、大炮和坦克的优势,还可以发挥志愿军步兵固有的特长。

第十五军在自己防区挖掘坑道325条,长达两万多米,并与兄弟坑道相连接,形成了以坑道为支撑点的防御体系。

范弗里特的诡计,佯攻五圣山,主攻西方山

从地形来看,美军攻打西方山最有利,攻打五圣山最困难。

志愿军第十五军在西方山做了充足准备,布置了强大的工事。

美军开始调用军队和运输弹药,正酝酿着一场大的行动。

范弗里特计划假装攻打五圣山前面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引诱志愿军调西方山的部队来支援,这样美军就可以主攻西方山。

为了迷惑志愿军,美军驻扎在日本的两个师开始两栖登陆演习,让志愿军以为美军将要在朝鲜的云山港登陆,直接攻打五圣山。

志愿军这边侦察发现,美军一边往西方山派兵,一边往五圣山运弹药,虚虚实实真假难辨。

考虑到五圣山和西方山之间20公里路,美军有机械化部队,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从五圣山转移到西方山,而志愿军光靠两条腿,至少要跑两个小时才能到,根本来不及救援,所以志愿军在西方山的布防没有变。

范弗里特一看志愿军没有中计,决定组织一次行动,大阵仗地攻打五圣山前面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让志愿军相信他们的目标就是五圣山。

五圣山前面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上各有一个连,范弗里特预计以200人为代价,在5天内从这两个高地打开缺口。

这次战役最初只是迷惑志愿军的限定目标攻击,后来竟演变成“联合国军”保全面子的大规模战役。

1952年10月14日拂晓,范弗里特声称扭转当前战局的“摊牌行动”正式开始。

范弗里特继承并发扬光大了李奇微的“火海战术”,即依靠优势的炮兵、航空兵,以及坦克的火力,对敌军进行密集的毁灭性火力突击,以达到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

美军势在必得的架势,对这两个高地进行不计成本的疯狂轰炸。

300余门大炮,50余架飞机,47辆坦克,“联合国军”第一天就发射了30余万发炮弹,平均每一秒,就有6枚炮弹落在志愿军的阵地上,这是朝鲜战争中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记录。

美军:如果敌人在山上,我会用炮弹把他炸成平原。如果对面藏着志愿军,我会把对面变成中国人的坟墓。

地毯式的轰炸和炮击下,志愿军的地表工事完全被摧毁,整座山脉都在剧烈震动。在坑道里面隐蔽的战士,有的被活活震死。

让范弗里特没想到的是,坑道经受住了炮火和空袭,志愿军以顽强的斗志顶住了敌人的进攻。

首日,志愿军伤亡550人(阵地上的战士们基本没有完整的),“联合国军”伤亡2000多人,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军长秦基伟看得明白,上甘岭是在替西方山扛压力,如果驻守西方山的四十四军调到上甘岭地区,那么西方山就危险了,所以四十四军不能动。

范弗里特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加大力度攻打上甘岭,引诱志愿军调西方山的部队来支援。如果志愿军始终不中计,那就真的攻打五圣山。不管哪种情况,美军都掌握了主动权。

志愿军第十五军准备在10月19日大反击,抽调除西方山以外的其他部队,计划在18日的22点前全部进入坑道,准备反击。

志愿军要经过美军把守的阵地进入志愿军的坑道并不容易,有的连125人,能到达坑道的只有20多人。

志愿军副司令杨得志给十五军调了三个炮兵营,一个加农炮兵营,还有喀秋莎火箭炮,十五军的炮增加到103门。

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就是BM13火箭炮)可是志愿军的秘密武器,这是俄罗斯支援的。

优点是能大量杀伤有生力量。缺点,射程短,精度不高,发射后容易暴露目标。更要命的是,炮弹极其昂贵,一个炮弹一两金,敌人的一个排或者一个连都不值得用。

像大反击这种关键的时刻,才会拿出来用一用。

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第六天,晚上,志愿军六个连在炮火的掩护下,对占领597.9高地和537.7高地的敌人发起大反攻。

这一次我们用一百多门炮和24辆喀秋莎把阵地上的敌人给轰了,真是不容易。

到了10月20日1时,志愿军歼灭了占据高地表面阵地的美第七师5个连,其他阵地已经夺回,只剩下0号阵地还在争夺中。

争夺0号阵地的志愿军一三五团六连只剩下16个战士。

美军的支援部队正在赶来的路上,他们正准备着天亮后的反攻。

天亮前0号阵地必须拿下来,否则天一亮,敌人就会以0号阵地为依托向志愿军发起反扑,志愿军将会腹背受敌,战士们就白牺牲了。

通讯员黄继光带领战士们执行爆破敌人火力点的任务,在弹尽受伤的情况下,黄继光凭借顽强的毅力爬向敌人的火力点,靠近地堡射孔时,他奋勇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枪口,掩护战友们攻上阵地。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1岁。

六连拿下零号阵地,志愿军收复全部上甘岭地区表面阵地。

范弗里特坐不住了,亲自到前线指挥。

大反击之后,志愿军第十五军伤亡严重,弹药补给不足,兵力十分紧张。志愿军伤亡大,敌人伤亡更大,本意以为美军会很快收兵,没想到美军又扑上来了。

10月20日拂晓5点,美军开始出动飞机轰炸和炮击,封锁我军刚刚夺回的两个高地,随后美军的地面部队发起疯狂反攻。

美军拉的架势很大,不是一次成功的反击就能收场的,志愿军决定退到坑道。

1952年10月20日上甘岭战役第七天,上甘岭战役从第一阶段表面阵地的争夺战,转为第二阶段坑道坚守。

志愿军依托坑道,灵活打击阵地上的“联合国军”,为决定性大反攻争取时间。

与此同时,经过新闻报道,上甘岭地区这两个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高地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上甘岭战役持续了43天,从最初迷惑敌人的限定目标小规模攻击,逐渐演变成“联合国军”保全面子的大规模战役。

真实的朝鲜战场一定比电视剧中惨烈悲壮的多,《上甘岭》激起观众满满的爱国情,缅怀先烈,铭记历史,这样的品质剧应该多拍。

0 阅读:0

加乐豆文娱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