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是氯胺酮的S-对映体,是一种快速起效的抗抑郁药,以鼻腔喷雾剂形式给药,于201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同年在中国获批。
TRD患者对传统口服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NRI)的治疗无反应,临床上,患者可以选择艾司氯胺酮与SSRI或SNRI联合使用。与其他真实世界中的联合用药策略相比,艾司氯胺酮联合SSRI或SNRI通常在6个月后表现出显著的功能改善。
但是,有效的TRD治疗还应该考虑患者的临床特征。确定最佳联合用药方案,使疗效最大化和不良反应最小化,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鉴于TRD的慢性特征,研究结局不应局限于治疗反应,还应包括住院率、死亡风险和自杀倾向等。
来自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研究团队评估了艾司氯胺酮联合SSRI或SNRI治疗TRD的临床结局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率、住院率和抑郁复发率显著低于接受艾司氯胺酮联合SSRI治疗的患者,但是后者的自杀企图发生率略低。
研究发表在《JAMA·精神病学》杂志上。

研究使用了TriNetX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逻辑回归进行倾向性评分分配(PSM)。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艾司氯胺酮+SSRI组包括艾司氯胺酮联合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或维拉佐酮;艾司氯胺酮+SNRI组包括艾司氯胺酮联合文拉法辛、米那普仑、度洛西汀、去甲文拉法辛或左旋米那普仑。
将首次艾司氯胺酮处方作为观察期起点时间,持续5年。主要结局包括全因死亡、住院、抑郁复发和自杀企图。死亡定义为观察期内发生的任何死亡事件。
研究最终纳入55480名TRD患者,每个治疗组包括27740名个体,女性比例约为58%,平均年龄约为46岁。

主要研究结局
在5年观察期内,总体来说,所有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为7.20%,住院率为0.10%,抑郁复发率为17.78%,自杀企图发生率为0.39%。
分别来看,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组的临床结局优于艾司氯胺酮联合SSRI组。与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相比,接受艾司氯胺酮联合SSRI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72%有关(9.1% vs 5.3%),与住院风险升高201%有关(0.2% vs 0.1%),与抑郁复发风险升高43%有关(21.2% vs 14.8%)。
但是,艾司氯胺酮联合SSRI组在5年内的自杀企图发生率较低,为0.3%,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组为0.5%,RR为0.70。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SSRI组(91.4% vs 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为1.68。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事实上,在全部研究样本中,艾司氯胺酮联合SSRI或SNRI在所有结局中都表现出持续低风险,年死亡率仅为1.4%;年住院率为0.02%,低于TRD患者通常报告的0.3%;抑郁年复发率为3.5%,远低于此前报告的TRD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70%;自杀企图年发生率为0.08%,而TRD患者自杀企图年发生率估计为4.66%。
研究从全球真实世界数据出发,综合展示了两种用药方案的差异化结局。虽然无法确定艾司氯胺酮联合SNRI在真实世界中优于其他治疗方案的潜在原因,但依然对优化个体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Del Casale A, Spirito S, Arena J F, et al. Esketamine Combined With SSRI or SNRI for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J]. JAMA psychiatry, 2025.
本文作者丨王雪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