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要怎样做才能不被处死?其实办法是有的,现成的例子都有

史梦燕回山 2025-01-17 14:53:16
前言

项羽死了,韩信却活着。但韩信最终逃不过被杀的命运。有趣的是,从军事才能来看,韩信比项羽更强。从政治智慧看,韩信也不比项羽差。为什么韩信还是没能善终?

其实,在韩信身边就有三个活得很好的例子:曹参、萧何和张良。他们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最后都善始善终。韩信只要学学他们,或许就不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权力陷阱:封王之路是催命符

汉四年秋天,韩信刚刚平定齐国,就派人给刘邦送信:"齐地多诈,反复无常。南边与楚国相邻,如果不设个王来镇压,恐怕难以安定。请让我代理齐王。"刘邦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正被项羽围在荥阳城里,吃的都快没了。

刘邦看完信,火冒三丈,把信往地上一摔:"老子在这里天天挨饿,就指望你来帮我。你倒好,居然想着当王!"

正发火的时候,张良和陈平在旁边看得真切。张良轻轻踩了刘邦一脚,凑到他耳边说:"大王,我军现在处境不妙,哪有资格阻止韩信称王?不如顺水推舟,让他当了王,反倒能稳住齐地。"

刘邦眼珠子转了转,立马换了副嘴脸,又骂道:"堂堂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该当真王,要什么代理的!"说完就封韩信为齐王,连代理两个字都给去了。

这一幕看似是韩信赢了,实际上他已经输了。齐王的位置看着威风,可到了刘邦眼里,这就是个不知足的贪心鬼。你想啊,韩信是刘邦的部将,吃的是刘邦的粮,用的是刘邦的兵,居然敢趁火打劫要封王?

要是韩信学学曹参多好。曹参打仗一样厉害,可人家从来不提封王的事。就连刘邦说萧何是第一功臣的时候,曹参都没吭声。再看看张良,刘邦要封他三万户,他只要了一万户,而且没多久就躲到山里去修道了。

曹参

韩信这一步走错了,后面的路就越走越窄。刘邦心里憋着一口气,等打败项羽后,立马就收走了韩信的兵权。你说韩信有十面埋伏,能万人敌,可没了兵权,还不是案板上的鱼肉?

当时朝堂上下,谁不知道齐王的位置是韩信逼出来的?萧何看在眼里,叹了口气;张良心里明白,却不好说;就连樊哙这个莽汉都觉得韩信不懂事。

再看看历史上那些善终的大将,哪个不是韬光养晦?霍光扶了三个皇帝,天天装孙子;诸葛亮权倾天下,对刘禅毕恭毕敬。韩信要是学学他们,或许就不会被吕后找个由头杀了。

这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权力场上,有时候得到的越多,失去的风险就越大。韩信在军事上是个天才,可在为官之道上,却是个后进生。他那句"虽然不能在朝廷与诸公共事,然亦自以为胜邓通等"的狂话,不就暴露了他的心态吗?

你说韩信是不是太傻了?还真不是。他是被自己的功劳迷了眼。打仗时,他能算计千里之外,可在官场上,他连眼前都看不清。这不,后来他被骗到陈仓,还以为真能再带兵呢。

其实封王这事,韩信大可不必。他要是安安分分当个侯爷,谁还能把他怎么着?你看看汉初那143个列侯,基本都活到寿终正寝。可韩信非要去摘那个带刺的王冠,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韩信打仗时记得,当官的时候怎么就给忘了?

兵权之势:明争暗斗的开始

楚汉相争终于落下帷幕,项羽自刎乌江。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韩信却坐不住了。

垓下之战刚结束,刘邦就跟割韭菜似的,麻利地收走了韩信的兵权。这一招又快又狠,韩信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你想想,韩信带的可不是一般的兵。这些士兵跟着他南征北战,打败过章邯,灭过赵国,还收拾了齐国。项羽都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可就是这么能打的军队,转眼就被刘邦给调走了。

韩信当时什么心情?八成跟被人卸了胳膊似的,难受得很。可他有什么办法?兵权这东西,说收就得收。你看曹操,几次三番强调"军权不可假人"。宋太祖赵匡胤,那更是把"杯酒释兵权"玩得炉火纯青。

刘邦这一手可不是心血来潮。你看他收韩信兵权的时机,卡得多准。项羽刚死,天下刚定,军队正要重新分配。这时候收兵权,名正言顺。韩信就算不乐意,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要是韩信这会儿学学萧何多好。萧何是怎么做的?把自己儿子和族人全送到前线去,跟着刘邦打仗。这不就是把自己的底牌都亮出来了吗?刘邦能不放心他?

可韩信偏不。他在齐地当王的时候,整天琢磨着怎么扩充自己的势力。前线打仗缺粮食,他倒好,在齐地囤积粮草。这不是典型的居心叵测吗?

刘邦后来说过一句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话听着像是夸韩信,实际上却道出了他最担心的地方——韩信太能打了。

能打仗是本事,可本事太大也成了祸患。韩信在军中威望太高,手底下的将领对他言听计从。这些将领,可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万一哪天韩信有什么想法,这些人会听谁的?

所以刘邦收走韩信兵权这事,根本就不是临时起意。从韩信要挟封王那天起,这事就已经在刘邦的计划中了。项羽一死,这事就得办。

你看后来的历史,但凡开国功臣,几乎都有一个规律:要么主动交出兵权,要么被强行收走,要么就是人头不保。韩信算是明白得太晚。

失去兵权的韩信,就像老虎被拔了牙。以前的下属,见了他还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大王"。现在呢?背地里指不定怎么说他。樊哙见了他,大大咧咧地直呼其名,韩信还不能发作。

刘邦收走韩信兵权这步棋,高就高在既不留话柄,又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韩信想反抗也没法反抗,想抱怨也没处诉苦。

你看看萧何多精明,主动请求刘邦关他入狱,说自己贪污。刘邦一看这招,反而更信任他了。韩信要是也来这么一出,没准还能多活几年。可他偏要把自己当根葱,这下可好,连个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

兵权这事,从来就不是讲情分的。刘邦能把韩信捧那么高,还不是看中了他的本事?等本事用完了,还留着干啥?这就是权力游戏的残酷之处。

迁徙之计:巧妙的调虎离山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刘邦收了韩信的兵权,心里还是不踏实。

韩信在齐地当了整整一年的王,这地方就跟他的家似的。城里城外,都是他的老部下。街头巷尾,都在传颂他的故事。最要命的是,韩信手下那些将领,都在齐地安了家。这帮人可都是跟着韩信出生入死的主。

刘邦琢磨了一宿,想出个主意:把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

这事听着像是升官,实际上是个软钉子。楚地可是项羽的老巢,那地方的人,见了汉朝的官,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韩信去了那,就跟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差不多。

你想啊,韩信在齐地经营了一年,认识的人多,熟悉的路子广。突然让他去楚地,那不就成了无根的浮萍?再说了,楚地的人对项羽忠心耿耿,韩信可是帮着刘邦打败项羽的,这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刘邦这招高就高在,表面上是升官,实际上是挖根。就像把一棵大树从肥沃的土地上拔起来,栽到贫瘠的地方。这树就算不死,也得蔫一阵子。

韩信要是个明白人,这会儿就该学学张良。张良是怎么做的?人家看破不说破,主动请求告老还乡,找了个修道的由头,直接躲到山里去了。可韩信偏不,他还琢磨着东山再起呢。

这不,刚到楚地没多久,韩信就露馅了。他带着齐地的老部下去楚地,这帮人在楚地横行霸道,把当地人得罪得不轻。楚地的官员们一看这架势,赶紧给刘邦上书告状。

刘邦这下可抓住把柄了。韩信在楚地干的这些事,跟谋反也差不多了。再说了,楚地可是汉朝的重要屏障,韩信要是在这闹出点事来,那可就是动摇国本。

你看看萧何多聪明,把自己的亲信都安排在长安,而不是老家沛县。为啥?就是不想让人说闲话。韩信倒好,去了楚地还带着一帮齐地的人马,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刘邦后来把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说白了就是找到了借口。这招真是高,把韩信调到楚地,就等于是给了他一个自己作死的机会。

要是韩信在齐地,他再怎么折腾,当地人也会给他几分薄面。可到了楚地,那就是人生地不熟。就像把一只山鸡关进了凤凰笼子,再厉害也施展不开。

韩信到楚地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那些齐地的老部下,在楚地就像瞎子摸象,东碰西撞的。楚地的官员们看不惯他们,可又不敢明说,背地里不知道编了多少小话传到刘邦耳朵里。

你看看历朝历代那些聪明的大臣,都知道"近主即危"的道理。韩信要是懂这个,就该主动请求去边疆,离权力中心越远越好。可他偏要在楚地兴风作浪,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后来韩信被抓,很多人都说可惜。其实从他被调到楚地那天起,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就像下棋,走错一步,满盘皆输。韩信在齐地经营了一年的基业,就这么毁于一旦。

这事告诉我们什么?在官场上,有时候看着是升官,实际上是个坑。韩信要是看透这一点,没准还能多活几年。可惜啊,他太看重那个楚王的位置了。

生存法则:向曹参学什么

说起汉初三杰,曹参的名气可能不如韩信、彭越响亮。可你知道吗?这位默默无闻的老实人,最后活得比谁都滋润。

曹参是沛县人,跟刘邦是老乡。打天下的时候,曹参跟韩信一样,也是带兵打仗的好手。他在西征巴蜀时,可是比韩信去齐地还要辛苦。那蜀道有多难走?李白都说"难于上青天"。可曹参硬是把这难啃的骨头给啃下来了。

曹参

你说曹参的功劳比韩信小吗?还真不小。可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有一天,刘邦在群臣面前说:"萧何是第一功臣。"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看着曹参。要搁韩信,准得跳起来跟刘邦理论。可曹参呢?连个眉头都没皱。

后来有人私下问曹参:"你打下了巴蜀,立下那么大的功劳,怎么能让萧何居首功呢?"

曹参笑着说:"萧何在后方供给军需,没有他,我们拿什么打仗?"这话说得,刘邦听了都得竖大拇指。

你看看,这就是高明之处。韩信总觉得自己打仗厉害,就该被捧在手心里。曹参却明白,在官场上,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让自己活得更舒坦。

刘邦统一天下后,韩信整天惦记着自己的功劳,到处显摆自己多了不起。曹参呢?该吃吃,该喝喝,从来不在人前炫耀。

韩信在齐地当王的时候,搞得跟土皇帝似的,还要挟刘邦封王。曹参在巴蜀打下来后,二话不说就把地盘交给刘邦,自己安安分分当个侯爷。

后来刘邦问曹参:"你说萧何和韩信,谁更有本事?"

曹参想都没想就说:"萧何在内治理国家,韩信在外打天下,各有所长,臣实在分不清谁更厉害。"这话说得,既不得罪萧何,又不贬低韩信,还显得自己谦虚。

你知道曹参最后怎么样了吗?不但善终,还当上了汉惠帝时期的相国。要知道,在吕后当政的时候,多少功臣被杀,可曹参却平平安安活到寿终正寝。

再看看韩信,整天嫌弃别人,说什么"不能与诸公共事"。这话说得,不就是看不起其他大臣吗?曹参就不一样,从来不说这种得罪人的话。大家找他办事,他都是和和气气的。

有人说曹参是个老好人,其实人家精着呢。他懂得在建功立业之后保持低调,这份智慧,韩信就是学不会。

你看曹参在朝廷上说话,从来不拿功劳压人。有事就办,没事就闭嘴。韩信倒好,动不动就说自己"多多益善",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曹参最厉害的地方是,他懂得审时度势。天下刚统一的时候,谁都想争功劳。可曹参看得明白,这时候争功不如保命要紧。等局势稳定了,他才慢慢展露才华。

这就跟种地似的,春天不能急着栽秧,得等土地回暖了才行。韩信就像个性急的农民,没等地热乎就把秧子栽下去,能不死苗吗?

曹参这个人,可以说是把"难得糊涂"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该糊涂的时候装糊涂,该明白的时候又特别明白。这份智慧,要是韩信能学到一半,也不至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话说回来,在官场上混,有时候真得学会糊涂。你看曹参,当了那么大的官,却从来不显山露水。这本事,比打仗可难多了。

明哲保身:张良的聪明选择

在韩信走向死亡的路上,有个人看得最清楚,这人就是张良。

打天下的时候,张良可是刘邦的首席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说的就是他。可你发现没有,天下刚统一,张良就开始往后退了。

有一天,刘邦高兴,要封张良三万户。换了韩信,准得乐开花。可张良是怎么做的?他就要了一万户,还特意挑了个偏僻的地方。

张良

刘邦好奇:"子房啊,你怎么就要了这么点?"

张良笑着说:"大王啊,我就是在留地遇见您的,这地方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福分了。"这话说得,刘邦心里美滋滋的。

你看看,这就是聪明人。功劳再大,也得给别人留余地。韩信倒好,动不动就显摆自己多能打仗,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张良后来更绝,居然主动告老还乡,说要去修道。刘邦挽留他,他就是不干。你说他是真想修道吗?他是看透了功高震主的道理。

在张良眼里,韩信就像个拿着火把的人,在木头房子里跳舞。你说这不是找死吗?

张良给韩信出过主意,让他学学萧何。萧何是怎么做的?把自己儿子和族人都送到前线去,跟着刘邦打仗。这不就是表忠心吗?可韩信听不进去,整天琢磨着怎么扩充自己的势力。

你看张良多聪明,他不但自己退,还把家人都安排得远远的。他弟弟想当官,他愣是没帮忙。这招叫什么?叫做明哲保身。

有人说张良是怂,其实人家精着呢。你看他去修道,也不往深山老林里钻,就在长安城外找了个地方。有事没事还能进城看看,既显得自己不贪恋权势,又能及时了解朝廷动向。

韩信要是能学学张良,也不至于落得个悲惨下场。张良看到韩信被封为齐王时,就知道这是个坑。可韩信还在那美滋滋的,以为自己终于熬出头了。

你说张良为啥能看得这么透?因为他是商鞅的后人。商鞅帮秦国变法,最后却被车裂而死。这血的教训,张良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他特别明白一个道理:在权力场上,功劳太大不是好事。就像一棵树长得太高,容易被风吹倒。韩信偏不信这个,非要把自己的功劳挂在嘴边。

张良修道后,过得可滋润了。想见刘邦就进城,不想见就在城外待着。刘邦有事还得请他出山。你看这境界,比韩信强到哪里去了。

韩信最后被吕后骗到长安,张良在城外就听说了这事。他叹了口气说:"这不是早就料到的吗?"

说实话,张良要是想管这事,以他的本事,救韩信不难。可他选择了不管。为啥?因为他知道,这时候掺和进去,就是自找麻烦。

你看看张良多明白,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装糊涂。韩信要是能学到张良一半的智慧,也不至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张良最后寿终正寝,他的后人也没受到牵连。这就是聪明人的结局。你说韩信怎么就学不会呢?可能啊,这就是命。有的人天生就是当谋士的料,有的人注定是个将军的命。

结语

历史给了韩信机会,可惜他没能看懂。在权力的游戏中,有时候退一步,反而能让自己活得更久。你觉得,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像韩信那样争取最大的权力,还是像张良那样主动退让呢?

1 阅读:161
评论列表
  • 2025-01-17 23:28

    不是?你这写的神马?IA写的?张良家里世代相韩,怎么就商君后人了?

  • 2025-01-21 19:23

    不可能除非就把你换成刘秀李世民赵匡胤,否则都得死!赏无可赏性格高傲年青都是活不下去的原因,张良曹参即便造反也造不成多大损失韩信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