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认识伊拉克老王,是他在郑州喝胡辣汤。
短视频中老王喝了一口汤,直接把自己给喝哭了。
这个我能理解,河南胡辣汤尤其是方中山的胡辣汤,别说一个老外了,我自己喝一口都会被辣出眼泪来。
但老王不是被辣哭的,老王说他是被感动哭的。
他被河南人的热情、淳朴感动,在异国他乡感受的温暖,让他联想到了自己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家乡。
视频的总结是他太爱中国,太爱河南了。
我是不能理解一个人对着镜头哭,我认为正常人应该是偷偷的抹眼泪。
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男人,镜头怼脸的给那哭,哭完再剪辑成视频发给全网的人看。
这表演痕迹未免也太明显了吧。
但是没办法,我的老乡们喜欢。在评论区里,大家纷纷安慰、鼓励老王。
突然之间,我的老乡们道德修养跃升了好几个档次。给人的感觉是,此刻全河南的好人都在评论区了。
我当时不理解,后来发现这很正常。
老王不止在河南,在祖国的每个地方都是大受欢迎的存在。
不止是老王,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一群老外,他们通过动动嘴的夸中国,成为了众星捧月的网红。
不可否认,大量的国人对外国人来中国旅游、生活,对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有着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
大家表现出了朴素的热情,这是一种本能的好客。
但我今天要聊的是另外一部分人。
在高喊民族自信已经好几年的今天,我们当中依然有很多人,他们嘴上骂着美西方国家,但遇到老外的时候,他们又特别在意对方的看法。
这是因为色厉内荏处于弱势的人,他们要通过“骂”来给自己壮胆,而内心又是特别渴望得到认可。
心理学的解释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人们便会转向寻求精神和心理层面的认可。
外在表现是一夸就笑,一批评就闹。
针对这些人的心理,网上自然也就出现了一批投其所好,专门收割这波流量的老外。
他们借助外来者的身份,对本地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夸张又戏剧化的演绎。
这种反差效果,精准激发了当地人的自豪感。
他们用情绪化、符号化的内容,比如前面说的老王,动不动就对着镜头感动落泪,张嘴就是中国对比伊拉克。
夸张的演绎把真实的民族情感替换掉,从而给网友们提供了一套另类风味的爱国情绪价值。
让网友们眼前一亮,欲罢不能。
我的老乡们,发现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
这些老外们通过提供情绪价值,成功赢得了关注与流量。
这两拨人就这么愉快的双向奔赴了。
这条“老外爱中国”流量赛道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是和中国交好国家的老外饱受欢迎,和中国不怎么交好的国家老外,也有出其不意的好评。
如果你是一个美国人,一个印度人或者是一个日本人,你在镜头前猛夸中国好,然后再对比自己国家的不好。
给网友们的心理暗示是你看,终于给我们跪了!
然后你的视频点赞量和评论量,都是蹭蹭的飙升。
这么简单、容易复制的模式,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让国人们眼红不已。
但又无可奈何,只因自己不是外国人,空余恨。
老话说的好,方法总比困难多,被收割多年、眼红多年的国人们,把这套流量密码整了个内销转出口,出海占领了东南亚国家。
比如有一位美女,她走在泰国的街头拍了一个视频。视频中她激动的告诉泰国网友们:
“我出生是中国人,但是我全心全意地爱着泰国。”
在另一条视频中,她用泰语询问粉丝们:
“相信吗,我爱泰国,爱到会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起来颂唱泰国国歌。”
还有些人瞄准下沉市场,开始了“爱”的细分赛道。比如这位大哥,专职“夸”河南,流量也是蹭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