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扩大对华半导体产品管制范围,日媒:最终倒霉的还是日企。据《新京报》报道,根据美国和日本与荷兰所达成的协议,美国与半导体有关的对华出口管制将扩大到日荷两国企业。对此,有评论指出,美国以本国的法则限制别国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这是典型的滥用经济胁迫手段和“长臂管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30836fa50e73a21a8b5ca2ae048379f.jpg)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国将制裁当作解决外交问题的首选,非但没有效果,反而造成了人道主义灾难。近年来,美国滥用“长臂管辖”,门槛不断降低、力度不断扩大,扭曲正常国际贸易秩序,严重损害国家主权平等。对此,发言人要求“美方应当停止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近年来,美国在包括贸易、外交等领域上对华发起的挑衅屡屡遭到失败的情况下,企图凭借其科技和同盟关系等方面上的优势,纠集盟友挑起与中国的科技战。为此,美国白宫和两党政客不断出台恶化,并胁迫盟友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对中国发起全面的科技封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9babbee10a8131b62a882f0cf03cc8e.png)
谁都知道,中国科技崛起已势不可挡,美国非要自取其辱在该领域上挑起争端,最终遭遇失败的终将还是它自己。有关这一点,从之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挑起的对华贸易战的结果就可以看出,不管美方挑衅有多猖狂,最终都将会因为失道寡助而落到失败的耻辱下场。
要知道,中国现在不但是国际上最大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市场,同时又是该领域上生产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国。任何企图利用半导体产品和设备当成政治工具打压中国的对手,最终都将面临失去中国市场、以及原材料供应被卡等结果。因此,对于那些迫于美国压力而参与对华科技战的附庸,其下场往往会比美国更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8076d1d53c890367af8e3733fd05281.png)
按照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说法就是,“当美国的敌人很危险,但当美国的盟友却是致命的”。诚然,美国想要与中国碰个头破血流,自己倒霉也还不甘心,还要找上一大批盟友当垫背的。而日本与荷兰等国既然选择当美国盟友,就需要有被坑或者做出牺牲的心理准备。
有关这一点,日本、荷兰和韩国等被美国盯上的国家,其实都心知肚明。据环球网报道。日本媒体日前发文警告称,日本参与美国对华半导体产品和设备出口管制,对本国企业来说只有损失。该媒体进一步分析称,在这一背景下,日本与荷兰的半导体制造商将会失去中国客户,但在此举措下日本企业受到的打击会更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009bb1dcd3c4258316acbb7fa5e7224.jpg)
日媒还表示,日本半导体产品出口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一旦日本政府参与美国针对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将会迫使日企不得不缩小其在中国的业务,这对它们产品销售和营收造成的打击,将有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在国际芯片市场大幅萎缩,各国芯片制造业都不同程度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失去中国市场对日本半导体行业而言,价格意味着什么,估计那些企业高管想都不敢往下想。
更重要的是,美国在对华实施半导体产品出口管制方面,表面上看似强硬,但实质上更像是在忽悠盟友的一种手段。美国这边在胁迫盟友实施对华半导体产品出口限制,另一方面则给本国企业开后门。美国半导体巨头高通公司说,该公司已被获准在未来数年来继续向华为出口芯片。
显而易见,美国鼓动盟友对华实施芯片封锁,其实并不指望因此可以切断中国进口芯片的渠道,而是在忽悠盟友主动放弃中国市场,为美国企业趁机抢占中国市场制造条件。美国挑起乌克兰战争并要求欧洲盟友对俄能源禁运,也是出于抢占欧洲能源市场的考虑。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f5a885489d552dda7d8273564aba8ae.png)
对于美国的威逼利诱,日本在参与对华芯片出口管制问题上,按照日媒的说法就是“可能会采取比美国更温和的措施”。如此看来,日本政府虽说被迫参与美国的芯片联盟,但其实还没有傻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