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春天里,冲刺“开门红”。3月14日,广东省交通集团发布消息,随着最后一个节段精准嵌入,世界最高双层悬索桥——狮子洋大桥完成首道钢横梁架设。
狮子洋通道为连接珠江东西两岸的超大型跨海多层复合公路通道工程,起于广州市南沙区大岗镇,终于东莞市虎门镇,路线全长约35公里,包含跨江主桥和两岸引线工程。
需求引领:首创贴合式连接装置及工艺
狮子洋大桥是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采用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一跨过江”,建成后将创造双层悬索桥“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主缆规模、车道数量”五项世界第一。
大桥主跨长2180米,主塔为门塔式结构,高342米,相当于110层楼高,是世界最高的双层悬索桥主塔,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塔柱自下而上由62个钢壳节段以及6道钢横梁构成。
主塔首道钢横梁如大桥的“肩膀”,支撑起桥面和未来桥上过往的车辆。该横梁是全桥最重的横梁,重量超1200吨,由7个节段组成。
“狮子洋大桥主塔需要承担超20万吨的巨大压力,如按照常规方式将横梁嵌入到塔柱内部进行锚固连接,受力结构复杂,且连接质量和耐久性难以保证。我们首创了‘承压板+预应力钢束’的贴合式连接装置及施工工艺,使主塔和横梁受力更为合理。”狮子洋通道项目总工程师张太科介绍。
空中“穿针”:高空吊装精准定位
狮子洋畔,上演精准对接。臂长60米的“超级大力士”——中交二航局联合研发的首台超2万吨塔式起重机R20000-720亮出“绣花”功夫。角度到位、风速不超13米/秒......“启动!”现场指挥一声令下,起重机将重达208吨的节段缓缓吊起。“在宽阔海面,节段要一口气提升至20层楼高度,必须要又稳又准。”中交二航局狮子洋通道项目部副总工田飞表示,该起重机创新应用了重载分体式结构设计、智能就位高精度匹配测控等技术,能实现百吨巨无霸的高精度控制。
在不足10米宽的合龙口,要将超200吨的节段精准就位,单侧间隙仅2厘米。空中“穿针”的背后,离不开一双“眼睛”——塔吊可视化系统。“通过该系统,我们能实时监测吊物状态,确保吊装过程的安全。在吊装就位的关键时刻,我们运用三向千斤顶微调系统,采用0.1毫米级步进式精准定位技术,确保对接精度。”中交二航局项目技术负责曾炜介绍。
天堑变通途:助力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
钢构擎天,桥见未来。小到每一道钢横梁的精准落位,大到每一次的创新突破,都是中国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首道钢横梁架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节段间的环槽铆钉栓接、顶板焊接等工序,实现最终合龙。目前,项目正有序推进主桥狮子洋大桥主塔建设,锚碇已完成填芯,正进行顶板及锚固系统安装施工;引桥工程逐步转入上部结构全面施工阶段。“今年将实现狮子洋大桥主塔塔高突破200米、锚碇完成锚体施工70%的建设目标。我们将继续发挥重大工程和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交通枢纽工程的带动作用,促投资、稳增长,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为广东省‘走在前、挑大梁’积极贡献力量。”狮子洋通道项目副总经理鲜荣表示。
路相通、城相融。狮子洋通道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建成的深中通道、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讯员 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