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隆重推介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第三批典型案例。这次发布会吸引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成为探讨粤港澳深度合作的又一次重要契机。广东省大湾区办、广州市政府、省司法厅、省生态环境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的负责人悉数出席,充分展示了广东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上的坚定决心。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
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在发布会上强调,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是实现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广东省始终将此视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优化和实践探索,致力于消除三地间的制度性障碍,为合作注入新动力。
邓鸿回顾了此前两批共36个典型案例的发布成果,这些案例涵盖了金融、司法、生态保护、跨境贸易等多个领域,在制度对接、机制联通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示范效应。第三批案例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再深化、再提升,旨在为各地进一步推进大湾区工作提供更具指导性和实践价值的范例。
据悉,第三批遴选的16个典型案例围绕关键领域展开,涵盖了跨境商事纠纷解决、环境治理、关务优化以及创新创业支持等多个方面。其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案例尤其引人注目,通过建立“跨境一体化商事登记制度”,为内地与澳门的企业注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这一举措有效推动了区域内资本、人才和技术的自由流动。
此外,在生态环境领域,广东和香港通过联合治理模式,共同推进珠江口的水质改善。这一跨区域合作不仅改善了湾区的生态环境,还为全球其他跨境生态保护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此次发布会彰显了广东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放在国际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邓鸿表示,大湾区作为世界级湾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规则衔接方面的探索对全球其他多边区域合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广东的经验表明,通过政策对接和制度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协同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