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会丨专访朱海生:优化琴澳通关,共创大湾区融合发展新局

数在湾区 2025-01-17 04:43:28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孙磊广州报道

在2025年广东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商报社长朱海生的提案荣获澳区唯一“优秀提案”称号。这份提案《关于优化琴澳通关条件,加快两地规则衔接》不仅反映了琴澳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更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瞻性建议。

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商报社长朱海生。

在专访中,朱海生向本报记者详细解读了该提案背后的背景、思考与对未来的展望。

深度剖析:优化琴澳通关是经济融合的核心环节

朱海生指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了琴澳一河两岸合作轴带的建设目标,而通关便利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环节。2023年7月,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出台的《若干措施》为琴澳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当前两地通关在签证限制、车辆通行、陪护政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瓶颈。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跨境商务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也影响了琴澳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朱海生表示,提案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创新通关方案、完善政策衔接,为琴澳合作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

提案亮点一:放宽商务签证限制,开放通关“白名单”

针对澳门企业员工频繁跨境办公的实际需求,朱海生建议进一步放宽商务签证限制。他强调,许多澳资企业已在深合区落地,但其员工的签证申请手续复杂,频率受限,影响了跨境业务的灵活性。

提案提出,政府应施行“一签多行”政策,开放澳资企业员工的商务签证限制。同时,通过增设签注点、优化签证流程,提升审批效率,为两地经贸往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提案亮点二:加强车辆通关合作,便利人员出行

随着“澳车北上”政策和“琴岸一站式车道”的实施,朱海生建议进一步深化车辆通关合作。例如,全面放开澳门非营运单牌车的资格限制,允许更多澳门车辆自由通行横琴。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澳门居民到合作区就业生活,也能促进两地的经济融合和文化交流。

此外,他强调加快横琴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车流量,为琴澳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提案亮点三:加速规则衔接,打造琴澳“新空间”

朱海生特别提到,琴澳一体化的推进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打通,更需要规则与机制的深度衔接。他建议统一两地出入境陪护通关标准,同时增加跨境免费通勤专线班次,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选择。

在提案中,朱海生还提出将澳门身份证电子化通关模式推广至回乡证电子化,以数字化手段提升通关效率。他表示:“这些措施将进一步促进琴澳居民的心灵契合,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更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深度融合:澳门发展与湾区国际化的双向驱动

朱海生在专访中强调,琴澳的深度融合不仅关乎澳门的未来发展,更是大湾区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优化琴澳通关条件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起点,也为“一国两制”实践提供了新的样本。

“琴澳之间的合作不仅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的重要步骤,更将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经验。”朱海生总结道,提案的初衷正是为两地居民、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实在的便利与红利。

朱海生的“优秀提案”在2025年广东两会上脱颖而出,不仅彰显了他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澳门商报在区域融合中的独特角色。随着提案建议的逐步落实,琴澳一体化将迈上新的台阶,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0 阅读:1

数在湾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