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从沙俄、苏联到俄罗斯,为何俄国人一直迷恋西欧?理由其实简单

鸢飞九天读历史 2023-12-10 21:13:09

如果喜欢看地图的话,那么,对于在中国北方、横亘于欧亚大陆、以绝对优势成为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俄罗斯,相信每个人都难以忽略。

这个横压在中国北方、曾给中国带来巨大边防压力的庞然大物,即便是衰落的今天,依然在世界不可小觑。而在其沙俄时代和苏联时代,更毋庸置疑。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历史其实并不长。从伊凡四世将莫斯科大公国改为沙皇俄国开始,一直到今天,俄罗斯的历史也不过四五百年。

作为一个欧洲国家,而且是以白人为主的欧洲国家,俄罗斯的历史却与中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俄罗斯帝国成立之前的数百年的时间内,俄罗斯一直在蒙古的统治之中。

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孙子、也是他长子的次子拔都率蒙古铁骑开始了著名的长子西征,蒙古铁骑迅速征服了如今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金帐汗国。

作为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金帐汗国整整存在了近30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俄罗斯人曾被蒙古人统治了近300年的时间。因此,俄罗斯人受蒙古的影响极为深刻。

不过,这个曾被蒙古人统治数百年且深受蒙古影响的民族,在建立俄罗斯帝国之后,从始至终最向往的,一直是西方国家,而且从未改变。

最早向往西方并提出西化的,是俄罗斯大名鼎鼎的彼得大帝,他也是俄罗斯帝国的创立者。这个俄罗斯帝国的第1位皇帝,同时也是沙俄第1位改革家。

就是这个在俄罗斯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大帝,不但极为向往西方国家,甚至还化名进入西方国家考察,并根据西方国家的制度对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此奠定了俄罗斯富强的基础。

包括如今俄罗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圣彼得堡,就是彼得一世攻占之后创立的。在此之后,俄罗斯对于西方国家的崇拜有增无减。

即便是击败拿破仑的远征大军,一跃成为威压欧洲“蒸汽压路机”之后,沙俄上下对西方国家的追捧依然有增无减。

当时,沙俄贵族们以学习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为荣,追捧西方国家的各类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甚至,还有大量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在俄国身居高职。

这一切,在沙皇俄国被推翻苏联成立之后,依然存在。苏联时代,来自西方国家的各类生活用品、艺术品、奢侈品,都是极受追捧的。

80年代,许多国人出国后大包小包的从国外买东西拎回家,在苏联时代,其实也早已经经历过。

而苏联之所以解体,也与苏联民众对西方的狂热向往和迷信有着很大的关系。

要知道,二战之后,一跃成为与美国并列的两大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虽然在80年代是因为穷兵黩武,经济压力很大,但是,当时的苏联因为底蕴极为深厚,远没有到解体的地步。

虽然苏联大概率会输掉冷战,但是因此轰然倒塌彻底解体,这在全世界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之所以发生如此事件,让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其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苏联人对于西方国家的痴迷和迷信。

当时,相当多的俄罗斯人开始无限向往西方世界的收入和富裕的生活方式,他们天真的认为,这一切的隔阂都是因为国家制度,一旦他们改变了国家制度,实行与西方国家完全一样的资本主义制度,那么,他们将实现俄罗斯人数百年来的梦想——拥抱西方,融入西方,成为西方的一份子,过上如西方一样的生活。

而这一切,在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立之后,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变。刚成立后的俄罗斯人,天真且狂热的希望成为西方国家的一员。为此,他们不惜接受西方国家建议的休克疗法,几乎将自己的经济搞崩溃。

毫不夸张的讲,如果不是2000年俄罗斯出了一个普京,出了一系列昏招的叶利钦在最后时刻明智了一把,选了一个出色的接班人,俄罗斯再次解体也并非毫无可能。

而且更有趣的是,即便是以铁腕著称的普京,在刚成为俄罗斯总统的前十年,对于西方国家也有有着不切实际的热切幻想。

当时的普京,仍一心一意的希望带领俄罗斯进入西方国家的怀抱,为此,他甚至不惜自废武功。然而,现实给了俄罗斯无数最响亮的耳光。

俄罗斯一次次的热脸贴冷屁股,一次次的希望融入西方国家,却总是被毫不犹豫的拒绝、欺骗,甚至羞辱。

俄国从来不弱。苏联解体之后,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依然以绝对优势成为世界领土第一大国。可以说,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如果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的实现自给自足,那么,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俄罗斯。

俄罗斯的国土太过广袤,资源也丰富的令人瞠目结舌,而且,俄罗斯还并不是如南美非洲那样空有资源,国民素质却十分堪忧的国家。

俄罗斯不仅仅拥有苏联无与伦比的深厚遗产,同时,俄罗斯人在数百年间走出了无数优秀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和文学家。可以说,俄罗斯民族的无论是创造性还是曾经辉煌的战绩,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都是十分优秀的。

而且。他们还是彻头彻尾的白人国度。既然如此,在我们看来完全是西方国家一员的俄罗斯,为什么却始终无法融入这个他们无比向往的世界呢?

甚至在数百年间,俄罗斯一次次惨遭西方国家打脸、拒绝和羞辱,俄罗斯人却始终初心不改,大有“西方虐我千百遍,我待西方如初恋”的执着和一根筋。

其实,这并不是因为俄罗斯人是受虐狂,这一切,与意识形态、文化什么的虽然并非毫无关系,但关系并不大,根本原因,在于民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945年,历经艰苦卓绝的4年卫国战争之后,在无与伦比韧性、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得天独厚寒冷气候的帮助下,苏联终于打败了进犯的纳粹大军,不但收复了全部领土,而且反攻进入德国境内。

苏联在付出巨大伤亡和精华地区全部沦陷的惨烈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攻入德国之后,在进入德国的一个个城市,并进入德国人的家中之后,许多苏联红军士兵惊呆了,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你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如此之高了,为什么还要侵略我们呢?

是的,即便在1945年穷途末路之际,当时德国人的生活水平,依然要远高于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的苏联。

而这其实正是俄国人始终迷恋西欧,西方国家甚至屡屡被虐了千百遍之后,依然初心不改的根本原因。

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国家荣誉和爱国之情当然是有的,而且在许多时候还十分炽烈,我们会醉心于国家带来的荣誉感,会为国家的耻辱感到愤怒,在遭受侵略时,更是会毫不犹豫地辞别家人进入军队,与敌人决一死战。

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都是如此选择。但是,作为一个庞大国家的一员,虽然这个国家的强大和天然的体位,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和荣誉感。

但与此同时,因为太过庞大的群体数量,使得这个国家所能创造的庞大财富,一旦被除以巨大的分母,平均值就变得小了起来。

当然人均太少,是中国的问题,对俄罗斯来说则略有不同。俄罗斯虽然人口也数超过1.4亿,但相较于中国,其1,7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即使除以1.4亿,依然是颇为可观的。

但是,俄罗斯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它的国土面积和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却十分糟糕。

俄罗斯之所以能够用短短100多年的时间,迅速从一个小小的公国扩张成世界领土第一大国,与俄罗斯所在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俄罗斯所在的东欧平原,自古以来就属于苦寒之地,对于西欧而言尤其如此。他们对于偏远寒冷的东欧和斯拉夫人,历来是以看野蛮人和乡下人的目光去审视的。

而且,由于周围强敌环伺,俄罗斯人疯狂扩充领土的方向,只能是更为寒冷和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

所以,如今的俄罗斯虽然拥有极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但是,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俄罗斯空有宝山却很难发掘。

在地广人稀、环境恶劣的西伯利亚,即使真的去开发,其成本也无法与温带和热带地区相媲美。这样一来,使得俄罗斯虽然衣食无忧,但人均生活水平,却无远无法与西方国家相媲美。

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不如西方国家,已经持续了整整数百年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俄罗斯的历史。

当西方国家纷纷进入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时,俄罗斯虽然国力并不弱,甚至一度有了蒸汽压路机的威名。但是,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除了极少数贵族之外都是十分糟糕的。

一直到了19世纪,俄罗斯居然一直还实行着残酷的农奴制度。而且,俄罗斯的农奴就是其本民族的人,要知道,那时候甚至就连美国都已经废除了黑奴。

即便之后,随着俄罗斯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一直是十分堪忧的,这也是俄罗斯军队虽然武器装备比之西方国家差不少,军队战斗力和威慑力却不小的原因。

因为,在极其廉价却数量庞大的“灰色牲口”悍不畏死的冲锋之下,即便武器装备先进的西方国家,也很难不动容和恐惧。

但是,国家的强大却并没有伴随着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使得俄罗斯国内诞生了许多对于西方国家无比崇敬和向往的人。

即便是最巅峰的苏联时代,虽然在苏联共产党的带领之下,苏联成为与美国并列的世界超级大国,而且一度与美国冷战而不处下风。

但是,由于俄罗斯环境的先天劣势,社会主义阵营的体量远小于西方世界的客观现实,再加上冷战的巨大竞争和苏联穷兵黩武式的财政压力,使得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其实是无法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相媲美的。

当时的苏联人虽然工资并不低,温饱更是无忧,他们的国家也早已上天入海,创造了无数奇迹。但是,苏联瘸腿的轻工业总是令苏联人的生活水平难以提升。

他们的电视不但是黑白的,而且质量堪忧,屡屡爆炸,即便如此,还需要排队买,他们的汽车功能单一,万年不变,而且数量稀少,他们的化妆品、包包甚至食物,都无法与琳琅琳琅满目的西方货柜相比。

所以,即便最巅峰时期的苏联,依然是瘸腿的,依然有无数倒爷从西方国家走私各类奢侈品和轻工业品进入苏联。

长时间高强度的冷战之下,俄罗斯人彻底疲惫了,也迷茫了。苏联已经如此强大,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水平却不如西方国家?我们一直喊着要解放全世界,但是,生活水平比我们还好的西方国家,真的需要我们解放吗?

最终,在西方国家的宣传蛊惑和带路党公知的搅乱之下,苏联人再次选择了拥入西方国家的怀抱。

当然,事实是无比惨烈的,他们的一厢情愿和天真在西方国家的反复殴打之下,不得不再次醒来。

如今,俄罗斯有着与西方国家完全一样的制度,也有着与西方国家完全一样的白色皮肤,但是,这却丝毫不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打压。

所以,俄罗斯人对于西方国家的向往和羡慕乃至于一厢情愿,归根结底,其实是俄罗斯人对西方富足丰富的生活水平的向往。

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俄罗斯的先天不足,尤其是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逐步落伍的俄罗斯想赶上西方国家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45 阅读:14122
评论列表
  • 2023-12-11 09:50

    西方人爱吃烤鹅,这是主要原因!

    Peter 回复:
    这只鹅欧洲人是惧怕,还敢吃?
    DB 回复:
    这都能造谣[点赞]
  • 2023-12-11 13:45

    人家本来就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不看先进,然后看比它还落后的南欧?[笑着哭]

    277026612 回复: 来干饭
    拿破仑和德三一样,如果不是隔着大海,英国早就被了
    来干饭 回复:
    打英国
  • 2023-12-11 18:31

    西欧相当于唐宋,沙俄相当于匈奴突厥之类[得瑟]

    冲冲来也 回复: 卡布奇诺之吻
    我是四川的,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擒拿的我的老祖仙人。[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卡布奇诺之吻 回复:
    不是孟获之流?
  • 2023-12-14 10:18

    不要让子孙忘了库页岛

  • 2023-12-11 13:56

    都是一个品种白皮,自然会有亲近感

    Je t'aime 回复:
    你和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人一样都是汉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并不妨碍他们看不起你
    小飒的热钡罐 回复:
    不过其他白人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斯拉夫人都是外白内黄的鞑靼混血人
  • 2023-12-21 12:39

    俄罗斯太大了,西方阵营根本不可能容纳它,天无二日,俄罗斯以后变成十几个小国家就自然进入西方阵营了

  • 鱘鱘 12
    2023-12-24 13:24

    他们就是欧洲人啊。

    一意 回复:
    最初不是,欧洲更多的是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理概念。欧洲和亚洲之间并没有像其他大洲那么明确的地理界线,最早的亚欧分界线就是俄罗斯的国界线。后来俄罗斯人为了融入欧洲,把亚欧分界线定在乌拉尔山一线,在俄罗斯人的推动下,大家逐渐接受了这个分界线。
  • 2023-12-30 13:45

    扒开俄罗斯人的皮,跳出一个蒙古人

  • 2024-01-05 20:27

    本来就是欧洲人,又在苦寒之地,极度渴望向往阳光沙滩,向南打不过去。清朝国力鼎盛,和印度又隔着喜马拉雅,只能向欧洲进发

  • 2024-01-09 09:04

    迷恋欧洲同时从东方牟利

  • 2024-01-01 17:35

    因为谁都迷恋西方

  • 2024-01-05 11:41

    啰哩啰嗦一大堆,都没说到点子上[笑着哭]

  • 2024-01-23 17:17

    地理位置、人口重心和文化都接近欧洲,当然了

  • 2023-12-11 09:45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呲牙笑]

  • 2023-12-11 12:29

    罗马正统在莫斯科,昂撒,日耳曼这些野蛮人窃取欧洲正统,乱臣贼子,当诛[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惆怅出长安 回复:
    就这个破罗马,大家都吹是正统继承人。
  • 2023-12-12 03:20

    整个斯拉夫民族都迷恋西欧,甘做欧洲第二,

  • 6689 3
    2023-12-26 15:30

    人都会有归属感。

  • 2024-01-18 23:46

    南欧才是做生意的民族,搞艺术的!西欧北欧是搞工业的。罗马人认为北方人是一群蛮族!!

  • 2024-02-01 09:03

    苏联解体与意识形态、文化什么的虽然并非毫无关系,但关系并不大,根本原因,在于民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点赞]

  • 2023-12-24 14:10

    你是一点也不提莫斯科公国是怎么来的,一开口就是蒙古统治[笑着哭]搞的好像莫斯科公国的人天生就是蒙古人一样

  • 2023-12-25 23:58

    金发碧眼,你到亚洲也没人认你

  • 2023-12-30 16:54

    俄罗斯相对来讲苦寒之地

  • 2024-01-07 07:36

    首都搬伊犁,迷恋中亚和阿拉伯你去吗?

  • 2024-01-11 17:39

    俄迷恋西欧?俄本来就是欧洲的一部分

鸢飞九天读历史

简介:一起聊一聊,历史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