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上赌桌的伊藤博文,为何甲午战争中日本差点就一无所获?

罗曼丽莎说 2024-12-21 17:50:00

1895年4月17日,春帆楼外,夕阳渐渐西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站在那里,望着那轮即将落下的红日,刚刚签订完《马关条约》的他,如释重负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一时刻,对于伊藤博文而言,看似是大功告成的瞬间。《马关条约》的签订,是日本处心积虑多年的结果。自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迅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国力日益强盛,军国主义也开始抬头。他们觊觎周边国家的土地和资源,而当时的清朝,虽有着庞大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但封建制度的腐朽已经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千疮百孔。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在军事上取得了对清朝的胜利,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签订条约来获取最大利益。《马关条约》中,清朝被迫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同时还要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等一系列苛刻的条款。伊藤博文深知,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在东亚地区的势力将得到极大的扩张,日本的野心也在这一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所以他才会在春帆楼外,望着西沉的夕阳,露出那如释重负的神态。

在他的身旁,众人皆沉醉于战胜中国的狂喜之中,个个都在满心欢喜地畅想那即将入账的两万万两白银赔款,仿佛这笔巨额赔款会如同神奇的魔杖一般,引领日本帝国达成“脱亚入欧”这一宏伟的壮举。然而,却无人留意到伊藤正偷偷地拭去额头细密的冷汗,暗自窃喜总算能够以一种不失体面的方式给这场几近失败的战争画上句号。当时的日本,整个社会弥漫着对甲午战争胜利的过度狂热。两万万两白银在他们眼中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大财富,足以改变国家的命运。他们认为,凭借这笔赔款,可以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从而实现从亚洲传统国家向欧洲式近代国家的转型。但他们忽略了这场战争背后日本其实面临的重重危机。从军事方面来看,战争进行到后期,日本的兵力、物资都已经极度匮乏。军队的补给线被拉长,士兵们疲惫不堪,作战能力逐渐下降。而且在海战中,日本舰队也遭受了重创,多艘战舰受损严重。再从国际形势来看,日本虽然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但这一胜利引起了其他列强的警惕。列强们不会坐视日本无限制地扩张,随时可能对日本进行打压。所以,伊藤深知这场战争日本并非如表面那般占据绝对优势,能以这样的结果收场,对他而言实在是侥幸至极。

为何伊藤博文在此时此刻,内心最大的感触是解脱而非喜悦呢?这事儿啊,得追溯到十六年前才行。

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开启环球旅行之旅,当他的行程途经日本的时候,日本天皇听闻此讯,旋即派遣伊藤博文全权承担起招待这位尊贵客人的重任。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下,这样的接待安排有着诸多深意。1879年,世界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与交流频繁的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互动日益增多。美国作为新兴强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攀升。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正积极寻求在国际舞台上的认可与立足之地。格兰特总统的环球旅行本身就是一种外交与文化交流的探索,他的到访对于日本而言是一个展示自身实力与文化魅力的绝佳机会。伊藤博文,这位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具备卓越的外交才能与对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日本天皇选派他来招待格兰特,足以表明日本对于此次接待的高度重视。这一接待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待客活动,更像是日本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精心策划的一次亮相,旨在向美国这个西方强国展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新风貌,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加强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格兰特已然下野好些时日了,在一场酒足饭饱的宴会之后,他便开始肆意畅谈,毫无顾忌。就在这个时候,中日两国由于琉球归属问题陷入了激烈的纷争,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格兰特偶然间知晓了这件事情,心中突然萌生出一个想法,他决定充当一回和事佬。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下,琉球的归属无疑是一个极为敏感且复杂的问题。琉球一直以来在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它与中日两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日本来说,琉球的地理位置使其觊觎已久,企图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中国,基于历史、文化以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也对琉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之中,格兰特的介入显得颇为意外。他虽然已经下野,但是凭借着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经验以及之前积累的影响力,他觉得自己或许能够在中日两国之间斡旋一番。这种想法看似有些冒失,毕竟这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重大事务,但格兰特也许是出于对国际和平的一种本能追求,又或许是想在国际事务中再次展现自己的影响力,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他言辞恳切地对伊藤博文讲道:“伊藤君啊,你瞧,欧洲人对咱们亚洲人呀,始终怀有戒备之心。在他们眼中,不管是你们日本人,还是我们中国人,都宛如未开化之人。他们就盼着亚洲各国之间矛盾重重、关系恶劣呢,如此一来,他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这西方列强,个个都怀着扩张的勃勃野心,咱们亚洲国家若不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又怎能抵御他们的狼子野心呢?你看,历史上西方列强在亚洲的种种侵略行径,那便是最好的例证。他们在亚洲强占土地、掠夺资源、欺压百姓,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显示出他们贪婪的扩张欲望。如果中日两国能够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那必定会让西方列强有所忌惮,不敢轻易地在亚洲肆意妄为啊。”

这位总统那充满深意的话语犹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伊藤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使他迅速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多时,伊藤就从那纷繁复杂的思绪里梳理出了属于自己的结论。

倘若中日之间爆发战争,不管最终胜利的是哪一方,另一方必然会沦为欧洲列强瓜分的猎物。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欧洲列强一直对亚洲虎视眈眈,他们犹如一群贪婪的豺狼,时刻寻觅着可乘之机。一旦中日中的一方战败,那在列强眼中就如同一块毫无还手之力的肥肉,任其宰割。而对于战争胜利后留存的那一方来说,也绝不可能置身事外,而是会陷入唇亡齿寒的窘迫境地。这是因为中日两国在亚洲地缘政治格局中,就像是相互依存的邻邦。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打个比方,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关键物种,一旦其中一个遭受重创甚至灭绝,另一个也难以独善其身,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诸如贸易受阻、地缘政治平衡被打破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就会接踵而至。

伊藤悄然在心中暗自谋划,即便中日之间终究难以避免一战,他也务必要竭尽全力对这场战争的规模加以控制。想当初,琉球危机爆发,这一事件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中日两国之间掀起轩然大波。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清政府采取了单方面的退让之举,这一事件才得以告终。但让人叹息的是,对于伊藤而言,两国之间那场似乎被命运安排好的战争,并没有让他等待太久的时间就爆发了。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日本正处于对外扩张的蓬勃发展期,对于周边的土地和资源有着强烈的觊觎之心。而清政府在外交和军事等多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境,内部的腐朽和衰败使得其在应对外部挑战时力不从心。伊藤深知,一场大规模的中日战争,尽管日本可能在军事上有一定优势,但战争的走向难以完全把控,一旦战争规模失控,可能会引发诸多不可预见的后果,比如国际势力的干涉等。并且日本的国力毕竟有限,一场旷日持久且规模巨大的战争可能会将日本拖入无尽的深渊。所以,伊藤才会有控制战争规模的想法。而琉球危机中清政府的退让,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日本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这无疑进一步促使日本在后续的局势发展中更具侵略性,从而加速了那场战争的到来。

【误入圈套引发中日开战】

1894年的春天,伊藤博文的日子可不太好过。这都归咎于他两次解散议会,如此一来,内务方面的事务就像一团乱麻,把他搅得心烦意乱、焦头烂额。在这种极度困扰的状态下,他的思绪开始不受控制地肆意驰骋。他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借助战争来转移国内那纷繁复杂的矛盾呢?毕竟国内那些反对派整天吵吵嚷嚷、喋喋不休的,真的是让人头疼不已。要是能发动一场战争,说不定就能让这些反对派暂时闭上嘴巴,不再给他添乱呢。这看似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但在当时伊藤博文被内政事务弄得心力交瘁的情况下,这种想法却像是一根救命稻草,让他觉得或许值得一试。毕竟在面临国内重重矛盾和反对派强大压力的时候,一些政客往往会寻求一些极端的方式来摆脱困境,而战争在某些人眼中可能就是一种转移视线、化解矛盾的手段。

他还未来得及让自己冷静下来呢,朝鲜就给他提供了一个将脑海中的念头转化为现实的契机。1894年2月,朝鲜境内爆发了东学党起义,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半岛的平静。当时,按照清廷与朝鲜王室之间既定的约定,清廷决定派兵进入朝鲜半岛去平息这场叛乱。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需要遵循,那就是《中日天津条约》。这个条约犹如一把高悬于双方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约束着双方的行为。于是,清廷忠实地履行了该条约中的规定,将出兵朝鲜这件事情通过电报的形式告知了日本,并且明确表示,一旦叛乱被平息,就会及时地撤回军队。这一举措从清廷的角度来看,是在遵循既有约定和国际关系准则的框架下进行的合理操作,然而,这一举动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国际关系博弈和潜在的危机。

伊藤博文当时正深陷内政事务的泥沼之中,被其折磨得焦头烂额。就在这个时候,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绝好的契机,一个能够让自己从反对派的一片骂声中得以脱身的机会,同时,这也是推动日本对外扩张的良好时机。伊藤博文在内政方面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反对派的抨击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向他涌来,他急需一个突破口来转移视线、缓解压力。而这个新出现的情况,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对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从日本当时的发展态势来看,对外扩张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其军国主义思想的发展需求。日本国内资源相对匮乏,市场有限,对外扩张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这对于急于发展壮大的日本来说,是一个极具诱惑的方向。所以,这个机会无论是对于伊藤博文个人摆脱困境,还是对于日本的对外扩张战略,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然而,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之前的那个预言,这使得他在派兵朝鲜这件事情上依旧显得颇为踌躇。要知道,这个预言就像一团迷雾,在他的心头萦绕不散。在军事决策的领域里,每一个选择都犹如在天平上放置砝码,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难以预估的后果。朝鲜的局势错综复杂,充满了诸多的变数和未知。派兵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且还要面对国际舆论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的那个预言无疑就像是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着他的思维,让他在决策的边缘徘徊不定,难以果断地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身为政治家兼战略家的伊藤,即便身处这样的关键时刻,也十分清楚,开启一场战争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去终结它。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并非只有他对动用武力心怀想法,那早就渴望大显身手的日本陆军同样对动武之事蠢蠢欲动。伊藤作为一个在政治和战略方面有着深刻见解的人物,基于他的丰富经验和敏锐洞察力,深知战争起始与终结的巨大差异。在战争的起始阶段,往往是各方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加上某些势力的煽动或者战略误判等因素,就可能促使战争爆发。就像在历史上诸多战争案例中,一些地区冲突可能仅仅因为边境上的一次小摩擦,或者是资源分配上的短暂不均等看似简单的原因而引发战争。但是,战争一旦开启,就犹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种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国际舆论的压力、战争资源的消耗、国内民众的态度变化以及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等,都会让结束战争变得极为棘手。而日本陆军,长久以来一直被压抑着扩张的欲望。他们受到当时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通过武力扩张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领土以及国际地位。对于他们来说,动武就像是一种实现所谓“远大抱负”的直接手段。在这样的思想驱使下,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战争舞台上大展拳脚,所以当面临可能动武的时机时,他们自然是跃跃欲试,这就使得伊藤所面临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控。

当伊藤博文在出兵朝鲜这件事上举棋不定、踌躇不前之际,日本陆军参谋总长川上操六前来找到了他。伊藤博文对陆军编制的情况知之不详,这一弱点被川上操六敏锐地捕捉到了。于是,川上操六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一番运作之后,成功获取了伊藤博文关于派遣第九旅团奔赴朝鲜的许可。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伊藤博文的犹豫不决反映出他对出兵朝鲜这一决策的审慎态度。毕竟,出兵朝鲜并非小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考量,比如外交关系、军事资源的调配以及国内舆论等。而川上操六,作为陆军参谋总长,在军事战略和军队部署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企图心。他深知伊藤博文在陆军编制知识上的短板,于是精准地瞄准这一突破口,达到了自己派遣第九旅团开赴朝鲜的目的。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川上操六的精明和果断,也反映出当时日本军事决策体系中各势力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彼时,打着平叛旗号滞留在朝鲜的清军,其兵力仅仅两千余人,然而,日本的第九旅团呢,兵力竟多达八千人。这两者兵力的巨大差距,无疑是一个极为显著的对比。两千多人的清军,在面对人数如此众多的日军第九旅团时,从兵力数量这一基本要素来看,就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在战争当中,兵力的多寡往往对战争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兵力雄厚的一方在战略布局、战斗持续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等方面,都具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优势。就如同在广袤的战场上,更多的兵力就像是更广阔的棋盘空间,能够让指挥者有更多的布局点和战略选择。而兵力较少的一方,则像是被局限在狭小空间内的棋手,每一步都必须谨慎万分,因为可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小。清军仅仅两千多人的兵力,在对抗日军八千之众时,这种悬殊的差距无疑会给清军带来巨大的压力,无论是战略上的谋划,还是实际战斗中的应对,都面临着重重困难。

即便处于那样的状况之下,日军对即将发动的战争依旧心里没底。于是,他们使出了一个日后频繁使用且屡屡得逞的手段——偷袭。这种偷袭手段,在日军后来的诸多军事行动中不断出现,就像一种他们得心应手的“法宝”。这一方面反映出日军在军事战略上存在侥幸心理,企图通过出其不意的袭击来获取战争初期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们在正面战争对抗中可能缺乏足够的信心。从他们后续的战争行径来看,这种偷袭模式不断地被复制和沿用,足以证明他们对这一手段的依赖程度之高,也从侧面体现出他们在军事道德方面的严重缺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完全不顾及战争应有的规则和人类的基本道德底线。

1894年7月,那时候的日本军方,就像一头急不可耐的饿狼,对战争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渴望。他们首先在公海之上,悍然击沉了“高升号”——这艘正肩负着向朝鲜增援使命的中国运兵船。这一行为简直就是公然的挑衅,是对国际公法的肆意践踏。随后,日本军方又使出了极为阴险的一招。他们命令第九旅团,这个兵力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去偷袭驻守在平壤附近的清军。这就好比一个强壮的恶霸,趁着对手毫无防备之时,对相对弱小的一方发动突然袭击。日本军方的这种种行径,充分暴露了他们侵略扩张的丑恶嘴脸,毫无道义和正义可言。

这般卑劣的行径致使清廷不得不做出极为强烈的回应。1894年8月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向日本宣战。当时日本的种种行为实在是为人所不齿,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国际关系的常规。例如,日本在朝鲜半岛不断地进行军事挑衅,蓄意挑起争端,还在外交上对清朝进行欺诈和压迫,妄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利益。这些行为就像一把把锐利的刺,不断地刺痛清朝的尊严和底线。在这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光绪帝果断下诏对日宣战,这一决定不仅仅是对日本长期以来恶劣行径的一种反抗,更是维护清朝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必然之举。

伊藤博文直至此刻方才惊觉,自己已然被军方拖入了这趟浑水之中,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已然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了。尽管内心对此愤懑不已,可他却并未将心思耗费在对军方的指责之上。要知道,伊藤博文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在当下这个节骨眼儿上,最为关键之事乃是赢得这场已然无法遏止的战争。在当时的日本政治格局下,军方势力庞大且行事激进。他们在对外事务上往往采取强硬手段,中日之间的紧张局势很大程度上就是军方不断推动的结果。伊藤博文作为日本政坛的重要人物,原本或许有着自己更为审慎的外交考量,但军方一系列的行动已然将日本推向了与中国全面战争的边缘。此时的他,即便对军方这种鲁莽的行径大为光火,也明白木已成舟。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形势下,与其浪费时间去追究责任,不如集中精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毕竟,战争一旦爆发,那就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荣辱的生死较量。无论是从日本的国际地位、资源获取,还是从民众的期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打赢这场战争都成了当下唯一且最为紧要的目标。

【胜利为何给伊藤带来恐惧?】

伊藤虽自视为中国通,对清廷的腐朽、脆弱了若指掌,可那清廷庞大的规模体量,终究还是让他不得不慎重考量,如何引领日本在这场战争中获胜。要知道,尽管清廷内部已被腐败侵蚀得千疮百孔,犹如一座外表看似坚固实则摇摇欲坠的大厦,但它毕竟拥有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以及数百年积累下来的资源。从地域上看,其疆土横跨数省,物产丰富多样,这些潜在的战争资源不容小觑。人口方面,数以亿计的民众即便没有全部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可那庞大的基数也意味着潜在的兵源和劳动力众多。而且,数百年来积累的财富,即便在末期被挥霍和损耗不少,可剩余的部分依然能在战争中发挥一定的支撑作用。所以,伊藤哪怕深知清廷内部的种种弊病,却也绝不能轻视这样一个对手,必须精心谋划如何让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占得先机。

战端一旦开启,他旋即任命伊东祐亨担任联合舰队司令,责令其在黄海之地迎战北洋海军。与此同时,他还下令山县有朋大将组建第一军,并且要以风驰电掣之势火速奔赴朝鲜进行增援。这一系列的军事部署,彰显出他在战略布局上的果断决策。伊东祐亨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其在海战指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战术见解,由他率领联合舰队,无疑是对自身海军力量的一种强大整合。而山县有朋大将,向来以军事才能卓越著称,让他组建第一军增援朝鲜,也是充分发挥其军事领导能力,为在朝鲜的军事行动注入强大的力量。这种兵分两路的军事安排,既考虑到了海上作战的重要性,也兼顾到朝鲜陆地战场的局势需求,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军事战略考量。

尽管做了诸多准备工作,可伊藤心中依旧毫无底气可言。要知道,清朝海军麾下的定远、镇远这两艘战舰,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简直就是难以逾越的强大存在。定远和镇远二舰,犹如海上的两座钢铁堡垒,装备精良,火力强大,其威慑力足以让日本海军望而生畏。再看日本陆军在朝鲜的处境,那简直是狼狈不堪,恰似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朝鲜民众对日本陆军的侵略行径极为愤恨,处处抵制,使得日本陆军在朝鲜的每一步行动都举步维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日本陆军所到之处,迎接他们的不是欢迎与配合,而是愤怒与抵抗。这一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军事部署和作战计划,也从侧面反映出日本在这场战争前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

然而,战场局势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瞧啊,在当时的战场上,看似处于劣势的日本却如同一头狂飙突进的猛兽,一路势如破竹。这情形简直让人大跌眼镜,日本在战争进程中的表现极为强势,不断地取得胜利,这就使得清朝在战争失败后面临的赔偿数额高得离谱,仿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清朝似乎都快要赔不起了。要知道,战争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局势瞬息万变。日本虽然最初看起来处于劣势,但他们在军事战略、武器装备、士兵素质等多方面或许有着精心的准备和独特的优势。从军事战略上讲,日本可能有着更灵活、更具前瞻性的布局,他们对战争的规划和应对措施可能更为细致周全。在武器装备方面,也许他们配备了更为先进的枪炮等武器,这在战场上能给予他们更大的火力优势。再看士兵素质,日本士兵或许经过了更为严格的训练,有着更强的战斗意志和纪律性。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使得日本在战场上一路高歌猛进,而清朝在面对这样的劲敌时,只能节节败退,从而导致需要承担巨额赔偿,甚至到了快要无力承担的境地。

9月17日,在黄海那片广袤无垠的海域之上,日本联合舰队与北洋水师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最终北洋水师惨遭大败。仅仅九天之后的9月26日,日本陆军又在平壤与清军狭路相逢,一番激战过后,清军败北,朝鲜全境自此被日本掌控。时光匆匆流转,到了11月10日,清朝苦心经营的鸭绿江防线就如同脆弱的沙堡一般全线崩溃。而在11月21日这一天,日军更是势如破竹,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陷了李鸿章精心经营了十余年之久的旅顺港。这一系列事件清晰地展现出当时清朝在军事方面的节节败退。从黄海海战到平壤之战,再到鸭绿江防线的崩溃,最后到旅顺港的沦陷,每一次的失败都像是重重的一击,敲打着清朝这个庞大却又虚弱的帝国。黄海海战的失败,暴露出北洋水师在军事装备、战略战术以及军队士气等多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平壤之战的失利,反映出清军在陆战方面的战斗力低下,军队的组织协调能力不足。鸭绿江防线的崩溃,更表明清朝在整体防御体系上的漏洞百出,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而旅顺港的迅速沦陷,则体现出清朝在战略要地的经营管理上存在巨大缺陷,尽管李鸿章花费了十余年的心血,但在日军强大的攻势面前依然不堪一击。这一系列的惨败,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腐朽与落后,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的命运。

接二连三的胜利使得日本军方的狂热情绪日益高涨。在1895年1月20日这一天,那企图剑指北京的日本陆军,再次调兵遣将,组织起由大山岩大将所率领的第二军,气势汹汹地在山东登陆。这支日军来势汹汹,他们就像一股汹涌的洪流,带着不可一世的气势席卷而来。仅仅二十天的时间,他们就以破竹之势攻陷了威海卫,并且将北洋水师全部歼灭。这一结果并非偶然,当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之后,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无论是军事装备还是军队的训练素质,都有了质的飞跃。而北洋水师虽然曾经也有一定的实力,但在清政府腐朽的统治之下,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军备老化,后勤保障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日本军方正是看准了这些弱点,才得以如此迅速地取得如此战果,这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沉痛的记忆,时刻警示着我们国防建设与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然而,日本在获胜的次数不断增多之时,伊藤博文却愈发地显得慌张起来。这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背后实则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从外交角度来看,日本赢得越多,就意味着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种影响力的扩张会打破原有的国际关系平衡。当时的国际格局犹如一张复杂的大网,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相互交织。日本的过度胜利会引发其他列强的警惕和不满。伊藤博文作为日本的重要政治人物,深知日本在国际上的立足之本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需要在外交上的平衡周旋。过多的胜利可能会使日本成为众矢之的,在外交上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怎能不让他慌张呢?从国内形势分析,虽然胜利的消息能在短期内激发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长此以往,这种过度的胜利可能会滋生民众的过度自负情绪。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十分复杂,不同的政治势力相互角逐。民众情绪的过度膨胀可能会使国内的政治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政治动荡。伊藤博文在国内政治的漩涡中必须谨慎行事,他深知这种因胜利而带来的潜在危机,所以日本赢得越多,他反而越慌张。

踏入赌桌并非难事,偶尔赢个一两局也是轻而易举的。然而,真正让每个赌徒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怀揣着赢到的钱安然地离开赌桌呢?赌博这种行为,就像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漩涡。一开始,人们可能只是抱着试试手气的心态参与其中,赢上一两把的时候,内心会被胜利的喜悦所充斥,觉得自己仿佛掌握了某种生财之道。但实际上,赌博的结果是极其难以把控的,每一局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赌桌上的钱就像是飘忽不定的云,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随时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很多赌徒在赢了一点之后,往往会被贪婪蒙蔽双眼,想要继续赢取更多,而这种贪婪最终会让他们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所以,能从赌桌上带着钱全身而退,这对于赌徒来说才是重中之重的考验。

自1894年夏末起,一直持续到1895年春天,伊藤博文在这场战役里已然耗费了两亿日元之巨。对于日本来说,凑齐这笔款项并非棘手之事。就在去年10月的时候,广岛临时议会批准了一项高达2.5亿日元的预算案。并且,价值1亿日元的战争债券也差不多都售卖一空了。要知道,在当时的日本,其国内经济虽然不能说是极度发达,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潜力。广岛临时议会能够通过如此高额的预算案,这背后反映出日本在当时对于这场战役的高度重视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战略野心。从资金的来源看,2.5亿日元的预算案和大部分售出的1亿日元战争债券,这表明日本在资金筹备方面有着较为系统的规划。一方面,议会通过预算案体现了政府层面在财政上对战役的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投入,更是一种政治决策下的资源倾斜,显示出日本政府对这场战役志在必得的决心。另一方面,战争债券的成功售卖,也反映出日本民众或者说部分投资者对这场战役持有一定的信心,他们愿意投入资金,期望在战争胜利后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从侧面反映出日本社会在当时对于这场战役胜利结果的某种预期。

不过,议会能够被说服通过此项预算,其前提是清朝会在战后为日本承担费用。可当下的情况是,清朝在战争中已被打得一败涂地、全线溃败,而日本军方呢,就像杀红眼的恶狼一般。要是再不想出法子来终止这场战争,一旦清政府彻底垮台,欧洲列强就极有可能趁机介入,然后把中国搜刮得干干净净,到那个时候,日本可就真的是在为西方人做无用功,白白忙活一场了。要知道,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早已垂涎欲滴。清朝虽然在战争中表现得极为不堪,但它毕竟是一个庞大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欧洲列强一直都在寻找机会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一旦清政府分崩离析,就如同一个没有主人看守的宝藏被打开,列强必然会蜂拥而至。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从清朝获取利益,如果最后被列强捷足先登,日本不仅得不到预期的好处,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那可真就成了彻头彻尾的冤大头了。

日本战前有一封开战檄文,这檄文可让伊藤博文颇为忧虑呢。这篇名为《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的檄文,乃是出自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之手。它的内容旨在煽动汉人,企图让汉人一同起来推翻满清的统治,以恢复所谓的正统中华。这一檄文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和背后的盘算。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日本对中国一直怀有觊觎之心,试图通过这种煽动性的手段来制造混乱,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侵略目的。从日本的侵略战略来看,他们深知中国国内满汉之间存在一定的民族矛盾,便妄图利用这一矛盾来分化中国。宗方小太郎作为日本间谍,精心炮制出这样一份檄文,可谓是处心积虑。他企图以“恢复正统中华”这样看似大义凛然的口号,蛊惑那些不明就里的汉人,使其卷入到可能推翻满清统治的动荡之中。这一手段阴险至极,因为一旦中国国内陷入这种因民族矛盾被煽动而引发的混乱局面,日本就可以趁机而入,在这片混乱中渔翁得利,进一步实施他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

伊藤彼时放任宗方小太郎肆意大放厥词,其目的在于分化与瓦解中国人,从而为军方的行动舒缓压力。未曾料想,满清竟如此脆弱,仿若不堪一击的朽木。而中国南方各省也确实呈现出一种蠢蠢欲动的态势,对于脱离清廷表现出极为强烈的意愿。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伊藤的这一做法是有着多方面考量的。从日本的角度出发,中国庞大且复杂的国情对于其军事行动有着诸多潜在的阻碍。通过让宗方小太郎散布一些分裂性的言论,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企图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中国人内部的混乱与分歧。满清在长期的闭关锁国以及封建腐朽统治下,早已是积贫积弱。无论是军事装备、作战理念,还是政治体系的僵化,都使得这个王朝在面对外部压力时显得极为无力。而南方各省,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北方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受到新思潮的冲击更为强烈,对于摆脱清廷那古老而沉重的统治枷锁,内心有着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在历史的大舞台下暗暗涌动。

于是,伊藤经过反复的权衡与思量,绞尽脑汁之后,终究下定决心:这仗啊,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持续下去了。要知道,战争带来的是无尽的破坏与损耗,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在战争的熔炉中被无情地消耗着。从人力方面来说,每一位参战的士兵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的生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战场上的伤亡数字每时每刻都在攀升,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在枪林弹雨之中,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悲痛与绝望。物力方面,大量的武器装备、物资补给不断地投入到战争这个无底洞中,就像一个永远填不满的巨兽之口,从枪支弹药到粮草医药,无数的资源被消耗殆尽。而在财力上,战争的巨额开销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各方都喘不过气来,这些钱本可以用于国家的建设、民生的改善、科技的发展等等。再加上战争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经济发展受阻等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使得伊藤认识到,继续这场战争只能带来更多的灾难与不幸,所以坚决不能再打下去了。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