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23日,“山西王”阎锡山因病抢救无效,病逝于台北台大医院,终年77岁。晚年的阎锡山对生死看得很淡,他早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的身后事。阎锡山的遗嘱共有7点:
“一、丧事宜俭不宜奢;二、来宾送来的挽联可收,但不得收挽幛;三、灵前供无花之花木;四、死后早日出殡不作久停;五、不要过于悲痛放声大哭;六、墓碑上刻日记第100段和第128段;七、七日之内每天早晚各读他的《补心灵》一遍。”
对于自己的墓地,阎锡山也提前进行了选址,位于故居几百米远的山坡上,步行只要10分钟。阎锡山病逝后,蒋介石给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仅送葬队伍就有1500多人,并亲自到场吊唁,还送上了“怆怀老勋”的悼匾。
阎锡山的墓地总占地约300平米,跟故居一样,整体朝向山西老家,寓意魂归故里。坟冢前树立了高大的墓碑,正面刻着“阎伯川先生之墓”。墓碑后侧坟冢呈圆形,周边出沿,顶部微隆呈穹拱状,墓墙和墓顶都用墨绿瓷砖贴面。值得一提的是,阎锡山的侍卫为他守墓至今。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阎锡山的墓地都非常豪华,这在当年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人员中非常罕见的。现在问题来了,阎锡山为何将墓地选址在故居附近?原因其实有两点:一是阎锡山晚年在阳明山生活,他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二是阎锡山在阳明山的住处是窑洞风格,他渴望葬在故居旁。
1949年12月9日,阎锡山在成都乘坐飞机前往台湾,自此开启了在台湾的最后10年生活。阎锡山刚到台湾时,他不断向蒋介石示好,并多次发表演讲,企图大干一番。
然而,蒋介石根本不愿给阎锡山的机会。1950年2月,蒋介石绕开远在美国的“代总统”李宗仁,在台北举行仪式,正式“复职”。阎锡山深知大势已去,很识趣地辞掉了“行政院长”一职。
阎锡山辞职当天,他的好友给他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茶话会。分别时,阎锡山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无珠宝而不争珠宝,不是不争,是无所争;有珠宝而不争,是自己心上无珠宝,才足为奇。人不污辱你,你不和人争,不是不争,是无争;人污辱你,你不和人争,才是不争。”
某种程度上来说,阎锡山的这番话透露出晚年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阎锡山辞职的第二天,就搬到了台北偏僻的丽水街8号居住。但是,阎锡山生活一段时间后,决定搬到更偏僻的地方,原因是丽水街太吵闹。
阎锡山找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了台北郊区阳明山边的菁山。据资料,菁山有一处日本占领台湾期间没有建成的废弃茶园,这里非常偏僻,连到最近的公路步行都需要半个多小时。
不仅如此,菁山没有村庄,没水、没电,更别提房屋了。侍卫们都认为这里条件太艰苦了,大家纷纷劝说换一个地方,结果都被阎锡山拒绝了,最终他花钱在菁山购买了一块地。
阎锡山很满意菁山偏僻的环境,他和侍卫们自己动手修建了茅草屋,并在附近开垦了菜园,甚至还饲养了鸡鸭。如果大家了解台北的地形特点,就知道位于盆地当中,加上气候炎热潮湿,结果茅草屋经常因台风、雨水冲刷损坏。
眼看茅草屋根本不适合长期居住,阎锡山又有了想法,为何不按照山西老家窑洞风格来修建房屋呢?正式修建之前,阎锡山走访了周边的村庄,他仔细观察当地人的房屋,发现根本没有窑洞。
这是为何呢?当地人告诉阎锡山:“这里的土地潮湿,根本不适合挖窑洞。即便挖了窑洞也会空气不流通,加上台湾地区经常发生地震,可能导致窑洞坍塌。”或许是晚年的阎锡山无比思念山西老家,最终他决定一定要修建窑洞风格的房屋。
为了解决当地人口中关于窑洞风格房屋的弊端,阎锡山想了很多办法,不完全按照山西老家窑洞来修建,而是将房屋建成窑洞,前后都修建窗户,这样就能让空气在房屋内流通。
至于地震问题,阎锡山认为可以采用当时成熟的楼房框架方式,并使用水泥、钢筋和砖块作为建筑材料。功夫不负有心人,阎锡山的努力有了回报,最终建成的房屋是一栋二层小楼,以及不远处供侍卫居住的房屋。
阎锡山的房屋颇为简陋,共五间,每间不到10平方米,分为卧室、起居室、会客室、警卫室和书房。阎锡山夫人徐竹青侄子介绍时说:“有点像我们当年山西那个窑洞一样,他把一个山坡的后面用墙壁挡起来做了一排好像类似窑洞一样,其实是中西日式融会在一起,他自己定名叫种能洞。”
当房屋建成后,阎锡山取名“种能洞”。之所以取这个很特别的名字,原因跟阎锡山的宇宙观有很大关系。阎锡山认为世间万物的根本是种子,种子的功能无穷大,因此处事、为人、为政,都要“发于仁,归于中。”
阎锡山晚年都是在“种能洞”度过,他极少下山和接待客人,每天早晨6点起初,晚上10点入睡。早饭过后,阎锡山伏案写作,午饭后在山间散步,其余时间偶尔收听收音机。
正如此,深知自己无法回到大陆叶落归根的阎锡山,便将自己的墓地选址在故居附近。在人生的最后10年,阎锡山彻底离开政坛。有朋友在信中说:“你在台湾寂寞,可以参加宗教活动。”
阎锡山则不以为然,他在回信中写道:“我一天到晚忙得很,我估计再有三年五年,我把该写的写完了,我并不寂寞。”值得一提的是,阎锡山的墓地和故居都保存良好,偶尔有大陆游客前往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