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一词始出自《三国志》,也即陈寿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后来人们将与刘禅有相似经历的,被俘的割据势力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虽然后主刘禅的能力比较平庸,但是,他能够任用诸葛亮等贤臣,显然不是一位昏君。不过,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北齐后主高纬,则是冤杀三位大臣,加速北齐灭亡进程!
一、高俨
高俨(558年~571年10月29日),字仁威,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作为北齐宗室,高俨是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后主高纬同母弟,母为武成胡皇后。高俨勇武过人,颇有胆气,初封东平王,后担任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将军、御史中丞,迁司徒、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北齐后主高纬即位后,高俨被改封为琅琊王。彼时,北齐奸臣当道,只有十多岁的琅琊王高俨对此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他对和士开、穆提婆等人胡作非为,非常气愤。和士开利用搜刮来的钱财,广修府第、雕梁画栋,穷极豪华。高俨很看不惯他,一次在上朝的时候,高俨就大声斥责和士开。自此之后,高俨和这些奸臣可谓是势不两立。
武平二年(571年),高俨联合侍中冯子琮发动兵变,诛杀权臣和士开。诚然,高俨的目的是肃清朝政,但是,他这一举动也彻底得罪兄长高纬,被迫躲藏在胡太后宫中。武平三年(572年),高俨被高纬以狩猎为名诱出,后被刘桃枝杀害,年仅十四岁,被追封为楚恭哀帝。对此,在笔者看来,诛杀高俨这位宗室大臣,无疑让本就混乱的朝政更加无可救药了。
二、斛律光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省朔县)人,敕勒族。斛律光是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相国斛律金之子。对于出自名门的斛律光,从小就善于骑射,武艺出众,得到大行台高欢欣赏。东魏建立后,斛律光跟随世子高澄,担任亲信都督,号称“落雕都督”。天保三年(552年),斛律光从征出塞,先驱破敌,多有斩获,拜晋州刺史。
河清三年(564年),斛律光抵抗北周大将达奚成兴进攻,因为立下战功,得以迁司徒。之后,斛律光参加洛阳之战,大破北周齐王宇文宪,拜太尉,别封冠军县公。武平二年(571年),斛律光参加汾水之战,大破北周柱国辛威和韦孝宽,别封中山郡公。斛律光率军攻打平阳道,攻克姚襄和白亭城戍,别封长乐郡公。
作为北齐著名武将,斛律光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多次击败北周进犯。不过,斛律光官拜左丞相、咸阳王后,与尚书右仆射祖珽、领军将军穆提婆不和。 北齐武平三年(572年),因为遭到了后主高纬的猜忌,斛律光这位名将遇害于凉风堂,时年五十八岁。北周武帝灭亡北齐后,追封上柱国、崇国公。
三、高长恭
高长恭(541年~573年),名肃,又名孝瓘,字长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高长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名将。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之子。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容貌美丽,骁勇善战。北齐建立后,高长恭受封兰陵王,累迁并州刺史。河清二年(563年),突厥入侵晋阳,在这场战役中,高长恭率军奋力抗击,击败突厥大军。河清三年(564年),北周发兵包围洛阳,高长恭与斛律光率军驰援,于邙山之战率领五百骑兵突破北周包围,成功解围金墉城,威名大振,受到士兵讴歌赞颂,即《兰陵王入阵曲》,因战功加封尚书令。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高长恭因屡立战功为北齐后主高纬所忌,自此托疾家居。更为关键的事,兰陵王已经主动退让了,却还是没能逃过杀身之祸。武平四年(573年),高纬将高长恭鸩杀,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冀州刺史,谥号忠武。在这三位大臣后,北齐的灭亡进程被明显加快,从而在公元577年告别了南北朝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