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之所以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文字,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在创造之初并非文字,而是一种记载着“高端知识体系”的图示,这种“高端知识体系”就是支撑起中华文明上万年屹立不倒的核心力量。
汉字从其被发明出来一直至今,曾经有过两套完全不同的字义,其中一套是汉字被创造出来时就存在的“本源字义”,还有一套是在“本源字义”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常规字义。
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汉字的字义,只有常规字义,“本源字义”在中国的文字历史上已经消失了两千多年。
从对中华文明以及更大的人类文明的视角来看,真正更具价值的,其实不是汉字的常规字义,而是汉字最早被创造出来的“本源字义”。
本文将概要地向读者介绍重新被发现的“本源字义”。
一、从时间轴上来看“本源字义”与常规字义从距今约9000-75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考古研究成果来看,汉字的“本源字义”最早应该起源于轩辕黄帝之前的女娲伏羲时代。
因为距今约9000-7500年正好处于伏羲时代之后、黄帝时代之前的节点上,贾湖遗址中被认为是刻符的那些字符,无法用汉字的常规字义进行解读,所以被认定为是一种还不是文字的刻符,但是,如果用汉字的“本源字义”去解读,那么这些刻符所呈现的内容,就是一整套隐含在“本源字义”中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承载着“本源字义”的汉字,最早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偏向于女娲伏羲时代那个时期。
而汉字的“本源字义”在社会层面中全面消失的时间点,应该是在周朝灭亡之后。
原因就是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以后,用落后的秦国文字统一了文化发达的其他六国文字,并在庞大的帝国治理中,全面应用汉字的常规字义,加上数十年的战乱、动荡,造成本身就很难传授的“本源字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基本上完全消失了。
秦朝以后的历代古人,其实都看不懂秦朝之前的中、上古典籍文字的字义。
上述是“本源字义”存世在时间轴上的体现。
而汉字常规字义的产生,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比“本源字义”出现得晚,是从“本源字义”上演变发展出来的。
安阳甲骨文上的汉字,虽然是目前能确定的最古老的汉字,但是其字义却是很新的常规字义,这种字义从它出现之后就一直没有断续过,一直流传至今,所以现代人能够比较容易地根据现代汉字的字义去辨认甲骨上的文字。
二、汉字的“本源字义”我们结合“易数”最早出现于女娲伏羲时代的传说,再结合贾湖遗址考古的发现,可以假定汉字最早被创造出来,是在女娲伏羲那个时期。
在那个时期,汉字并不是作为常规文字被创造出来的,而是为了记载一种与“易数”应用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
这种“知识”就是一种世界观:
完整的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的世界,这种“重叠结构世界”既有“显性世界”部分,又有“隐性世界”部分,决定“显性世界”中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所有因素,都存在于“隐性世界”中。
1965年在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伏羲女娲图》所表现的,就是这种“重叠结构世界”的关系,“男蛇身”代表着“显性世界”,而“女蛇身”代表着“隐性世界”,两条蛇身的横截面其实就是一个阴阳太极图的图示。
这种“技能”就是“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完整的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存在于其中的人体也是“重叠结构”的,作为人体来说,既有“显性人体”部分,也有“隐性人体”部分,而且在两个不同的人体上,都有各自的“心智系统”,“显性人体”上的心智系统的层次极低,人类真正属于智慧层级的“高端心智系统”,只存在于“隐性人体”中,而真正能够应用与驾驭“易数”的,只能是存在于“隐性人体”中的“高端心智系统”。
这也就是宋代大儒、易学大家邵康节所说的“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的原因。
因此,“心智系统转换”就是教人如何抛开“显性人体”中的“低端心智系统”,转向进入“隐性人体”应用“高端心智系统”的方法。
汉字最早被创造出来的“本源字义”,就是用来记载人在“重叠结构世界”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的。
三、老子究竟是做什么的?老子是为周天子专门研究上古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练习典籍的官员。
老子所留下来的五千言,都是用汉字的“本源字义”写成,其内容都是关于人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练习的,包括了练习的体系、过程,以及练习的各种细节。
最接近于老子五千言本义的版本,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
而通行本《道德经》则是后世学者在不认识“本源字义”的基础上,用常规字义重新编著以后的另外的版本,与《老子》本义是完全不同的。
汉字的“本源字义”已经被破译出来,对于第一次接触到“本源字义”的读者,建议先观看视频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
马王堆《帛书·老子》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详情,发布在专栏《解放“道德真经”》。
《老子》上古本《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完整上传于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而《大学》、《中庸》、《论语》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由孔子实践和总结的独特“心智系统转换”方法,非常适合现代人从基础到进阶一步步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详情发布于专栏《向孔子学功夫》。
真正复兴中华原生文化,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需要心智玩家的读者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心智系统转换”,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心智系统转换”,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最早实践者与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