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英烈》这套书分前后两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前部明英烈》和《后部明英烈》。
《前部明英烈》之中有个“五虎上将”,《后部明英烈》之中也有个“五虎上将”。
《前部明英烈》之中的“五虎上将”跟洪武万岁朱元璋平辈论交,号称“老五虎将”。
《后部明英烈》之中的“五虎上将”都是洪武万岁朱元璋的晚辈,号称“小五虎将”。
“老五虎将”都是谁啊?第一位:“黑面太岁”常遇春;
第二位:“赛展雄”于金彪;
第三位:“金枪大将”张玉;
第三位:“宝枪大将”张兴祖;
第五位:“铁棍大将”花云。
“小五虎将”都是谁啊?第一位:“雌雄眼”常茂;
第二位:“花枪太保”田赛彪;
第三位:“蓝面瘟神”于皋;
第四位:“金锤殿下”朱沐英;
第五位:“坏小子”丁世英。
知道“老五虎将”和“小五虎将”都是谁之后,再说一说他们各自的结局。先说老五虎将第一位:“黑面太岁”常遇春常遇春,凤阳府怀远县人氏,洪武万岁朱元璋的结义兄弟,乱石山七雄之中的六爷。
乱石山七雄都是谁啊?
大爷:双钩大将武殿章;
二爷:铁面天王胡大海;
三爷:花枪太岁汤和;
四爷:乱世奇人朱元璋;
五爷:金臂二郎邓愈;
六爷:怀远黑太岁常遇春;
七爷:玉面小霸王郭英。
这乱石山七雄虽说人人英雄,个个好汉,但要说其中最猛、最勇、最能打的,当属六爷常遇春!
他胯下一匹千里一丈青,掌中一条镔铁点钢枪,力猛枪沉,勇不可挡,人称“无敌黑太岁!”
当初燕京城大比武的时候,他枪挑贡院墙,马踏武科场,力胜十杰,一举夺魁!
朱元璋夺取襄阳之后,自称“西吴贤王”,封常遇春为“天威大将军”。
十王兴龙会的时候,朱元璋遭到了其他九王的算计,被困乱石山。
危急时刻,常遇春前来救主,他一声炸山口,枪挑铁滑车,单枪匹马横扫上千敌军,顺利的解救出朱元璋等人。
鄱阳湖之战中,常遇春更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在南汉王陈友谅的数十多万大军之中横冲直撞,如同虎入狼群一般!
那一战,常遇春杀敌无数,自己也受伤多达十几处。
他本来是黑盔黑甲黑马铁枪,结果那一战下来,自己的血再加上敌人的血,把浑身上下都染遍了,变成了红盔红甲红马红枪。
朱元璋心疼的眼泪都下了,一边给常遇春擦血,一边不住地赞道:“我家六弟之勇,古今罕有!”
常遇春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建国之后,常遇春爵封“开平王”,在开国六王之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徐达的“中山王”。
洪武二年,常遇春率兵继续北伐,结果在柳河川因病而逝,谥号“忠武”。

于金彪,湖北襄阳府人氏,文中过进士,武中过探花,堪称是智勇兼备、文武双全。
他胯下一匹黄骠透骨龙,掌中一口金背七星砍山刀,杀法骁勇,武力非凡,人称“赛展雄”。
想当初燕京城大比武的时候,常遇春遇到了一位最强劲的对手,就是于金彪。
两人刀枪并举,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以常六爷之猛,居然没在于金彪身上占到一点儿便宜。
一百多个回合过后,于金彪主动认输,和常遇春结交为友。
于桥兵变的时候,于金彪不惜散尽万贯家财,帮着朱元璋招兵买马。
不仅如此,大战襄阳的时候,又是于金彪奋不顾身,帮着朱元璋夺取了襄阳城。
朱元璋占据襄阳之后,自称“西吴贤王”,加封于金彪为“神威大将军”。
朱元璋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要是没有于将军的鼎力相助,焉有我朱元璋的今日?”
于金彪的结局如何呢?朱元璋夺取襄阳之后,听取襄阳大帅张玉的建议,从广太庄请来徐达,并且拜徐达为元帅。
哪知道于金彪对徐达颇有成见,认为徐达名不符实,不配当这个元帅。
最终在后来的“将帅斗”之中,由于于金彪跟元帅徐达置气,最终血染沙场!
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一直对于金彪念念不忘,追封为“忠义王”。

张玉,本是元朝将领,镇守一座襄阳城,人称“金枪大帅”。
大战襄阳的时候,他凭着胯下一匹玉面紫骅骝,掌中一条紫金盘龙枪,连败朱元璋麾下数员大将。
由于当时常遇春不在,朱元璋的身边可说无人能是张玉的对手。
正在朱元璋万般无奈的时候,于金彪赶来助战。
于金彪和张玉比打赌三击掌,两人定下赌注:要是张玉赢了于金彪,朱元璋率兵撤离襄阳;要是于金彪赢了张玉,张玉情愿献城投降。
最终,于金彪五十多个回合战胜了张玉。
张玉话付前言,献出襄阳城,投靠了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张玉是个人才,占据襄阳之后,自称“西吴贤王”,然后加封张玉为“英威大将军”。
张玉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建国之后,张玉爵封“荣成侯”,坐镇燕京,和四皇子“燕王”朱棣关系很好。
朱棣南下靖难的时候,张玉一路相随,战死沙场。
朱棣登基之后,追封张玉为“荣成公”。

张兴祖,元朝大将张九成之子,人称“宝枪大将”。
张兴祖为什么叫“宝枪大将”呢?顾名思义,就是因为他有一条宝枪,名叫八宝驼龙枪!
这条枪是张兴祖的结义哥哥“金眼雕”岳伦送给他的,据说乃是当年的精忠大帅岳飞岳鹏举遗留之物。
此枪整体长有一丈零八寸,枪头长一尺八,浑铁凝钢锻打而成,镶嵌八宝,锋利无比!
元朝老太师脱脱有一口宝刀,名叫九凤朝阳刀,切金断玉,削铁如泥,杀人如同砍瓜切菜。
要想对付九凤朝阳刀,一般的兵器不行,唯有八宝陀龙枪!
别看张兴祖是张九成的儿子,但父子俩走的不是同一条路,张九成扶保的是元顺帝,而张兴祖扶保的则是朱元璋。
张兴祖凭着八宝陀龙枪,曾经两次战败了老脱脱。
朱元璋自称“西吴贤王”之后,加封张兴祖“明威大将军”。
张兴祖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建国之后,张兴祖爵封“忠义侯”,坐镇山东青州府。
燕王朱棣南下靖难的时候,张兴祖两不相帮,既不反对建文帝朱允炆,也不相助燕王朱棣,最后辞官不做,告老还乡了。

花云,本是一位打柴的樵夫,天生神力,勇猛过人。
有一次朱元璋在黑风岭落了难,被花云所救,两人意气相投,成为朋友。
从此以后,花云就开始扶保朱元璋。
花云凭着胯下一匹丈二青鬃驹,掌中一条伏虎浑铁棍,跟随朱元璋征杀四方,屡立战功!
朱元璋自称“西吴贤王”之后,封花云为“虎威大将军”。
花云的结局如何呢?西吴贤王朱元璋占据了应天府之后,命虎威大将军花云在此镇守,他亲率大军继续南征北战。
哪知道南汉王陈友谅早就对应天府垂涎三尺了,他趁朱元璋的大军不在,聚齐了九路人马,开始围攻应天府。
此时的应天府只有五千兵马,花云为了杀退陈友谅的九路大军,舍命奋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落了个乱箭穿身而死。
大明建国之后,朱元璋追赠花云为“忠烈侯”。

常茂,开平王常遇春的次子,人送绰号“雌雄眼”。
常茂的绰号为什么叫“雌雄眼”呢?就是因为他一个眼睛大,一个眼睛小。
大眼睛如同鸡蛋,小眼睛好似黄豆,长得那个难看劲儿就别提了。
但俗话说得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别看常茂长得磕碜,但一身本领可太大了。
他胯下一匹独角烟云兽,掌中一条禹王神槊,力猛槊沉,骁勇绝伦!
他一出世,大战太平府,一槊斗四槊,名扬天下。
牛膛峪救驾,他独战十八杰,一条禹王神槊打得敌兵敌将心惊胆战。
十八路反王大会盟的时候,他连胜二十四员大将,威震十八国,被众家反王送了一个“横勇无敌大将军”的称号。
常茂不仅武力超群,而且一肚子鬼点子,纵横沙场十几年,几乎没有打过败仗,被朱元璋封为“龙武大将军”。
常茂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平定天下之后,常茂爵封“孝义永安公”,奉命镇守陕西长安府。
后来由于朱元璋大杀功臣,常茂一怒之下辞官不做,远走西域。
常茂在西域呆了数年,不仅打出了一片江山,而且还娶了大宛国的公主为妻。
燕王朱棣南下靖难的时候,常茂二次出世,扶保着朱棣一路打进南京城。
朱棣登基之后,加封常茂为“孝义永安王”。
永乐十三年,常茂因病去世。

田赛彪,本是盘蛇岭的大寨主,胯下一匹千里银鬃驹,掌中一条梅花亮银枪,马快枪急,骁勇善战,人称“花枪太保”。
当初明军途经盘蛇岭的时候,曾因为误会,和田赛彪起了争执。
田赛彪凭着胯下马、掌中枪,连胜明军数员大将。
最后常茂出马,大战田赛彪。
常茂的禹王槊对战田赛彪的亮银枪,两人大战了一百多个回合,未分胜负。
后来常茂有点儿着急了,使出自己的暗器龟背金龙抓,想用暗器赢田赛彪。
哪知道田赛彪也使出了自己的暗器八宝电光锤,结果还是不输常茂。
最后经过朱元璋和胡大海的劝说,田赛彪投降了明军,被朱元璋封为“龙凤大将军”。
大战天荡山的时候,田赛彪奉命去给开平王常遇春送信,他单枪匹马独闯元军十八道连营,万马军中,所向披靡!
常遇春称赞他:赛彪之勇,胜我当年!
田赛彪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平定天下之后,田赛彪爵封“永平侯”,奉命镇守山西太原府。
后来由于朱元璋大杀功臣,田赛彪心灰意冷,于是辞去官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田家寨。
燕王朱棣南下靖难的时候,田赛彪二次出世,被朱棣拜为元帅。
田赛彪扶保着朱棣,一路打进南京城。
朱棣登基之后,加封田赛彪为“永平王”。
永乐十六年,田赛彪去世。

于皋,“赛展雄”于金彪之子,面如蓝靛,相貌威猛,人送绰号“蓝面瘟神”。
因为其父于金彪的死,于皋对明军大帅徐达一直怀恨在心,总认为是徐达逼死了他父亲。
为了替父报仇,年幼的于皋来到康郎山,投奔了自己的表叔神钩太岁丁普郎。
丁普郎为了培养于皋,不仅把自己的武艺尽数相传,而且还给他四处请名师。
几年的光景下来,于皋学会了一身精湛的本领。
他胯下一匹金顶青鬃兽,掌中一口犀牛望月三庭大砍刀,有万夫不当之勇!
明军大战康郎山之时,于皋凭着胯下马、掌中刀,先战败了金锤殿下朱沐英,接着又战败了粉哪吒胡德纪和野人熊胡强。
常茂一看这于皋也太厉害了,于是亲自出马,大战于皋。
两人刀槊并举,打了个难分难解,要不是常茂最后使出了龟背五爪金龙抓,根本就赢不了于皋。
后来在胡大海等人的劝说下,于皋加入明军,被朱元璋加封为“龙虎大将军”。
于皋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平定天下之后,于皋爵封“安庆侯”,奉命镇守湖北武昌府。
后来由于朱元璋大杀功臣,于皋一怒之下辞官不做,回到了老家于桥镇。

朱沐英,朱元璋的干儿子,原本姓沐名英,拜了朱元璋为义父之后,在姓名前面加了一个“朱”字,成了朱沐英。
由于他说话磕磕巴巴的,人送绰号“小磕巴嘴儿”。
别看这朱沐英说话磕巴,但是打起仗来可不磕巴。
他胯下一匹千里赛风驹,掌中一对带链子的八棱紫金锤,武艺高强,勇猛过人。
十王兴龙会上,他锤震乱石山,一举成名!
徽州王左君弼怎么样?跟朱沐英一照面,未及三合,便丧命于朱沐英的锤下。
颍州王刘福通怎么样?跟朱沐英刚一交手,被朱沐英的一对大锤震得膀臂发麻,掌中枪差点儿脱手。
朱元璋见自己这个干儿子如此勇猛,心中自然十分高兴,当场封为“龙兴大将军”。
朱沐英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平定天下之后,朱沐英爵封“沐宁王”,奉命镇守云南全境。
燕王朱棣南下靖难的时候,朱沐英率兵北上,抵御朱棣的大军。
后来经过常茂等人的相劝,朱沐英投靠了燕王朱棣。
可惜在大战鸣凤山的时候,朱沐英命丧在韩宝的飞刀之下。

丁世英,“皂袍大将”丁德兴之子,人送绰号“坏小子”。
丁世英为什么叫“坏小子”呢?
就是因为他这个人鬼点子特别多,与人动手,善于玩儿阴的。
别人打仗,凭的是武力,而丁世英打仗,则凭的是耍阴招。
他胯下一匹象皮驹,掌中一条无缨枪(又名独牛战杆),与人交手的时候,先低头认怂,然后趁对手不注意的时候,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大战盘蛇岭的时候,花枪太保田赛彪都差点儿上了他的当。
还别说,丁世英凭着自己这份装熊认怂耍阴招的本领,也曾立下不少战功。
丁世英的结局如何呢?大明平定天下之后,丁世英爵封“太平侯”,奉命镇守河南洛阳府。
后来由于朱元璋大杀功臣,丁世英也辞官不做,回到了老家丁家堡。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演义小说之中,希望朋友们不要较真儿!本文在头条平台首发,并且已经开通全网维权,欢迎评论、转发、收藏,禁止抄袭、搬运、洗文,一经发现,追究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