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高喊:“多考1分,干掉千人!”的衡水班长,后来怎样了?

紫萱聊社会 2024-05-29 01:56:29

“衡水中学”的名字,中国人真是如雷贯耳。

在残酷激烈的高考中,衡水中学一直以90%的升学率稳占鳌头,一次又一次创造高分神话。

一旦进了这所学校,孩子们最次也能考个本科,考上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的比比皆是。

据说每年开学季,衡水中学都会用大巴车,成批成批地把学生送进清华北大,别人的学校做梦都不敢想的成绩,在衡水易如反掌。

虽然外界一直诟病,衡水是地狱模式,有人觉得这种高负荷的学习,会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但衡水带出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以至于无数学校都争相模仿,就连当年的那句“多拿一分,干掉千人”,都被贴在各个学校的宣传栏上,至今仍然被一次次提起。

但你知道吗?这句话并不是衡水学校提出来的,而是一个重点班的班长总结的。

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就能说出这样现实的话,可见衡水教育已经深入人心。

有人觉得说出这句话的孩子已经被应试教育捆绑了,他只是考试的机器,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如今十年过去了,这个学生怎么样了呢?

01:地域级别的衡水模式,给普通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衡水中学一直有“高考工厂”之称,在这里,学生没有别的任务,只有埋头苦学,甚至为了学习放弃所有。

衡水变态到什么程度呢?

早上5点到教室,晚上10点下晚自习,朝五晚十,连社畜们都表示撑不住,但他们却硬是让十七八岁的孩子们苦苦熬了下来。

在这里,吃饭要用跑的,跑操还要拿着课本,曾有学生笑谈:低头系个鞋带的功夫,就已经被跑过来的大部队踩在脚底。

在衡水,什么都讲究快,完全为了学习服务。为了学习,他们甚至可以抛弃尊严。

也正是因此,衡水模式一直被外界所诟病,人们都觉得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学习模式是对青少年的摧残。

原本就在灿烂的花季年龄里,不去户外活动,不去交友,每天就知道在学校里学习,真的能培养出国之栋梁吗?就算考了高分,难保以后不会是应试的机器。

所以,当学生说“多拿一分,干掉千人”这句话时,有人觉得这个孩子已经被应试教育捆绑了,就算他拿了高分,考上了清华北大,以后也未必有出息。

但事实却让很多人失望了,当初说出这句话的,是衡水2011届393班的班长李松。

高考之前,他作为重点班的优秀学子被记者采访,当时他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简单的白T恤,眼中全是对知识和分数的渴望,充满着对于未来的期待,激动之时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名言。

在年轻的他看来,分数就是最重要的,只要他加紧学习,多一分就能往前冲刺一步,未来就会走得更远。

时隔多年之后,李松再次站在镜头面前,想起当年的那句话,他仍然没有后悔,因为通过努力,原本出身普通的他已经成为了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官。

这个职业在中国多么有分量,不言而喻,现在的他显然已经是天之骄子,父母眼中的骄傲,说是光宗耀祖都不为过。

如果当初他不努力学习,他能走上今天的位置吗?如果他不多考几分,他有可能在激烈的高考中杀出重围,改变命运吗?

显然是不能的。

李松的成功令很多唱衰衡水的人失望了,他并不是一个失败的学习机器,反而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似乎说明,衡水模式也有可取之处。

放眼整个衡水,每年毕业的学生千千万,像李松这样后来上名校拿高分,考上好工作的比比皆是。

他们会后悔当初进入衡水,每天废寝忘食地学习吗?

也许不会,因为如果没有衡水的鞭策,他们可能仍旧一无所有,过着平凡普通的一生。

所以,衡水能够存在不是没有理由的,它就像一条鞭子在鞭策着普通的学子在往前走,翻过一座座高山,最终到达理想的远方。

身在其中的人何尝不知它的辛苦,只是他们更愿意用三年的拼搏换一个明媚的未来。

02:衡水模式到底可不可取?

衡水一直是个特殊的学校,很多家长卯足了劲都要把学生往里送,因为里面的学生90%都能上本科,努努力还能上重本,甚至是清华北大,其它学校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但还有很多家长对此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好的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光学习是不行的,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只是机器。

即便他们能顺利通过以后的种种考试,但他们未必能够被社会所接纳,因为生活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

尤其在现代社会里,学习很重要,但情商、为人处事的态度、三观等都不可或缺。

那些只会学习的学霸们在学校里独领风骚,出了社会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很多人最终剩下的也只有学习的本事而已。

衡水模式究竟可不可取呢?是否应该把孩子送入衡水呢?

从李松的例子来看,衡水模式不是一无是处的,恰恰相反,在高考的这条路上,它是很多人的捷径。

就拿李松来说,他的起点很低,父母都务农,家庭境贫寒。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能够给予他的东西寥寥无几,他只能走高考这条独木桥,而成绩是唯一的通关密码。

李松在采访中坦言,进入刚刚进入衡水那段时间的确很难,5点就要起床跑早操,一边跑还要一边背书,吃饭都是匆匆忙忙解决,有时候连买饭的时间都想省下来,一口干面包当早饭就解决问题了。

上课就更是地狱模式了,从不间断的学习,一张又一张的试卷刷题,连课间十分钟都在争分夺秒,整个教室笼罩着一股压抑的气氛,好像你休息一秒钟,就会被人甩在身后,那种感觉真的无比致命。

三年下来,他面黄肌瘦,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以至于后来考上大学之后,偶尔在床上躺着歇息,他都觉得自己是在犯罪。

要问衡水模式对他的身心有重创吗?那肯定是有的,他在最花季的年龄没有闻过草香,没有看过蓝天,只有低头埋进书本里。

很多人寒暑假都去旅游,而他必须一遍遍地做题,哪怕手都生了冻疮也不肯停下来。

回想起来,这条道路的确很苦,但如果时光重来,他仍旧会走进衡水的大门。

因为像他这样出身普通的孩子,没有别的路选择,倘若当初他进了一所普通的学校,考了一个普通的成绩,最后找了一个十分普通的工作,那么他的命运没有任何的改变。

在衡水的三年虽然很难,但这种高压的环境的确逼了他一把,激发了他的潜能,让他拿到了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好成绩,最终成为了外交官。

人们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他们没钱没势,没有父母的帮助,其它的道路根本走不通。

别人没有好成绩,父母可以给安排工作,别人考不上大学,直接回家继承家业,他们的人生的确有无限可能,但那些出身普通的人,能选择的只有一条,那就是冲进高考的战场,最终杀出重围。

虽然这条路会让他们失去了体验宝贵青春的权利,但他们别无选择,只有先拼一把,才有资格享受人生。

所以,有句话说的没有错,高考的确是普通孩子走的最公平的道路之一,这也是衡水中学存在的原因。

那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进入衡水中学呢?

也许就是那些出身很好,从小就拥有着足够的资源和父母的帮助,不愁未来出路的人。

他们才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必非要去走那一条最苦的路。

其实对于衡水的争议,本质上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冲突。

有人认为一切要为了成绩看齐,有人觉得应该素质教育综合发展,我们在讨论二者的不同时,其实忘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寒门学子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

他们的家庭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持着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们的人生狭窄到只有通过分数才能不断向前。

虽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只要闯过了这一关,未来就有无限可能,否则,任何路都可能被堵死了。

虽然奋斗的终点还可能赶不上别人的起点,但至少超越了原有的自己。

当初的李松无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必须每时每秒都为了分数努力,后来他成为了外交官,他的人生俨然已经展开了新的面貌,这时候他可以稍微停下来,注重素质发展了。

所以,寒门学子在高考之前没有二选一的机会,只有考好了,才有底气有本事去选择另一条更喜欢的路。

应试教育的确有诸多弊端,但穷人家的孩子除了应试还能怎么做呢?

正如任正非在提到衡水模式时所说:他们没有能力跳出高考制度,就要适应高考制度,甚至是脱颖而出。

既然注定要走高考这条路,那就让自己考的更好一些,这是学生们选择衡水的理由。

他们并不是学习机器,他们是每一天都在改变命运的普通人,光是这种精神,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

参考资料

[1]三联生活周刊《当“衡水模式”在县中扩散,青少年心理危机更严重了》20230422

[2]河北共青团《衡水中学一个普通学生有多努力?请家长转给孩子看看》20191021

0 阅读:0

紫萱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