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4月9号,民政部发布了一则新规,直接让网友吵翻了天!以后结婚不用“回老家”更不用户口本,一张身份证就能“随时随地”结婚!
面对5月10日即将执行的新规,有人高喊“终于方便了”,也有人担忧重婚、骗婚会大行其道!
那么新的婚姻登记变革到底如何?是便利?还是暗藏隐患?

“结婚领证不用回老家?户口本说扔就扔?”民政部推出的新规可真是让无数网友都连夜刷屏。
这一政策距离实施也仅余下1个月的时间,面对新政有人拍手叫好,直呼“早该如此”,自然也会也有人拍桌质疑:“这不会让重婚骗婚更猖獗吧?”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扒一扒,这场堪称“婚姻登记史上最大变革”的背后,到底藏着哪些门道?
把时间倒回到4年前,2021年民政部开始在21个省市试点“跨省通办”婚姻登记,当时不少在外打工的“小夫妻”都拍手称快,因为领证再也不用“回老家”了。
那么这项政策的效果如何呢?其实从试点的角度来看,还是很成功的。在试点两年半的过程里,全国有接近50万对新人在新政中获得便利。

图源网络
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试点范围有限,仍然有很多异地恋情侣被“卡”在户籍地,看着别人都能“轻松领证”可谓一个焦急。
更重要的则是在试点过程中,检验出来仍然有“居住证难办”、“信息核验麻烦”等部分材料要求繁琐的问题。
所以直到日前这一政策才算是真正的落地。4月9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公布,明确规定自5月10日起开始施行。
在这个“新条例”里共有28条,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其一就是要增加婚姻家庭服务工作内容,主要目的是增加家庭和谐和促进文明婚俗的引导。
第二个就是前文所说的“便民措施”实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让全国人口在流动中不会因为“异地”等问题影响婚姻登记。

最后则是根据过往经验,直接把婚姻登记服务进行优化,不管是从规范性来看,还是从便利化来说,都做到“水平提升”!
简单来说,从5月10日起不管你是在小县城还是北上广,只要身份证在手都可以享受高质量婚姻登记服务了。
不过取而代之的则是户口本在婚姻登记中的“地位”消失,哪怕居住证也不再是“硬通货”,我们甚至可以说像“证明我爸是我爸”这种服务糟粕,再也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
那么这些政策的深层考虑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不止在于民间反馈,更有深层次数据作为底层逻辑。

时下中国流动人口超3.8亿,每年超1亿人跨省流动。如果因为领证就要回家开证明,不仅耽误工作更有可能因为材料不全白跑一趟,久而久之必将引发就业率的问题,甚至可能产生深层次矛盾。
更重要的还是随着我国技术的发展,这个阶段已经有能力用技术赋能打破“信息孤岛”。随着民政部与公安部打通数据壁垒后,全国婚姻登记信息实时联网。
如今我们所采用的系统能瞬间核验身份,这其实也解决了前面所说的一定问题,即重婚骗婚等问题不会因为“仅用身份证”就大幅增加。
这种违法行为反而会大幅降低,因为在信息化数据里,任何重婚骗婚都无处遁形。以试点期间数据为例,近50万对“跨省夫妻”就无一例违规。

不过有些事情我们其实也不会回避而需要正视,那就是任何一项新规的推出都会在民间引发热议,并且产生持不同意见的几方“阵营”——尤其是在网络平台。
譬如此次,就有“支持派表示跨省登记早就应该‘丢进历史垃圾桶’”,因为不少为了跨省领证而“被迫辞职”的案例数不胜数,所以这次新政必须“给满分”!
当然也有“担忧派”认为仅仅凭借身份证,如果恰好丢了甚至是被人偷了,然后再被坏人利用,岂不是随便就能领证?
当然更有一些“吃瓜派”凑热闹不嫌事大,喊着民政局开通24小时自助机,玩“半夜领证”的仪式感!

当然对于凑热闹的人我们不提,但对于真正表示担忧的人士其实民政部早有准备,新规明确要求:所有登记信息实时上传全国数据库。
想要冒用身份?不好意思,系统直接报警!
试点期间3起试图用假身份证登记的案例被当场识破也足以证明新规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新规还规定,若一方在登记时隐瞒婚史,另一方两年内可申请撤销婚姻,追责到底。
所以说啊,其实很多人的担忧只是因为没有自信阅读新规才会产生疑虑罢了,如果真的仔仔细细看下来,就会发现民政部希望“婚姻和谐、领证便利、结婚安全”都是认真的!

央广网《领证不用再回老家了!民政部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光明网《事关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民政部最新明确》
中国日报网《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新修订《婚姻登记条例》自5月10日起施行》
天眼新闻《免费办理 不再需要户口本 5月10日起婚姻登记手续简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