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特朗普上任后,不仅展现出对俄缓和态度,日前“关税大棒”也将俄排除在外,显然希望可以“与俄破冰”。
但在12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俄延长“制裁”,莫斯科随即对华能源做出“要多少有多少”的承诺。
特朗普为何忽然对俄“出手”?普京做出的能源保证,又将会对中国和俄罗斯产生什么影响?

特朗普一直都想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从他和俄乌两国多次“谈判”的进程来看就能看出此事。
不过特朗普的“心愿”确实很难达成,至少就目前局势来看俄乌双方并没有“真正停火”的苗头。
本月初,乌总统泽连斯基接连发表过两大言论,证实了乌克兰并没有太大意愿“通过妥协”的方式达成停火。
其一,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不可能承认俄占地区主权,而且乌克兰现有军事力量也绝不可能如“俄方所愿”削减。
其二,泽连斯基宣称在和英法两国军方会晤后,“部署欧洲伙伴安全队伍”一事已经见到了苗头。
简言之就是乌克兰有了“新大腿”所以对美自然硬气了起来,不过鉴于乌克兰的态度美方“早有预判”,或许特朗普还没有那么难受。

真正让特朗普难受的还是俄罗斯的“动作”,事实上从促成“俄乌和谈”开始特朗普就较为鲜明的“站在普京一边”。
不管是两次中东谈判里对俄罗斯的“缓和破冰”,甚至扬言美俄要开启全新合作,包括北极开发事宜。
还是在本月初美国宣布“对等关税”宣布“对世界开战”,却独独将俄罗斯排除在外,都证明了美方的态度。
可俄罗斯却偏偏摆出一副“爱搭不理”的态度,以11日俄总统普京与美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的会面来看,双方在长达4小时的“闭门会议”后表现就有所不同。
美方对于这一会晤直接表示属于是“朝着解决乌克兰问题又迈出了一步”,并且大肆宣扬史蒂文会见普京的“重要意义”。

不过俄方却表示史蒂文·威特科夫都来三次了,而且俄方其实对于这次会谈是否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功“不抱希望”。
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怎么能够不“愤怒”?所以12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宣称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将再度延长一年。
其实说起这一政策,本身是源自拜登时期的“遗留物”,但“有趣”的是特朗普上任后明明取消了大部分拜登政策,却对此项“法外留情”。
至于原因,不少人认为这是特朗普为了保持手中有可以和俄罗斯“对打的底牌”,如今这一张牌已经被美国用出。
这一件事也和日前特朗普政府针对“对等关税”里没有俄罗斯一事所进行的回复,形成了遥相呼应。


在2日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后,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过,之所以没有俄罗斯,是因为美俄已经没有“贸易”,而且俄罗斯本身还有“一堆制裁”。
如今“这些制裁”也确实成为了美国“施压”俄罗斯的有力武器。
不过当日其实莱维特还说过,未来俄罗斯还可能面临“额外的强硬制裁”,至于这个制裁是什么她当时没说。
俄罗斯显然读懂了这一信号,因为3月底,其实特朗普就已经因为“搞不定”俄乌和谈而将怒火甩向俄罗斯,并扬言要对俄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
不得不说 ,石油确实是俄罗斯的命门之一,所以俄方也时隔三年首度派出高级官员访美,正是为了“安抚”特朗普。

但这种操作有用吗?其实就算“对等关税”里没有俄罗斯,在整个国际贸易相互牵连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受害匪浅”。
在关税战的影响下,日前布伦特原油已经跌破60美元,创造4年来的最低值。如果说这还只是美英的期货交易指数,实际上源自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跌的更惨。
根据《彭博社》的消息来看,如今乌拉尔原油价格暴跌至每桶 50 美元,所以他们认为俄罗斯将无法在不大幅削减储备的情况下为战争提供资金,简言之俄罗斯没钱和乌克兰打了。
这种境遇自然是美方所乐于见到的。所以这时候我们也能看到特朗普签署“延期制裁”无异于再度加码,希望通过“极限施压”让俄罗斯重回谈判桌上。
可俄罗斯会妥协吗?须知美国此次“关税战”主要针对的其实并非俄罗斯,在高达145%的关税下,中方也面临着美石油断供的问题。这种情形“恰好”被俄所看见。

于是12日,俄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直接高调表示“中国要多少石油,我们就提供多少石油”。在这被认为是俄“承诺”的情况下,实则蕴含着多重深意。
首先中国本身就蕴含巨大“能源进口”潜力,一直是俄罗斯想要深度拓展的市场。去年俄对华天然气供应就同比增长了25%,与此同时“西伯利亚二号”管道的建设也在加紧推进中。
但是对比之下,俄对华石油出口却仅增长3%。如今美国施压,其实正是俄罗斯借此加强中国市场并同步解决自身问题的好时机。
其次俄罗斯也希望通过石油贸易撬动更多中俄合作。
近年来,中企深度参与了俄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本身也提高了俄在国际经济上的“韧性”。如果中俄能够继续深化,或许俄将彻底摆脱美国“施压条件”。

当然对于这一“机会”俄也没有进行“无理表态”,鲁登科在表示“石油保证”外也明说,最终选择仍在中国手中,因为此事必须符合中国利益,而我们正是中国的朋友。
至于中国对于俄罗斯的表态,其实近来也展现了自身态度,日前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主任徐坡岭就表示,其实美国做法的深层原因就是希望“分化中俄”。
但是徐坡岭也说,对华合作对俄罗斯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以美国意图分化中俄关系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不得不说,特朗普“机关算尽”,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做法只会让中俄走到更近,甚至于连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俄乌和谈都有了新的变化。
13日有媒体报道,近日俄乌双方将直接进行会谈,但是“撮合者”不是美国而是土耳其。

可见特朗普的做法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味展现霸权最终只能“一无所得”。
参考资料:央视新闻《泽连斯基明确乌和谈“红线”,强调不会削减军队规模》
央视新闻《泽连斯基:部署欧洲伙伴安全队伍谈判已获实质进展》
中国西藏网《会议持续约4小时 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谈得如何?》
极目新闻《关税战之际,俄罗斯表态:中国需要多少石油,我们就提供多少石油》
财联社《美对俄部分制裁措施将延长一年》
北晚在线《特朗普“对等关税”名单为何没有俄罗斯?白宫回应》
澎湃新闻《俄罗斯三年来首次派高官访美:商界大佬拉拢和“安抚”特朗普》
新华社《特朗普称对普京“非常生气”,威胁对俄石油征收“二级关税”》
直新闻《“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准备输送多少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