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叔是隔壁街坊口中的“老甜牙”,年轻时偏爱各种甜点糕点,每天必来一大杯奶茶。
一天傍晚,小李下班回家,发现林大叔在门口一瘸一拐地等着他,还不停揉搓自己的脚踝,脸上写满焦虑:“最近这股麻木感,连袜子都感觉不着脚啊……”
小李心里一紧:多年前林大叔就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可当时他还满不在乎,照吃蛋糕、喝糖饮。如今再见面,却成了这副模样——走路像踩棉花,视线模糊,皮肤还总起小疹子。难道患上糖尿病后,就只是血糖高这么简单?

一、坚持规范管理,他成功延缓并发症
老赵今年52岁,做铁工出身,曾因工作忙碌对血糖不闻不问,直到一次体检才发现空腹血糖达到了10mmol/L。那时他连连打瞌睡,下肢时常酸胀,晚上还会被腿部抽筋吵醒。医生警告他:若再不干预,三年内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肾脏损伤等并发症。
面对严峻预警,老赵在家人的督促下,开始每天测血糖、规范用药,并配合营养师制定低GI饮食。工作间隙他坚持快走半小时,周末还会跟邻居一起打太极。
半年后复查,各项指标显著好转:血糖稳定在6–8mmol/L,腿部麻木感也缓解了不少。老赵感慨:“以前只觉得血糖高离我很远,现在才知道它会一点点侵蚀身体。”

二、长期患糖尿病,常见3个征兆很明显
控制不当的高血糖会在体内持续作乱,以下三大征兆最常被忽视:
手脚麻木、刺痛
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最先表现为手指、脚趾末端的麻木或针刺感。刚开始你可能只觉得一阵“针扎”,久而久之则会持续钝痛,甚至走路时失去平衡。

皮肤干燥、瘙痒、伤口难愈
血糖高时,皮肤含水量下降,再加上微循环受损,就容易出现干燥、脱屑、瘙痒。更严重的是,一旦磕碰、划伤,伤口处细胞修复速度减慢,常常数周都不结痂。
视力波动、眼睛干涩
血糖波动会影响晶状体的折射率,让你忽然觉得看远处发糊,或眼前出现“漂浮物”。长期如此,还可能诱发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三、糖尿病带来的更多隐患
除了上面三大明显征兆,长期高血糖还会对身体各系统造成“潜伏”伤害:
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高血糖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病率显著增加;
肾功能受损:糖尿病肾病可导致蛋白尿、水肿,严重时需透析;
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尤其是泌尿系统、皮肤及呼吸道感染;
足部溃疡甚至截肢:神经病变+血管狭窄令足部抗病力差,一旦溃疡就很难治愈。
四、如何做好血糖管理?牢记4点
为了避免上述隐患,糖友们一定要及早行动:
定期监测血糖:每天测足早、饭后、晚三次血糖,及时发现波动并调整治疗;
均衡饮食、限糖限碳:主食选全谷物,少吃高GI食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
定期检查并发症:眼底检查、肾功能、神经病变筛查等至少每年一次,早发现早干预。
糖尿病并非“末日宣判”,但一旦放任不管,就会像黑手慢慢扼住健康的咽喉。别不信,林大叔的手脚麻木、皮肤开裂和视力模糊,就是血糖失控的最直观信号。男性朋友们,远离甜食诱惑、走出舒适区,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节奏。认真对待每一次血糖检测,就是给未来的自己最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