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白酒,如果遇到这3种,再便宜也别要,都是例如“黑名单”的酒

兴腾聊美食 2025-02-17 15:51:26

白酒历史文化悠久,“猿猴造酒说”和“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的传说也流传甚广,历经千百年来,白酒在国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白酒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同时还具有社交纽带,情感表达,身份象征等多种用途。

随着社会发展,如今的白酒琳琅满目,各种价格,香型应有尽有。白酒的品质好坏决定了它的口感,以及喝后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可是如今白酒行业的暗流涌动,远比消费者想象的更触目惊心。业内行家曾透露,市面上的白酒中约七成是酒精勾兑酒。

虽然说这一数据可能略带夸张,但确实这样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作为消费者,我们在购买白酒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尤其是下面这3种酒,曾经被多次曝光,也被列为“黑名单”,很多人现在还在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都是啥酒。

一、茅瓶加个红飘带

在茅台镇,白色陶瓷瓶、红飘带、胶帽的“茅型瓶”已成为造假者的标配。这类酒瓶成本仅2元,灌装劣质香精酒后总成本不足5元,却以“茅台镇佳酿”的名义卖出数十倍高价。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三无产品”不仅没有生产许可证,有些甚至直接在脏乱作坊中灌装,旁边还堆放着发霉的桶装基酒。2023年央视曝光的“乳白瓶酒”正是典型代表——模仿茅台外观却用香精酒精勾兑,消费者喝下的每一口都可能含有超标的杂醇油和醛类物质。

这类伪名酒的暴利链条早已形成产业化:从回收真酒包材到灌装低价散酒,从仿制标签到虚标扫码价,黑心商家甚至开发出“扫码价1299元、实际成本25元”的造假模式。所以遇到这样的酒,别再被忽悠了。

二、十元散酒

虽然社会发展快了,但是市面上依然还有便宜的散装酒,9.9元/桶的散装酒也是屡见不鲜,与其说是酒,还不如说是食用酒精与香精的混合物。以酱香酒为例,仅红缨子高粱成本已达11.2元/公斤,5斤粮食才能酿1斤酒,而10元三桶的酒连原料成本都无法覆盖。这类酒多用玉米酒精勾兑,为掩盖刺鼻气味添加大量香精,长期饮用会导致头痛、恶心,严重时甚至引发肝功能损伤。

更隐蔽的是景区热销的“竹筒酒”,99%为酒精勾兑却标榜古法酿造。其竹筒经过化学药剂浸泡做旧,内部酒体甲醇含量远超国家标准。2022年仁怀市查处的“洞藏老酒”更是将散装酒装入发霉长毛的酒坛,通过视觉冲击制造“陈年老酒”的假象,实则灌装的是每斤成本不足10元的劣质串酒。

三、假大曲

大曲酒本是优质白酒的代名词,但黑心商家将食用酒精勾兑酒贴上“大曲”标签,利润立即翻倍。真正的大曲酒需用小麦制曲、经过数月发酵,而假大曲酒往往使用麸曲或直接添加糖化酶,生产过程仅需数天。2023年曝光的某“30年陈酿大曲酒”,实际是用香精调味的酒精酒,瓶身标注的“12987工艺”纯属虚构。

年份造假更是重灾区。某些商家随意在牛皮纸上印刷“15年洞藏”字样,将刚灌装的散酒伪装成陈年老酒。有店主直言:“包装费2元,标签想写多少年就写多少年”。这种乱象导致市场上流通的“20年陈酿”,实际酒龄可能不足1年,消费者花费高价买到的只是香精与焦糖色的混合物。

如何选购优质白酒

1、看配料表:纯粮酒原料表仅有粮食与水,若出现“食用酒精”“液态法白酒”即为勾兑酒。警惕标着“GB/T20821”“GB/T20822”的执行标准,这是酒精酒的身份证。

2、看渠道:直播间热销的“网红酒”70%为劣质串酒,建议选择品牌旗舰店或国资背景渠道。对于扫码价虚高(如标价1299元实际售价43元)的酒款,直接列入黑名单。

3、看价格:俗话说一份价格一分货,选购优质白酒除了配料,品牌之外,价格也很重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