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向老王咨询:“我一个月前开始跑步,每次大5公里。听说前脚次刚开始跑几百米就感到小腿酸痛,让我有点坚持不下去。请问如何缓解这种不适感?”
我猜想这位朋友所谓的“前脚掌落地”实际上是指踮着脚跑的姿势。
然而,“前脚掌落地跑”并不是指踮着脚跑,而是指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后跟随即着地。这种跑步方式包括赤足跑、极简跑鞋跑和竞速跑。通过观察国外长跑名将普利方丹和拉瑟维纶的跑姿,我们可以看到正确的前脚掌落地跑法。具体请见下图:
有人认为“前脚掌落地永远不会受伤”是夸大其词,因为前掌跑步虽然对膝盖的压力较小,但会增加足弓、脚踝附近的韧带以及小腿后部的肌肉负担。初学者在采用这种跑步方式时,可能会感到小腿肌肉酸痛,因为小腿肌肉受到了更大的压力所致。
有些人误解了前脚掌落地的正确姿势,没有得到专业指导,盲目练习往往会导致出现“踮着脚跑”的错误姿势。这种跑步方式后跟完全不着地,而是完全依靠小腿肌肉发力,这会导致小腿异常酸痛,也无法跑很远。
我曾在操场看到一名跑者,他的跑姿采用了踮着脚的方式,这导致他的小腿肌肉异常发达。然而,这位跑友的跑步能力非常强,即使采用这种落地方式,他也能跑10公里左右。
前掌着地法对跑者的小腿、脚踝和足弓等部位的肌肉群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正确练习,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胫骨骨膜炎等问题。此外,脚踝也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发生比例高达20-30%。
正确的前脚掌落地应该是跖球部着地,而不是脚尖着地。这个位置位于脚趾和脚心之间,当你使用跖球部着地着地时,脚踝能很好地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对膝盖的冲击。
跑步时如果用脚尖着地而不是前脚掌着地,会练出踮着脚跑的奇怪姿势,小腿肌肉异常发达,也跑不了多少距离。如果跑步后发现小腿肌肉变得异常发达,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跑步时踮着脚。
很多人对后脚掌落地不屑一顾,认为它是一种过时的跑步方式,而盲目地迷信前脚掌落地才是高手使用的跑步姿势。然而,我们需要明白,即使这种姿势在高手身上行之有效,也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适合使用,如果自己的能力还未达到,强行采用只会导致受伤。
事实上,后脚掌落地并非一种错误或落后的跑步姿势。在国际大赛上,一些顶级跑者也使用后脚掌着地的技术。国内已故著名跑者梁晶就是一个采用后脚掌落地的例子。
现代跑鞋的设计中,后跟通常比前脚掌更厚。这样的设计使得当后跟着地时能够平稳过渡到前脚掌,从而实现最舒适的跑步姿势。因此,在一般跑者中,后脚掌落地的情况仍然非常普遍。
实际上,只需要明白下面这个原理,就不再纠结于哪种跑步方式更好了:初次尝试跑步时,后脚掌着地是不错的选择,甚至是一种省力的跑步方式。这种跑步姿势需要的力量较少,对小腿的要求也不高,同时也是最舒适的跑步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