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加分政策因高校而异,但通常涵盖学术科研、竞赛获奖、社会实践、学生工作、荣誉奖励等多个领域。下面的加分项仅供参考

一、学术科研类
发表学术论文(1)核心期刊/SCI/EI论文:一作加分最高,二作或通讯作者次之。
(2)如何获取:主动联系导师参与课题,积累数据并撰写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1)国家级/省级课题、大学生创新项目(如“大创”)。
(2)如何获取:申请加入导师团队,或自主组队申报项目。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如何获取:结合科研或竞赛成果申请专利,需提前规划时间(专利审核周期较长)。
二、学科竞赛类
国家级竞赛获奖(1)如“挑战杯”、“互联网+”、“数学建模竞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
(2)如何获取:关注赛事官网,组队参赛并寻求导师指导。
省级/校级竞赛获奖加分比例递减,但积累多个奖项可提升竞争力。
三、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国家级社会实践奖项如“三下乡”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等。
志愿服务时长与荣誉(1)大型赛会志愿者(如冬奥会、世博会)、长期公益项目负责人。
(2)如何获取:加入学校志愿组织,关注官方招募信息。
社会调研成果调研报告被政府部门或企业采纳。

四、学生工作与领导力
校级学生组织负责人学生会主席、社团联合会主席等(需任职满一年)。
班级/党支部干部班长、团支书、党支部书记等,需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五、荣誉奖励类
国家级奖学金/荣誉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
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校级荣誉校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需多次获奖)。
六、外语与国际交流
英语成绩优异雅思7.0+、托福100+、六级600+等(部分学校认可)。
国际交流经历海外名校交换、国际会议发言、暑期学校等。
七、特殊贡献与特长
参军入伍经历服役期间立功可额外加分。
基层服务项目参与“西部计划”、“支教保研”等。
文体特长省级以上体育/艺术竞赛获奖(如大学生运动会、艺术展演)。
抗疫/救灾等突出贡献获得政府或学校表彰的志愿者经历。
八、其他加分项
跨学科创新成果如理工科发表人文社科类论文,或文科学术结合技术应用。
校企合作项目成果参与企业横向课题并产生实际效益。
如何高效获取加分?
明确学校政策:查阅《推荐免试研究生实施细则》,重点关注加分上限(如总加分不超过0.5 GPA)。提前规划:大二开始布局,优先参与高权重项目(如论文、国家级竞赛)。主动争取资源:联系导师、学长获取竞赛/科研信息,利用学校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平台。平衡时间:保证学业成绩(绩点是保研门槛),避免因加分影响核心课成绩。注意事项
(1) 部分学校对“水竞赛”、“挂名论文”严格审核,需确保成果真实性。
(2) 政策可能逐年调整,建议定期咨询教务处或辅导员。

DS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