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七十年代,一些将领受到影响而中断工作,有些几年,有些甚至十几年。曾经在装甲兵担任政治部副主任的诸敏,中断工作12年。

1979年,恢复工作后,1983年,上级对他职务进行调整,调任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担任政委,一所正军级单位。此时的他已经62岁,总政部首长表示:这些年你受委屈了,你身体还可以干两三年。他怕自己能力不够,推辞任副政委或者政治部主任。
诸敏在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而且属于地下党从事秘密工作,解放战争初期在地方负责联络工作。1947年编入地方部队担任支队政治处主任、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浙江解放后,担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委,相当于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
解放后,从地方军区调任装甲兵工作,被提拔为坦克预备学校副政委,1955年,调任第三坦克学校政委。1962年3月,担任装甲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政委,负责科研项目。1965年调任装甲兵政治部副主任。工作到1967年,受到运动影响而中断工作。

直到1979年,他的问题才得到解决,并被安排工作,此时距离上一次工作过去12年,年纪进入花甲之年。在这十几年里,他对老首长刘毓标说:自己被关3年,劳动改造6年,等结论3年。曾经想过轻生,但转念想:不行!扣在头上的帽子要摘掉。
1983年,总政部找诸敏谈话,说过去十几年受到不小委屈,准备调任他到南京高级陆军学校政委,身体还可以干两三年。可他表示自己担任副政委或者政治部主任就行,担任政委怕能力不够。上级表示,命令已经定了,可以去上班。
此时的他62岁,上级在1982年号召干部年轻化,年龄大的老干部退居二线或者离休。按照正军职来说,已经算是超龄了。一般大军区级正职在65岁,大军区副职在63岁,正军职在60岁,正师职在55岁。
之所以留在一线,还是因为干部年轻化要执行,但也要循序渐进,需要老将传帮带。对于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的安置退居二线或者离休,身体好年龄还可以的可根据情况继续留在一线。那时候大军区正职中,没有超过65岁的非常少,基本上都在65岁以后。

1985年,在军队改革中,军队将领的年龄就要比1982年提出的更严格一些。大军区正职、副职都是从正军职、副军职提拔起来,大部分老将纷纷退居二线或者离休。在此后的多年里,部队抓干部年轻化非常严格,按照红线严格执行。
1986年,在工作3年后,65岁的他正式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