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台湾同胞收拾父亲遗物,发现大陆有一姐姐,父亲至死没见到她

永辉聊情感 2022-09-15 17:03:46

2013年,台湾省台南的一户居民家中,一位不惑之年的男子正在收拾故居的东西,这些都是他已经去世的老父亲留下的遗物。他一件件抚摸着,好像在和父亲说这话。

男子喃喃自语:“爸爸,你走了之后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没有亲人,我没有家里了。”

男人一边整理,一边细细归类,他见到一个木匣子,看起来十分陈旧,但能看得出十分爱护,经常擦拭。男人打开木匣,发现里边放着几封黄得不成样子的信,正欲打开来看,信封里掉落了一张黑白色照片,里边是一个温婉的女人,带着笑意,轻轻搂着一个稚嫩的女孩。

男人在脑海中想了一番,他从来没有见过这对母女,也没见父亲把这张照片拿出来过,她们究竟是谁呢?难道,她们是父亲在大陆的亲人吗?

取出信件,细细读阅一番,男人的瞳孔忽然放大,先是一脸,继而颤抖着双手拾起刚刚那张照片,流着泪说:“姐姐啊!我素未谋面的姐姐啊!”

原来这张照片里的女孩,正是他同父异母的姐姐。而一直到父亲去世,他四十多岁,才第一次见到姐姐的照片。

孤苦无依的他萌生了寻找姐姐的想法,但茫茫人海,线索如此稀少,他该向谁求助呢?

一封家书勾起的乡愁

男人名叫章育晨,他小的时候听母亲提起过,父亲章国琛是广西人,家在大陆。之所以会留在台湾,是因为当时形势所迫,他跟随国民党部队一起来的台湾。

章育晨出生的时候,章国琛已经五十多岁。本是老来得子,但章育晨的记忆中,却很小见到父亲笑。尤其是看着自己的时候,总是唉声叹气。问他什么,也从来都不肯说。

等到会说话,能跟着大人学一些句子,章育晨便躺在父亲的怀里学到了人生的第一首诗《乡愁》。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他还小,不明白乡愁是什么,但他知道父亲经常含着泪花望着的地方就是他的家乡。

章育晨好奇问父亲,既然想家为什么不回去呢?

每每如此,父亲总是无奈地摇摇头,眼圈泛红地说:“在外游子,怎能不想归乡,只是可惜回不去啊!”

慢慢长大以后,章育晨才明白父亲的无奈。多年通讯中断,海峡两岸的发展速度不一,加上当时通讯方式落后,别说回家省亲,连写好的家信都不知该寄往何方。

在台湾省,像父亲这样的思乡情切的游子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无数次魂牵梦萦,便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喝上一口家乡的水。

然而,总是事与愿违。

后来不知道从何时起,章育晨发现不苟言笑的父亲脸上终于带上了一丝笑意,他看着父亲笑,他也跟着笑。他喜欢这样的父亲,只有笑起来的父亲像个慈父。

母亲偷偷告诉他,父亲联系上了大陆的亲人,是亲人来了信,父亲才会这么开心。

章育晨这个时候才知道,为什么父亲一直到50多岁才生下自己这个独生子。原来父亲在大陆有过一段婚姻,但因为一些原因,他被迫来到了台湾省,随后尝试过各种办法回去却始终未能如愿。

日子一天天过去,父亲对亲人的思念愈发强烈,在台湾住着的孤独感也日渐浓烈。一直到50多岁,他才经人介绍认识了母亲,婚后不久生下来他。

可就算在这里有了家,父亲最挂念的还是大陆。又是他听到父亲从梦中喃喃自语,一遍遍喊着“十妹”。

父亲经常说,他就是一根浮萍,只有回到大陆才能落地生根。章育晨不知道什么意思,只知道每每如此,母亲总是会叹气,轻轻抚着父亲的背说:“会有那么一天的,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

年幼的章育晨不知道父亲的心事,也曾试图问起过父亲在大陆的那个家,那个在大陆等候他的妻子。但每次换来的都是父亲的暴怒,而这也成了家里的雷区。

章育晨无法理解父亲和母亲的感情,但他从小就知道,父亲一直没有放下过故乡,更没放下过故乡的亲人。

因为章育晨出生的时候父母年龄都已经很大,所以他刚步入中年就失去了双亲,一时间他孤苦伶仃,没有亲人在世,格外孤寂。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想去找一找父亲在广西的亲人,可诺大的一个中国,毫无线索的他该如何下手呢?

一直到2013年,章育晨整理父亲遗物时,第一次得知自己竟然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随信寄来的那张照片上面的母女,母亲正是父亲在大陆的妻子,女儿就是自己的姐姐。

章育晨将所有的信仔细看了一遍,找到一些关键信息,发现双方通信始于八十年代,但不知道为何,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断了。

踏上寻亲之路

章育晨从父亲生前的单位着手,希望通过一些在世的叔叔伯伯口中,了解到当年的事情。然而事与愿违,父亲留在台湾的信息都少之又少,有的连他在大陆还有家眷的事情都不知道。

辗转六年,虽然章育晨一无所获,但他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的心愿很简单,他想找到那个比自己大了二十多岁的姐姐,希望可以找到章家人,回到老家,认祖归宗。最起码不能像父亲一样,一直到自己归去都没能落叶归根。

一次偶然的机会,章育晨和朋友聊天,说到了自己寻亲的事,对方的一句话让原本停滞不前的寻亲之路,再次迎来了曙光。

“为什么不直接联系大陆呢?既然你的父亲是广西人,应该去广西找,而不是在台湾找。”

章育晨这是才忽然反应过来,自己浪费了整整六年的时间,一直在做的都是无用功。但大陆那边,自己没有任何认识的人,也不知道该联系谁,这可怎么办呢?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章育晨个给广西钦州市公安局寄去了一封寻亲信。

在信中章育晨简单介绍了自己家的情况,以及通过二三十年前的书信中提取出的一些线索。他只知道自己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如今估摸六七十岁,老家在钦州,姓章,解放前住在北营村。

接到这封信的时候,钦州市公安局的民警也十分头疼,线索这么少,到底应该从何下手呢?

但工作人员拿着台胞的这封信找到了局长,希望可以帮一帮这位思乡情切的游子。得知此事的局长立刻在信上做了批示,并且让户籍科的同事和派出所协同配合,尽快着手调查,寻找台胞的亲人。

想要找人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连对方的名字、年龄、住在哪儿、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对方寻的亲是个女性,按照年龄推算估计已经有了孙辈。她成家后嫁到了哪里?是不是还留在钦州本地呢?

经过了解,解放前的一些村落在解放后经历过几次大变动,不少地方连地名都改了。在钦州市内确实有一个叫北营的地方,不过是北营社区,并非是北营村。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民警来到当地走访调查,得到的结果令人失望。

“这个地方以前不叫北营,才改了没所少年,就是附近的几个村子合并在了一起。”

“这个几个村子里有没有跟北营村有关系的?”

“这里原来是大岭村和石岭村,你们说的北营村我也不清楚。不过,据我所知,这个地方以前确实有不少人当兵,解放后都去了台湾。”

寻亲一事终有进展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寻亲工作,进展竟然顺利得多。就在收到章育晨来信后的一个星期,派出所的民警就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在翻阅大量当地资料后,民警发现新中国成立前的北营村,其实就在钦南区一马路的大校场附近。

民警同时找到章氏理事会,希望从他们这里可以找到章国琛的一些消息,但遗憾的是上边未有记载。不过还有一件事令人喜悦,那就是在族谱上民警发现了一个人——章栋。

她的父亲就在解放前当兵,后来去了台湾,多年来音讯全无。

章栋会不会就是章育晨要找的姐姐呢?

可民警赶到大校场附近打听章栋时,竟然发现章栋一家早就已经搬走了。本以为寻亲工作会再次停滞,没想到竟然有人知道章栋究竟搬走去了哪儿。

赶到下一个地方时,得到的答案仍然是章栋搬走,这次也依然有人知道章栋的新家。

除了路上有些折腾,其他的寻亲信息进展地都非常顺利。就连章育晨得知这些情况时,也非常意外。毕竟他用了整整六年,寻亲都毫无进展。刚刚联系上广西警方,一个星期的时间竟然就有了突破。

“什么?我在台湾的弟弟来找我?”

章栋听到民警讲述来意,整个人愣在了原地,半天没有说话。过了好大一会儿,强忍着泪花说:“能告诉我一些信息吗?我......我害怕空欢喜一场。”

当民警拿出章国琛早年间和儿子的合照时,章栋先是愣了一会儿,仔仔细细看着这张照片,抚摸着上边的人,随后突然崩溃大哭:“弟弟啊,我等了你快四十年啊!”

章栋的情绪瞬间崩溃,她语无伦次,只是一遍遍地喊着弟弟的名字,泪水犹如决堤一般汹涌而来。

待到情绪平复下来,章栋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边是一封信。

“这是1983年的时候,我父亲给我写的第一封信,我一直留到了现在。当时我都快嫁人了,我听四伯说我爸爸还活着,心里格外激动。后来爸爸给我写信,寄来了他跟弟弟的照片,我......我从那个时候就想见见我的弟弟,抱一抱我的亲人啊!”

“这张照片,就是当年爸爸寄给我的那张照片啊!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我的弟弟了。感谢你们,让我能活着见到我的弟弟!”

通过民警转述,章育晨时隔40年终于知道了当年被父亲讳莫如深的陈年往事。

陈年往事

1927年,章国琛出生在广西钦州的一户普通家庭,后来考上当地一所师范大学。在这里,他结识了章栋的母亲,也就是十妹。

两个知识分子一见如故,互相扶持,拥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毕业后不久便结婚成家。

1949年,章国琛在当地一所学校做文员,母亲为了照顾家庭就在家里做农活。

同年七八月份,章国琛说要到海南参加培训,正式成为一名老师。计划返乡后到学校当校长,让妻子当老师,一起传播知识的种子,实现当年教书育人的愿望。

临出发前,十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在临行时分说出了心事:“我怀上了孩子。”

章国琛看着妻子尚且平坦的小腹,小心翼翼地抚摸了下,好似在抚摸胎儿一般:“孩子,等爸爸回来。”

又看着妻子说:“在家千万小心身子,我培训结束就回来,我们一家三口过好日子。”

再后来,十妹在家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章国琛回来。她一个人把孩子生了下来,任由别人劝她改嫁,她都始终坚持在家等着丈夫回来。这一等,就是三十多年。

示意图

1983年,章国琛的四哥去了一趟台湾省,回家时带回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大家都以为章国琛可能死于战乱,四哥的好消息便是章国琛还活着,并且身体健康。坏消息就是章国琛已经再娶,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

得知这个消息,十妹一病不起,多年来她对丈夫的思念在一封信的到来后,变成了深深的恨意。

章国琛一个人在台湾等了二十多年,一直到他双鬓染上微微白色,人也到了天命之年,他觉得或许这就是他的命,注定没办法回去再见到妻女,这才经人介绍娶了章育晨的母亲,随后生下了章育晨。

此时的章栋也已经为人母、为人妻,她十分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她对父亲也有怨恨,介意他这么多年缺席了自己的成长。但她终究抵不过对父亲的思念,偷偷瞒着母亲和台湾互通书信,寄去自己儿时和母亲的合影。

至于后来断了联系,并非章栋怨恨父亲有意为之,而是因为搬家不慎弄丢了地址,这才失去了联系。章育晨这个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小时候父亲总是望着一封封从大陆被退回的书信发呆。

大概是误会姐姐恨父亲,所以父亲一直没有原谅自己,对于大陆的事才如此讳莫如深。而章栋也萌生过到台湾打工的想法,就是为了能够见上父亲一面。但后来想到父亲已经组建了新的家庭,如果这个时候和父亲团聚,可能会导致父亲为难、尴尬,由此寻找父亲的想法不得已作罢。

亲人团聚

2019年10月9日,章栋站在路边望眼欲穿。一辆车缓缓开了过来,打开车门一看,和照片中的弟弟一模一样。

章栋的眼泪瞬间就止不住了,激动地走上前去看着弟弟,然后哽咽地说:“弟弟,我等了你太久太久了。”

章育晨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噙着泪花说:“姐姐,我终于见到你了。”

谁能想到,亲姐弟的第一次见面,竟然发生在四十多年后。

此时的章栋早就成为一个大家庭里的祖母,她的儿子当天也赶来专程接自己的这位“小舅舅”。一家人聚在一起,章栋舍不得撒开弟弟的手,不停地问东问西。

因为口音问题,两个人说话时有些词汇交流不畅,但即便是这样也没能阻碍亲姐弟之间的聊天。在那几天的时间里,章栋全部的心思都在弟弟身上。

她带着弟弟去了宗祠,给祖宗上了香,又带着弟弟在族谱上写了名字。她知道,这是弟弟最大的心愿。当章育晨的名字记录上去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这下真的有归处了,再也不是父亲说的浮萍游子了。

后记

曾经多少人,一直到离开人世的那天,都没能回到自己的故土,长眠在他乡。

现在不少台湾同胞纷纷回到大陆寻亲,希望认祖归宗,这是祖国的期盼,也是人民的期盼,海峡两岸都等了太久太久,相信不久的将来,台湾同胞终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参考来源:

[1] 南国早报客户端《弟俩相隔两岸,40年未谋面!钦州民警助力他们重逢》20191015

[2] 钦州日报《69年寻亲路 民警重连两岸情》20190709

[3] 中国通《台胞意外获知大陆有一姐姐,寻亲六年终得团圆》20220811

0 阅读:3

永辉聊情感

简介:多媒体经营会每天更新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