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溥杰出狱后,想接日本妻子来华,周总理:可以,有一个条件

淡然浅笑居 2025-03-20 11:29:33

1937年4月,溥杰娶了日本女子嵯峨浩,这场婚事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嵯峨浩背景显赫,与日本皇室关系密切。日本当局特意安排这桩婚姻,背后有着明确的政治意图。日本帝国主义通过这场联姻,不仅大肆宣扬所谓的“日满友好”,还特意出台了《帝位继承法》,规定“第之子”可以继承皇位,目的就是让傅杰和嵯峨浩的后代将来能接替溥仪的位置。

这场联姻背后,日本军国主义明显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考虑到关系到"大清皇位"的继承问题,以及自己的生命安全,溥仪对这段婚姻始终心存戒备,并且做了一些防范准备。溥仪对弟弟溥杰和嵯峨浩的亲密关系很不满,两人感情深厚,形影不离,导致兄弟间产生嫌隙,彼此猜疑,亲情也逐渐疏远。1945年日本战败后,溥仪和溥杰沦为俘虏,嵯峨浩则带着女儿随军回到日本,夫妻俩被迫分离。1955年,傅杰与嵯峨浩的女儿慧生给周总理写了封信,倾诉对父亲的牵挂,希望能在溥杰服刑期间与他通信。周总理读后深受触动,批准了这一请求。此后,被关押的战犯得以与外界联系。

嵯峨浩一直惦记着丈夫,心里总盼着能和他团聚。到日本后,她始终没再结婚。1959年春天,战犯还没被特赦时,吴学文去日本访问。他是西园寺公一的朋友,代表周总理见了嵯峨浩,问她是不是还想回到丈夫身边。1959年,溥仪被特赦的消息传遍全球,远在日本的嵯峨浩也得知了这一消息。1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花厅接见了首批获释的战犯。他对溥仪说:"你小时候当皇帝,后来张勋复辟,这些都不是你的错。但后来你去了东北,那就得负起责任了。"溥仪听后深受触动,频频点头赞同,认为周总理对他的评语非常中肯,承认自己在东北期间确实为日本侵略者效劳不少。

溥仪被特赦的消息传来后,嵯峨浩立刻表示,一旦溥杰也获得自由,她就要到北京与丈夫团聚并在此定居。周总理了解她的想法后,觉得这个请求很合理。他说,这位日本女性与溥杰共同生活了八年,生了两个女儿,又独自等待了十六年,现在想和丈夫重聚,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应该支持她的愿望。1960年11月,溥杰被特赦,次年与溥仪一同返京。关于嵯峨浩是否回中国的事,周总理打算先问问溥杰和他家人的意见。1961年除夕夜,周恩来总理邀请溥仪一家到中南海吃饭。席间,周总理问起大家对嵯峨浩回国的看法,结果各人意见不一。溥仪坚决不让嵯峨浩回国,原因很简单:他在伪满洲国被日本人坑惨了,对所有日本人,包括嵯峨浩,都心存戒备,甚至反感。从溥仪的立场来看,这种想法完全说得通,毕竟他的经历摆在那儿。

溥仪在离开战犯管理所之前,和弟弟溥杰有过一次深入的交流。他觉得自己犯的错比溥杰严重得多,却比溥杰先获得特赦,这很可能是因为溥杰有个日本妻子。溥仪明白溥杰一直惦记着远在日本的妻儿,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劝道:还是放下吧!溥杰没理会哥哥的劝告,心里始终放不下嵯峨浩,天天惦记着她。等到特赦一拿到手,他就赶紧找周总理,说想接嵯峨浩回来一起生活。周总理批准了嵯峨浩的回国请求,同时给溥杰提了个条件:得"枕边教育"。溥杰一听就懂了,这是要他好好改造嵯峨浩的思想。他马上向周总理保证:您尽管放心,我一定尽心尽力地教导她,帮助她进步。

虽然溥仪不赞成嵯峨浩回国,但大多数人都站在她这一边,希望她能回来。金韫欢提到,日本女性对丈夫始终如一,这或许是她二嫂想回国团聚的原因。她认为,只要溥杰和嵯峨浩的婚姻还在,二嫂就有权来北京定居,一家人团聚。金韫欢说完后,周总理当即表态:咱们中国难道连一个日本女性都接纳不了吗?听到周总理这番话,在场的人都赞成让嵯峨浩回国与家人团聚。在周恩来总理的鼓励下,金韫欢和其他人一起给嵯峨浩发了信,邀请她回国与家人重聚。

不久,溥杰的夫人嵯峨浩带着母亲和女儿到了北京。周总理热情地招待了他们,还特地邀请了著名满族作家老舍一起参加宴会,整个场面既亲切又周到。【结语】嵯峨浩和溥杰的婚姻虽然一开始有点政治联姻的味道,但两人婚后相处得很融洽,感情一直很深厚,共同度过了许多年。周总理批准嵯峨浩回国与溥杰团聚,这一决定既体现了对溥杰家庭的关怀,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气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