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贞观盛世的一个午后,一缕阳光透过繁密的树叶,洒在长安城深处的宫苑中。
这时,唐太宗李世民回忆起了宫中一位才学横溢的女子——徐惠。
她不仅举止温婉,更以意境深远的诗作闻名于朝野。
但当召令发出,等待良久,却迟迟未见她前来。
待到徐惠现身时,李世民几乎要因不满而大发雷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徐惠突发奇想,提笔作诗,那优美的诗句竟将皇帝轻斥了一番。
她究竟轻斥了皇帝什么?事后,唐太宗又将如何应对这位敢于顶撞自己的女子呢?
适逢那个多才多艺的时代,唐朝的土壤不仅滋养了武则天“开箱验取石榴裙”的豪情,还有上官婉儿独步一时的才华,更多的才女也在这一年代崭露头角。
在这群出众的女子中,东海望族徐氏的女儿徐惠,更是特别耀眼。
贞观元年,一位才情四溢的少女徐惠,出生于官宦世家。
她的祖父曾任延州刺史,父亲徐孝德亦是果州刺史,家学渊源深厚。
徐惠自幼便显露出过人的智慧,据说五个月大便能牙牙学语。
四岁时,她已能背诵众多经典,到了八岁,更是模仿《离骚》的风格尝试创作。
父亲见女儿颇具天赋,不惜重金聘请名师教导,徐惠的名声随之渐起。
这位出色的少女成为长安城中的佳话,甚至连皇帝李世民也听闻了她的才情。
爱才心切的唐太宗,萌生了将这份才情据为己有的想法。
贞观十年,当时年仅十一岁的徐惠,就被召入宫中。
她的年龄尚小,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因此与唐太宗之间更多的是师徒之情。
宫中藏书丰富,徐惠在这里得到了更加珍贵的学习机会,她的才学和眼界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某日,唐太宗再次念及徐惠的聪慧,便令人唤她前来,想要一同探讨学识。
可徐惠却迟迟未到,似乎在有意无意间拂逆了皇帝的意愿。
这让李世民颇为不悦,正准备斥责她时,徐惠却泰然自若地递上一首诗作:“清晨妆镜前,稍作停留。
千金难买一笑,一召何足挂心?”
言语间透着一股少女特有的娇俏,但却也巧妙地道出了化妆需要时间的真谛。
寻常的皇帝恐怕难以容忍如此直接的回应,但唐太宗却反常地笑了。
他深知徐惠平时很少化妆,此次定是因召令才匆匆打扮,这自然需要时间。
而自己的要求既不实际又略显苛刻,不由得反思自身的不当之处。
唐太宗之所以欣赏徐惠,不仅是因为她的才华,更在于她性格中不卑不亢的气质。
这种特质让唐太宗联想到已故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以贤良著称,往往在李世民怒气冲冲之际,用一席温柔却坚定的谏言平息风波。
然而,长孙皇后病逝后,宫中再无人能如她一般直言不讳地提醒皇帝。
李世民为此忧心忡忡,深恐自己会因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不智的决定。
徐惠的“小脾气”,让他看到了一颗不怕得罪自己、敢于直言的好苗子。
有才,有胆,这不正是他所期望的贤内助吗?
由是,唐太宗开始更加重视徐惠,不仅宠爱有加,更是让她参与更多的政事讨论,引导她勇敢谏言。
随着贞观年间步入尾声,唐太宗的决策逐渐变得更为激进。
他频繁地发动远征,征战四境,并大肆修建宫殿,搜罗奇珍异宝。
这种做法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国库日渐空虚,民心动摇。
复兴高丽的战争,令百姓生活雪上加霜,社会不安的迹象初现。
危难之际,徐惠多次挺身而出,谏言唐太宗停止此类劳民伤财的行为。
她认为,国库之银虽多,却无法填满无休止的战争与奢华工程,长此以往,恐致民不聊生。
对于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珍宝,徐惠直言,真正的仁君应心系百姓福祉,而非个人享受。
正是徐惠的辅佐,使得晚年的李世民虽然放松了对自身的约束,却没有发生大是大非。
可以说,她几乎弥补了长孙皇后离去后的空缺,成为唐太宗身边不可或缺的存在。
贞观二十三年,一代明君李世民离世。
临终前,他下令所有无子的嫔妃出宫重嫁,给予她们新的生活。
然而,徐惠虽无后,却得到了皇帝的特赦,得以继续留居宫中。
失去李世民的庇护,对徐惠而言仿佛失去了全部。
她悲痛异常,终日郁郁寡欢,身体亦日渐虚弱。
医师为她开出了药方,但徐惠却坚辞不受,认为既然眷恋至深,理应与李世民一同归于尘土。
第二年,这位极具才学与胆识的女子终于病逝,时年仅二十四岁。
唐高宗李治深为她的离世而惋惜,追封她为贤妃,将她安葬于太宗昭陵的石室之中,以此纪念她与唐太宗之间的情谊,以及她对国家的那一片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