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脱发病危,郎中看出端倪,看门老汉说出了隐情

比卡比卡球 2024-12-08 20:16:57

男子脱发病危,郎中看出端倪,看门老汉说出了隐情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座名叫柳月镇的小镇,镇上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

镇东头有户人家,主人名叫赵福来,是个走南闯北的商人,家中颇为殷实。

赵福来娶妻王氏,夫妻二人举案齐眉,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赵福来四十岁那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不出一个月,竟成了个秃子。

起初,赵福来以为只是劳累所致,并未放在心上。

可随着时间推移,他的病情愈发严重,开始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最后竟卧床不起,生命垂危。

王氏心急如焚,遍访名医,却始终不见好转。

这天,王氏听闻附近有个名叫李慕白的郎中,医术高超,人称“小华佗”,便急忙派人将他请来。

李慕白一见赵福来,眉头紧锁,细细把脉后,脸色越发凝重。

他沉吟片刻,对王氏说道:“夫人,赵老爷这病非同小可,需从根源查起。

不知他发病前,可曾接触过什么不寻常之人或物?”

王氏闻言,仔细回想,忽然想起丈夫发病前曾去了一趟镇西头的道观。

那道观名为“玄云观”,观中住着一位名叫青松子的道长,据说颇有神通。

赵福来平日里对道教颇感兴趣,时常前去拜访。

李慕白听罢,心中有了计较,决定亲自前往玄云观一探究竟。

王氏感激涕零,连忙备下厚礼,送李慕白上路。

玄云观坐落在一片竹林深处,环境清幽,远离尘嚣。

李慕白来到观前,只见大门紧闭,门上贴着一张符咒,隐隐透出一股神秘的气息。

他轻轻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缓缓打开大门。

“贫道青松子,不知施主有何贵干?”老道声音沙哑,眼神深邃。

李慕白施礼道:“在下李慕白,乃是一名郎中。

听闻观主医术高超,特来请教。”

青松子微微一笑,道:“郎中来此,莫非是为了赵福来之事?”

李慕白心中一惊,暗道这老道果然非同凡响,连忙点头称是。

青松子领着李慕白来到观内一处静室,二人坐定后,青松子缓缓说道:“赵福来所患之病,实乃‘夺魂咒’。

此乃一种邪术,施术者通过秘法,吸取他人精气,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李慕白闻言,心中骇然,忙问:“那施术者究竟是谁?

又如何解救赵老爷?”

青松子叹了口气,道:“施术者乃是观中一名弟子,名叫清风。

他本是贫道收留的一名孤儿,资质聪慧,却因贪念误入歧途。

如今,他已逃之夭夭,不知所踪。”

李慕白闻言,眉头紧锁,心中盘算着如何找到清风,解救赵福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看门老汉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观主,不好了!

镇上的赵家派人来了,说赵老爷病危,请您速去救治!”老汉气喘吁吁地说道。

青松子闻言,脸色大变,他深知赵福来此刻已是油尽灯枯,若不及时救治,恐怕性命难保。

他看了一眼李慕白,道:“李施主,此事还需劳烦你。

你且随老汉前去赵家,贫道随后就到。”

李慕白点头应允,随老汉匆匆离开了玄云观。

一路上,老汉边走边向李慕白讲述起了赵家的往事。

原来,赵福来年轻时曾是一名海盗,专在海上劫掠过往船只。

后来,他良心发现,弃恶从善,用抢来的钱财置办家业,成了镇上的富户。

然而,海盗的恶名却如影随形,让他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阴影。

“赵老爷自从得了这怪病,性情大变,时常胡言乱语,说是海盗的冤魂前来索命。”老汉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一丝恐惧之色,“夫人请了无数高僧道士前来驱邪,却始终不见成效。”

李慕白听罢,心中暗自思量:这赵福来所患之病,或许并非单纯的邪术所致,而是心病与邪术交织,才造成今日之局。

不多时,二人来到赵家。

只见赵府上下一片忙碌,哭声震天。

王氏见李慕白到来,如同见到了救星,连忙将他迎进内室。

内室中,赵福来躺在床上,脸色蜡黄,气息奄奄。

李慕白上前把脉,只觉脉象微弱,几乎难以察觉。

他心中一沉,知道情况危急,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夫人,赵老爷的病情危急,需立即施救。”李慕白说道,“但在此之前,我需问夫人一件事。

赵老爷发病前,是否曾做过什么亏心事?”

王氏闻言,脸色大变,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李慕白见状,心中已明了几分,他叹了口气,道:“夫人若不说实话,赵老爷恐难逃此劫。”

王氏一听,顿时泪如雨下,将赵福来年轻时的海盗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慕白。

李慕白听罢,心中暗自感叹:原来这赵福来所患之病,竟是心病所致。

就在这时,青松子赶到。

他看了一眼赵福来,眉头紧锁,道:“李施主,事不宜迟,我们开始吧。”

李慕白点头应允,二人合力,开始为赵福来驱邪治病。

青松子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掐诀,一道金光从掌心射出,直击赵福来额头。

赵福来浑身一颤,口中发出阵阵惨叫。

王氏在一旁看得心惊胆战,生怕丈夫有个三长两短。

就在这时,赵福来突然坐起身来,双目圆睁,脸色狰狞。

“海盗!

你们来索命了吗?

我赵福来不怕你们!”赵福来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青松子和李慕白见状,心中一喜,知道赵福来心中的恶念已被激发出来。

他们趁机施展法术,将赵福来体内的邪气一一驱除。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赵福来终于安静下来,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王氏见状,心中稍安,连忙向青松子和李慕白道谢。

青松子摆摆手,道:“赵老爷虽已脱离危险,但心病还需心药医。

夫人若想他彻底康复,还需多行善事,以弥补他年轻时的过错。”

王氏点头应允,心中暗自发誓:今后一定要多行善举,为丈夫积福积德。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王氏心中一惊,连忙出门查看。

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老者被家丁拦在门外,老者手中拿着一封书信,口中直呼:“赵夫人,赵夫人!

我有要事相告!”

王氏心中疑惑,命家丁将老者带进府内。

老者一见王氏,连忙将手中的书信递上。

王氏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夫人,清风已死,他临死前曾留下一句话:‘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望夫人好自为之。”

王氏看完书信,心中惊骇不已。

她抬头看向老者,问道:“这位老者,你可知这封信的来历?”

老者叹了口气,道:“老夫乃清风之父,他年轻时误入歧途,被青松子道长收留。

没想到他竟恩将仇报,对赵老爷施展邪术。

老夫得知此事后,痛不欲生,特来告知夫人真相。”

王氏听罢,心中五味杂陈。

她没想到这清风竟是青松子的弟子,更没想到他竟会恩将仇报,对赵福来下手。

就在这时,青松子从内室走出,他看了一眼老者,道:“清风之事,贫道也有责任。

贫道未能及时察觉他的恶念,才酿成今日之祸。”

王氏闻言,心中稍感宽慰。

她知道青松子道长是个有德之人,他既然愿意承担责任,想必会尽力弥补过错。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名捕快匆匆走进府内,高声喊道:“赵夫人,不好了!

镇西头发现一具无名男尸,疑似清风!”

王氏一听,顿时如坠冰窖。

她没想到清风竟会死得如此突然,更没想到这起案件会如此扑朔迷离。

捕快见状,连忙将发现男尸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王氏。

原来,镇西头的一名村民在河边洗衣服时,发现了一具男尸。

村民认出男尸身上的衣物乃是清风所有,便连忙报官。

王氏听罢,心中越发慌乱。

她不知道这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青松子缓缓开口:“夫人莫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贫道愿助夫人一臂之力,查清真相。”

王氏闻言,心中稍安。

她知道青松子道长是个有神通的人,他既然愿意帮忙,想必能查清这起案件的真相。

于是,在青松子的带领下,王氏和捕快一起前往镇西头查看男尸。

一路上,王氏心中忐忑不安,她不知道这起案件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

一行人来到镇西头,只见河边停着一具被白布覆盖的尸体,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捕快拨开人群,走到尸体旁,掀开白布,露出一张面目全非的脸。

“没错,这就是清风。”捕快说道,“看来他死得可不简单呐。”

王氏一看,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她没想到清风会死得如此凄惨。

她强忍着心中的恐惧,问捕快:“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捕快摇摇头,道:“目前还不清楚。

不过,从他身上的伤痕来看,应该是被人杀害的。”

王氏闻言,心中越发慌乱。

她不知道这起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也不知道清风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就在这时,青松子走到尸体旁,仔细查看了一番,然后说道:“此人死状蹊跷,看来并非简单的仇杀。”

捕快闻言,连忙请教:“道长有何高见?”

青松子沉吟片刻,道:“此人身上的伤痕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

依贫道之见,这应该是某种邪术所致。”

捕快一听,顿时愣住了。

他没想到这起案件竟然会涉及到邪术,这可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王氏听罢,心中更是惊骇不已。

她没想到这清风竟然会卷入到如此诡异的案件中,更没想到这起案件会如此扑朔迷离。

“那……那道长可知道凶手是谁?”王氏声音颤抖地问道。

青松子叹了口气,道:“目前还不清楚。

不过,贫道可以断定,这起案件背后必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王氏闻言,心中越发不安。

她不知道这起案件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命运转折,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王氏抬头一看,只见一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挤了进来。

老妇人一见尸体,顿时痛哭流涕。

“儿啊,我的儿啊!

你怎么会这样啊!”老妇人哭喊着扑到尸体上。

王氏一看,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

这老妇人应该就是清风的母亲,她没想到这起案件竟然会让清风的母亲如此悲痛欲绝。

捕快见状,连忙上前安慰老妇人,并询问她是否知道些什么线索。

老妇人哭了一会儿,才渐渐平静下来。

她擦干眼泪,说道:“我儿清风从小就聪明伶俐,可惜被那青松子道长收留后,就变得越来越古怪。

我曾多次劝他离开道观,可他就是不听。

没想到,他如今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王氏听罢,心中暗自思量:这老妇人说的可是实情?

清风真的变得古怪了吗?

就在这时,青松子缓缓开口:“贫道收留清风,本是出于善心。

没想到他竟会误入歧途,对赵老爷施展邪术。

这确实是贫道的过错。”

老妇人一听,顿时怒目而视:“哼!

你少在这里假惺惺!

我儿清风之死,肯定与你脱不了干系!”

青松子闻言,并不生气,只是叹了口气,道:“贫道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不过,目前最重要的是查清真相,找出真正的凶手。”

捕快闻言,点了点头,道:“道长说得没错。

目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才能找出真相。”

于是,在青松子的带领下,一行人开始调查清风的死因。

他们走访了清风生前的亲朋好友,询问了他的行踪和交往情况。

然而,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却发现清风生前并没有什么仇人,也没有与人结怨。

这让王氏和捕快都感到十分困惑。

他们不知道这起案件究竟是谁所为,也不知道凶手究竟有何目的。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青松子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线索。

他记得清风曾跟他说过,他曾在道观中发现了一本神秘的古籍,里面记载着一种邪恶的法术。

“难道……这起案件与那本古籍有关?”青松子心中暗想。

于是,他连忙回到道观,开始寻找那本古籍。

经过一番搜寻,他终于在一个隐秘的角落找到了那本古籍。

翻开一看,只见里面果然记载着一种邪恶的法术,正是用来吸取他人精气的。

青松子看罢,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

他没想到清风竟然会偷学这种邪恶的法术,更没想到他会因此对赵福来下手。

“看来,这起案件的真相已经水落石出了。”青松子心中暗想。

于是,他连忙将古籍带到赵府,交给王氏和捕快查看。

王氏和捕快看罢古籍,心中顿时恍然大悟。

他们没想到这起案件竟然会如此离奇曲折,更没想到凶手竟然是清风。

“那……那清风为何会突然死亡呢?”王氏疑惑地问道。

青松子叹了口气,道:“这恐怕是他修炼邪术时出了差错,导致走火入魔,最终自食恶果。”

王氏闻言,心中暗自庆幸:还好有青松子道长及时出手,才救了她丈夫一命。

否则,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捕快听罢,也连连点头:“多亏道长及时发现真相,才让我们得以破案。

否则,这起案件还不知道会拖到何时呢。”

青松子闻言,只是微微一笑,道:“贫道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不过,这起案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应该时刻警惕邪教的渗透和危害,保护百姓的安宁和幸福。”

王氏和捕快闻言,都深感赞同。

他们知道,这起案件虽然已经告破,但邪教的危害却依然存在。

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百姓的安宁和幸福。

于是,在青松子的带领下,他们开始加强了对邪教的打击力度。

他们深入调查邪教的渗透情况,捣毁了多个邪教窝点,解救了许多被邪教迷惑的百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邪教在柳月镇终于销声匿迹。

百姓们的生活也重新恢复了平静和安宁。

而王氏和赵福来也在这起案件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他们知道,只有行善积德、远离邪教,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从此,柳月镇的人们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安宁,他们共同努力、团结一心,共同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而青松子道长也因为这起案件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百姓们的尊敬和敬仰。

他继续留在道观中修行和传道,为百姓们祈福和保佑。

这事儿过去没几个月,镇子边上的老榆树下又开始热闹起来。

村里村外的老少爷们儿,一到晚上就爱往那儿凑,为啥呢?

还不是因为那事儿之后,青松子道长开始在那老榆树下摆龙门阵,讲那些个妖魔鬼怪、狐仙黄鼠狼精的故事。

这天晚上,月黑风高,青松子道长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拿着一把破蒲扇,坐在老榆树下,周围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

“大伙儿都静一静,今儿个我给你们讲个新故事,保证是你们没听过的。”青松子道长清了清嗓子,引来一阵欢呼。

“道长,快讲,快讲!”人群里有人着急地催促。

青松子道长微微一笑,开始讲了起来:“这柳月镇啊,有个叫刘二的愣头青,家里穷得叮当响,三十好几了还没娶上媳妇。

有一天,刘二上山砍柴,无意间在山林深处发现了一处破败的小庙,庙里供奉着一尊不知名的神像,神像前还摆着一只破旧的香炉。”

“刘二一看这庙,心里合计,这庙虽然破了点,但说不定能求来点儿啥好东西呢。

于是他就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嘴里念叨着:‘神仙爷爷,你要是能让我娶上媳妇,我刘二给您修庙,天天供香火!’”

人群里一阵哄笑,有人打趣道:“这刘二可真逗,神仙爷爷哪有空管这事儿。”

青松子道长没理会,继续讲:“当天晚上,刘二就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明天你去河边,会看到一只红狐狸,你跟着它,就能找到你的媳妇。’刘二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河边,还真就看到了那只红狐狸。”

“刘二跟着红狐狸一路走,走到了一片树林子里,那狐狸突然就不见了。

刘二正纳闷呢,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姑娘的笑声。

他走过去一看,,只见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正坐在那儿笑呢。”

人群里又是一阵惊呼,有人喊道:“这刘二可真走运,狐狸精都给他送媳妇来了。”

青松子道长摇了摇头,道:“你们别急,听我往下说。

刘二一看这姑娘,眼睛都直了,上去就拉住了她的手。

那姑娘也没反抗,跟着刘二就回了村。

村里人一看,这刘二咋突然带回来个这么漂亮的媳妇,都羡慕得不行。”

“刘二跟这姑娘过了没几天,村里就开始不对劲儿了。

有的人家养的鸡无缘无故地死了,有的人晚上能听到哭声,还有的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家门口放着一些奇怪的东西。

村里人都说,这是刘二那媳妇招来的不干净的东西。”

“刘二一开始还不信呢,直到有一天晚上,他亲眼看到那姑娘变成了一只红狐狸,才吓得魂飞魄散。

第二天,刘二就去找青松子道长求救。”

人群里又是一阵议论纷纷,有人问道:“那道长,你后来咋处理的?”

青松子道长笑了笑,道:“我当然不能见死不救啊。

我带着法器去了刘二家,一看那红狐狸精,还真是个厉害的角儿。

我跟它斗了几个回合,最后终于把它给收服了。”

“那刘二呢?”有人好奇地问。

“刘二啊,他算是捡回一条命。

从那以后,他就再也不敢瞎许愿了。

至于那红狐狸精,我念它修行不易,就把它放了,让它别再害人。”青松子道长说完,叹了口气。

人群里沉默了片刻,有人感叹道:“看来啊,这世上的事儿,还真是啥都有。

咱以后可得小心点儿,别啥愿都乱许。”

青松子道长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

这世间万物,皆有灵性。

咱们人类啊,还是得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说完,青松子道长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道:“今儿个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吧,大伙儿都散了吧,回去早点休息。”

人群渐渐散去,老榆树下又恢复了平静。

青松子道长望着远处的星空,心中感慨万千。

这世间的纷纷扰扰,善恶因果,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啊。

从那以后,刘二在村里变得更加低调了,他不再瞎许愿,也不再想着不劳而获了。

而是踏踏实实地干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

村里人也渐渐淡忘了那件事,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安宁。

而青松子道长呢,他依然每天在老榆树下摆龙门阵,给村里人讲那些神奇的故事。

不过,从那以后,他的故事里多了一份告诫和警示,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珍惜眼前的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柳月镇的人们在青松子道长的故事声中,渐渐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他们变得更加勤劳、善良、团结,共同创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有一天晚上,青松子道长讲完故事后,独自坐在老榆树下,望着满天的繁星,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知道,这世间的万物都是有灵的,它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就在这时,一只红狐狸悄悄地从树林里探出头来,它那双明亮的眼睛望着青松子道长,仿佛是在感谢他当年的不杀之恩。

青松子道长微微一笑,对着红狐狸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红狐狸见状,转身消失在树林中。

青松子道长望着它离去的方向,心中默念:“愿这世间的一切生灵,都能得到善待和尊重。”

从那以后,柳月镇的人们再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奇怪的事情。

他们依然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而青松子道长的故事,也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传奇。

0 阅读:3

比卡比卡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