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毫山精神”在青藏高原发光

广西边关看历史 2024-05-25 07:19:22

齐鲁大地,一个不满十七岁的农民的儿子,背负着家乡父老乡亲的希望,于1978年10月,应征入伍,踏上了奔赴前线的征程。

到达边境后,实弹射击训练紧、任务重。短时间训练使我这个出生在社会主义和平年代的人很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射击能手,并得到了上级首长的表扬!当时自己只有一颗红心,我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交给的光荣任务,多杀侵略者,保卫边民的安全!1979年2月17日,我随大部队进入了最前线关口——水口关,等待随时出征的命令。终于,这一刻到了。我人民军队气势磅礴地走出了国门,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在国外的十几天中,我冲锋在前,随时做好了为保卫祖国牺牲的准备。越南从吃的到用的都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助的,可以说连一根线都是,可是这个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却要侵略我国。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更加憎恨这些侵略者,同时我也变得更加坚强,决心与他们战斗到底。当时的情景无法细说,一切都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十几天的战斗即将结束,我们完成了使命,准备撤回祖国。部队回国后稍稍休整,做好了返回原住地的准备,但我的心始终不能平静,我强烈要求首长继续把我留在前线,继续保卫我的祖国,陪伴我牺牲的战友!申请得到了部队首长批准,我激动得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我就到达了十三团,后被分配到了团指挥机关。我的首长们不分昼夜,抢时间,抓进度,天天奔跑在工地现场和指挥部。当时我任勤务员,被首长的一切举动所感动,特别是我的团长邓诗新、我的处长黄佛连、我的营长骆福久的举动更让我感动。他们都是我十三团的建设指挥功臣!我一生都将记住他们为保边疆付出的一切!不到一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进入司机学校学习。返回十三团后,我便加入了一线阵地建设之中。边疆的每个哨所营房都有我从后方送来的物资,当时前线很紧张,我随时都做好为国捐躯的准备。部队的六年,我对党无限忠诚,对军队无限热爱,对边民无比亲切!边境的六年,我对十三团有说不完的美好战斗生活情景,我的一生就是十三团。1983年10月,我结束了部队生涯。六年部队生活,它将感动我永远。

离开部队后,我来到了大西北,青藏高原第一站,被分配到了明珠之城——格尔木。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我都以十三团精神为榜样,把十三团精神带到那里。当时格尔木是青藏铁路第一期的终点。从到新工作岗位第一天起,我决心一定要把祖国建设强大!这里气候干燥、缺氧,很多调到这里工作的内地老职工从各方面都感到非常不适。我一想到十三团和我牺牲的战友,自己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把这些老师傅安排好,才是作为十三团的一名战士最欣慰的事。后来一段时间,又紧张地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兰州拉机车物资,在高原的工作中,不管工作多苦多累,我只要一想起前线的首长、战友,工作就更起劲。兰州至青海格尔木,格尔木至西藏拉萨,沿途是少数民族地区,自己处处以雷锋为榜样,只要有空,我就到藏民家访贫问苦,资助困难藏民。三十年来,我都以十三团人的名义为五所藏民学校送去价值三万多元的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品,支助藏民十余万元。三十年中,作为一名十三团的战士,我不知为民族地区做了多少好事。在甘肃、青海、西藏处处都有十三团战士的脚印。2001年至2007年,我参加了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建设,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我日夜奔跑在天路上,行程一百多万公里。每天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青藏高原上,遥望着东南方向,遥望着十三团的首长和战友们。

2003年春节前,我带着对十三团无比崇敬的心情,和我的家人重游了十三团。我从一线连队的阵地、哨所带走了边境的沃土,洒放在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上和布达拉宫周围,让我十三团的精神像昆仑山一样,永远载入史册。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多次立功授奖,并荣获了共和国火车头奖章!这一切都归功于我的十三团。

《情系庭毫山》2010年10月 17日

(作者:张天卫,1978年12月入伍,山东临沂人,团汽车连战士,现在青藏铁路公司监督站工作。

0 阅读:0

广西边关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