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季羡林先生曾发文吐槽“坏人”的不合理。
从古至今,我们都喜欢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比如忠臣肯定都是好人,奸臣肯定都是坏人,而皇帝都是糊涂的。还有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说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
但比较吊诡的是,我们都说“好人”好,可社会上还是有那么多“坏人”。
郭德纲得意弟子岳云鹏在大红之前过得很惨淡,他十来岁就来到北京打工,做过保安和服务员,辛辛苦苦赚点微博的薪水,熬了好多年。
就是在草根求存的时候,岳云鹏真正见识、经历这个世间的人情冷暖、酸甜苦辣。
他在饭店当服务员,有次就受到了一个客人的羞辱,因为岳云鹏忙中出错,客人就骂了他很久,哪怕是岳云鹏说了所有的好话,赔礼道歉,客人就是一个劲狠骂。
直到多年之后,岳云鹏回忆起这件事仍然是哽咽落泪,他说自己就是恨他,“我还恨他,我不原谅他。”
人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受伤,而一旦受伤,就会疼上很久,或许还会终生不能愈合。
你说这个骂岳云鹏的客人是坏人吗?他得理不饶人,欺负弱者,侮辱人的人格,看起来是坏人。但他也没有违反法律啊。
这不是替他说话,我们也不清楚当时的具体情况,可想必这个客人是不会认为自己是“坏人”的。
还有前两年顺丰的快递员在北京被业主打骂,起因就是快递员的三轮车不小心剐蹭了他的小轿车,我们看视频,看那男业主那么嚣张,真是义愤填膺,觉得这个人简直太坏了。
可这个“坏人”自己未必同意这个看法,想必他不会认为自己是坏人的。
季羡林也说过一个例子:一个人搬到新房子里,照例大事装修,而装修的方式又极野蛮,结果把水管凿破,水往外流。住在楼下的人当然首蒙其害,水滴不止,连半壁墙都浸透了。然而此人却不闻不问,本单位派人来修,又拒绝入门。倘若墙壁倒塌,楼下的人当然会受害,他自己焉能安全!这是典型的损人又不利己的例子。
这样的人在生活、工作中比比皆是,据我观察,他们也从不觉得自己是坏人。因为他们的认知、行为逻辑从来都是如此,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错误。
所以,坏人是不会变好的!
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我观察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季羡林说,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
人性都是自私的,都是贪嗔痴的。你看看身边的亲戚朋友熟人,哪个不是以自己的利益、好处为第一?
所谓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大概就在于“好人”会考虑到别人、不侵犯别人,而“坏人”则是理所当然地自私自利。
对此,“好人”又觉得纠结、郁闷,他们小心翼翼地做好人,反而不如坦坦荡荡做“坏人”的人活得开心自在。
做好人是很难的,至少要比坏人难。
有损人利己的人,有损人不利己的人,在他们的脑子里,这都是天经地义的做法。不如此,就是笨蛋,傻瓜。
在他们眼里,“好人”是什么?就是用来欺负、收割、损害、占便宜的。
狼吃羊,狼又岂会觉得自己是坏人?
所以,我今天对朋友说王阳明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了,他给好人提供了一套思想方法,让好人可以用来对付坏人。
好人不能,也不应该是弱者。
我们看历史上的王阳明在对付政敌、叛乱的时候,套路那么多,处处都是计谋,可他仍然是圣人,在圣人心里,“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无所谓好坏的。
要想做好人,你必须比坏人更聪明更强大才行。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说,“恶人是不会简单的死的,因为上帝似乎还要关照他们,他要用他们来作他报复的工具。”
里面的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就是个好人,可他太“弱”了,结果就被人陷害,差点死无葬身之地。
后来是法利亚神甫教育了他,让他变成一个聪明的人,其实不是宝藏让唐泰斯复仇成功,是他聪明的头脑让他复仇成功。
从爱德蒙·唐泰斯到基督山伯爵,代表了一个好人从弱小变强大的过程,他们是同一个人,又好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物种。
当年那个客人还会、还能欺负现在的岳云鹏吗?应该是不会了吧,毕竟岳云鹏出名了,更有话语权,社会地位更高,有钱有人有资源有势力,不容小觑。
恶人自有恶人磨,坏人不会自己变好,但我们可以让他们不敢、不能欺负好人,这不是因为道德感召,而是在于强大的实力——我们掌握惩罚恶行的能力。
情绪、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靠恨对付不了坏人。《教父》里说,“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个人是如此,国家也是这样。
世界上确实是有坏人的,好人的任务就是克制、惩罚他们。而所谓“好人”,很多不过是不敢、没有机会做坏人,这个要另说了。
欺软怕硬是人的天性,因为成本低。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变强大。[呲牙笑]
岳岳大宝贝爱你哦,你还有我们呢!
只能说明这他妈的中国人一点儿也不善,坏的很呀!╯^╰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