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81f70a61c8c7ad416fa066ba2f5d01a.gif)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每天吃饭,嘴巴一张一合,仿佛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等年纪上去了,才发现,吃饭这件小事,竟然藏着太多讲究。
年轻时大鱼大肉,肆无忌惮地重口味。
到了65岁,医生却开始苦口婆心地叮嘱:少盐少油,饮食清淡。可问题来了,真的要吃得如此“寡淡无味”吗?如果一味少盐少油,身体真的会更健康吗?
先说结论,65岁之后,饮食当然要有所讲究,但凡事过犹不及。
过于清淡的饮食,可能会让身体吃亏。想要健康长寿,吃饭时务必要讲究科学,而不是盲目听信“清淡”二字。医生建议,这个年纪,吃饭时尽量做到以下5点,才能真正让身体受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999d1241a6b009f3f5748946e462703.jpg)
1. 适量摄入盐分,别盲目“无盐”饮食。一提到“健康饮食”,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少盐”。确实,盐吃多了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问题是,完全“无盐”饮食,同样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人体需要适量的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钠是神经传导、肌肉收缩和体液平衡的重要元素。如果完全杜绝盐分,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出现乏力、头晕,甚至影响认知功能。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身体代谢能力下降。
过度限制盐分摄入,反而容易增加跌倒风险,甚至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所以,65岁后,应该合理控制盐分摄入,而不是一刀切地“拒绝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cbb7672961a0ce62584f2008be46e8.jpg)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但并不是完全不吃。可以用天然的调味品,比如柠檬、醋、香草等来增加食物风味。
同时保证摄入适量的优质盐,如海盐、低钠盐等,让饮食既健康又美味。
2. 别过度控油,适当补充优质脂肪。很多人对“油”避之不及,认为吃得越清淡越好。可事实上,油脂并不全是坏东西。
尤其是老年人,适量摄入优质脂肪,对健康有不少好处。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适量摄入可以帮助维持细胞功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而且,适当的脂肪还能保护心血管,减少慢性炎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25403b1cb9d0b0d882a40bb237beb8.jpg)
研究表明,优质脂肪,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大脑功能,甚至可能延缓认知衰退。
65岁后,如果一味追求低脂饮食,可能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影响身体代谢。
甚至增加肌肉流失的风险。所以,与其完全拒绝油脂,不如学会挑选优质脂肪。每天可以适量吃些坚果、深海鱼。
烹饪时可以用橄榄油、亚麻籽油代替动物油,既能满足身体需求,又不会增加过多负担。
3. 多吃优质蛋白质,防止肌肉流失。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研究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肌肉质量会下降1%-2%。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7868ec639e22afcb35fec01dfafd24.jpg)
如果不注意补充蛋白质,肌肉流失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影响身体活动能力,甚至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蛋白质是维持肌肉健康的重要营养素。
尤其是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奶制品、大豆等,能够帮助维持肌肉质量,增强免疫力。
美国老年医学会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每公斤体重1.0-1.2克,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或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蛋白质需求量可能更高。
所以,65岁后,每天应该适量吃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比如早餐可以吃个鸡蛋,午餐和晚餐可以搭配鱼肉、豆制品等,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预防肌肉流失,让身体更有活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8add45620f8f8bed2a86423109d4fb2.jpg)
4. 关注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肠道健康是老年人不能忽视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蠕动减慢,便秘成了不少老年人的“老朋友”。
而膳食纤维,正是保持肠道健康的关键。
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能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肠癌风险。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还可以帮助控制血糖、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65岁后,每天应该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
可以多吃些全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等高纤维食物,比如燕麦、糙米、红薯、苹果、香蕉等。同时,别忘了多喝水,帮助膳食纤维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便秘困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976131058ca1c40d8c4794602bf172f.jpg)
5. 少量多餐,避免消化负担。不少老年人都有胃肠功能减弱的问题,如果吃得太多、太快,容易增加消化负担,导致胃胀、消化不良。
与其一日三餐吃得过饱,不如调整为少量多餐的饮食模式。
研究表明,少量多餐可以减少血糖波动,降低胃肠负担,同时还能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率。
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这种饮食方式更有助于稳定血糖和血压,减少并发症风险。
可以尝试一天吃4-5顿,适量增加一些健康的加餐,比如上午吃点坚果,下午喝杯酸奶,晚上吃点水果,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让胃肠更舒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a0a0cdc5900e722f23b2161d52c3a4.jpg)
65岁后,饮食不该一味地“清淡”,而是要讲究科学平衡。
适量的盐分、优质的脂肪、充足的蛋白质、丰富的膳食纤维,加上合理的进餐方式,才能真正让身体受益。
如果你或家里的老人已经开始“盲目清淡饮食”,不妨从今天开始,调整一下吃饭的方式,让健康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王陇德.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瑞芳, 张立平. 《老年人膳食营养与健康》. 科学出版社, 2021.
孙建琴, 王福俤. 《膳食脂肪与慢性病》.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老年人合理膳食指导》. 科学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