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国民党一级上将“弃暗投明”,他们几人一个比一个厉害

凌高谈过去 2023-12-07 17:36:09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截止到1965年,18名国民党一级上将,有4名投靠共产党,个个都厉害。

整个国民政府时期,将星如云,却也只有18个人,被封为了“一级上将”,即现在所谓的“四星上将”。而在这18个人里,还有五位是死后为表敬意,进行追授的。

可想而知,这“一级上将”的含金量,然而就是这些国民党的中流砥柱,却有4名最后选择了离开蒋介石,站在中共这一边,他们分别是谁呢?

1935年4月2日,国民党在南京举办授衔大会。

整个会场十分的宽敞,场内场外人头攒动,除了台下坐着的一众国民党高官,和外围手拿照相机的记者们,诺大的主席台就站着一个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

前一天,4月1日的授衔大会现场,所有人到此只是观看了蒋介石对自己的一阵吹捧,整整数个小时的会议,都看他一人在那表演。

在当天授衔会议的最后,蒋介石给自己封了个“陆海空特级上将”,军服军衔仅他一人获此殊荣,左胸上的勋章也挂了个满满当当。

自己夸自己哪里过瘾,他还让何应钦等人上去,念了数十分钟的稿子,通篇赞颂“委员长的伟绩”。

到了第二天,台下不仅坐着蒋介石的中央军,国内各个派系的军阀首领,也几乎全部到场,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李宗仁、唐生智等人全部坐在第一排。

而且很明显的是,每个地方军阀的身后,都坐着自己的下属,整个座次排列一目了然,谁和谁关系好点,谁和谁不熟都看得出来。

中原大战过后,蒋介石把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手下败将全部归拢,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本就是靠的这些地方军阀撑起来的,打掉了头头,其地方派系就会分裂,到时候更难管。

蒋介石一寻思,就把全国最具实力的几个军阀首领聚到一起,给他们钱、粮、官,让他们踏实地站在自己这边,以便于蒋介石巩固自己的统治根基。

所以说,国民党第一次授衔大会,本质上其实是蒋介石收买人心的一个方法而已,这也跟中国共产党有了根本性的区别。

一个是靠威逼利诱,靠钱财收买召集起来的人,一个是靠共同的革命信仰,崇高的理想而自发聚集起来的。

前者只要出现一点利益纠葛,就会迅速分崩离析,后者不管雨打风吹,都牢不可破。

解放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国民党之所以失败,一是倒在人民战争的汪洋之中,二是各个派系心怀鬼胎,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大局。

很多国军的地方将领,经常会出现“抗命不从”的现象,从而使友军无援,失去战机。

还有些将领,甚至会直接弃暗投明,率军起义。

在1935年4月2日这天,光是坐在最前方的数位地方军阀首领,就有两名以后会站在红旗下,至于其他人,就更多了。

除了前一天蒋介石自封的“特级上将”,这天授衔的“一级上将”才真正是至关重要的,这代表蒋介石本人从这天开始,真正地凌驾于其他地方军阀之上,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晋绥军的阎锡山、西北军的冯玉祥、东北军的张学良、蒋介石嫡系部队中央军的黄埔系代表何应钦、桂军的李宗仁、滇军的朱培德、湘军的唐生智、粤军的陈济棠。

此八人手握当时国民政府最强兵力,极具实权,任何一个都是跺跺脚,地方上都要抖上一抖的人物。

蒋介石就在这天,给他们授予了“国民党一级上将”的称号,并从依照全文提到的顺序,“冯阎张何李朱唐陈”,依次分发实权。

在场的谁也不会想到,就在这台上的八人里,就有两个会倒向当时看来还十分弱小的中共,那么是哪两个呢?

国民政府历史上,一共出现18个一级上将,其中有4名转投了共产党。

在这18个人里,有的是老牌军阀头子,有的是国民党内部新的派系代表,很多人论资历比蒋介石都要高,论名声,有人比蒋介石还大。

可以说,就是这些人顶起了,整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时期,他们其中任何一个都对国民党十分重要,对蒋介石来说,是真正的千金不换。

可就是这些如此被他看重的人,到最后还是倒向了中共,还不止一位,足足有4位!

那么,在这些位高权重的将领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才会让他们选择离弃蒋介石呢?

在1935年4月2日,被蒋介石册封的八位“国民党一级上将”里,第一位拒绝国民政府的威逼利诱,倾向于中国共产党的,就是湘军首领——唐生智。

如果说其他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因为时势才弃暗投明,那么唐生智则从一开始就对共产党抱有好感,他也是唯一一个,还带动了其他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起义的人。

1909年,20岁的唐生智作为典型的新派军人,考入了武昌第三陆军中学。

由于他自小行事颇有古时侠客之风,经常仗义相助他人,还散出家财帮助周边邻里,所以名气很大,很多人自发前来与他结识。

其中,曾加入过洪门帮派,豪爽大气的谭人凤与他相交甚密,二人成了忘年交。

谭人凤此时因参与了多起地方武装起义,被清廷通缉,唐生智毫不在意,反而出手相助,因此得到器重,被吸纳进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唐生智当即带领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离开保定的陆军学校,凭着一腔热血,和立志救国的决心,加入了反清队伍。

在经历几场血战后,谭人凤介绍他到烟台的某部队任连长,却因眼里容不得沙子,看不惯军队里的腐败现象,被上级长官排挤,性情耿直的他,一气之下选择离开。

一下子无路可走,只得又回到保定的军官学校继续学习,等从学校毕业后,阴差阳错下,被分配到湘军的第一师当起了一名旅长,后来因在护法运动中表现优异,一路直升。

唐生智也曾在此期间误入歧途,成为吴佩孚手下的部将,在赢下一次针对孙中山部的作战后,他幡然醒悟,自己是站在了革命志士的对面。

其后,吴佩孚连连催促他率部作战,他就拒不抗命,不愿再做北洋军阀的马前卒,只是带领士兵和当地灾民救灾修路,备受当地人爱戴和下属的信服。

北伐战争期间,他先后担任北伐中路军总指挥和北伐总指挥,打得吴佩孚找不着北,只能率残余部队逃往四川。

也是在此期间,他意识到蒋介石此人根本不可信任,所以在1927年8月他率部东进,誓师讨蒋,逼得老蒋只能暂时宣布下野。

此后,见日本人狼子野心,意图染指华夏,他决定集合国内力量,一致对外。在南京保卫战中,他临危受命担任指挥,却因敌我实力差距过大,援军迟迟不来,等因素最终战败。

他由此一下子心灰意冷了起来,只身回到家乡,隐姓埋名,决心培养抗日的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唐生智本人从来没有反对过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没让自己手下的部队,参与对中共军队围剿,和共产党人士的迫害。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他凭自身影响力,号召起一大批爱国志士、商人、士兵,进行“和平自救”运动,还组织人民自卫武装,阻击白崇禧的部队,并劝说程潜起义,使后者最终下定决心反蒋。

新中国成立的22年后,这个一生留下无数故事的传奇人物,于湖南长沙因病去世,享年82岁。

而和唐生智同一天被授予一级上将的,另一位投诚的将领,就是李宗仁了。

他和其他三位投诚将领不同,他在1965年才回归的大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65年李宗仁回国,至此,18名国军一级上将里,共4人弃暗投明。

作为曾经的中华民国代总统,桂系军阀领袖,李宗仁的回归,也代表了国民党又一极具实权的人物,选择了由中共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识时务者为俊杰,同样英才辈出的国民党里,自然不止李宗仁一个站在我党这边。

光是和他同军衔,地位不比他低的,就有3人先他一步改恶归善,帮助了旧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

那么这三人又分别是谁呢?

早在北伐战争时期,李宗仁和唐生智就曾由“战友变为对手”,在安徽省内,两人数次交战。

李宗仁作为国民党元老,也是同盟会的成员,也是从底层学徒经过考学,不断进入一系列学校学习,改变了自己命运的。

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粤桂战争等,都参加了个遍,直到在1921年,他意识到要想进一步争权夺利,就得扩充手里的部队,自己当司令。

所以他带着愿意追随他的少量士兵,跑到了玉林山区里,经过数年的招兵买马,逐渐养起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

到1924年11月,被孙中山亲自任命为广西第一军军长后,他算是彻底地站了起来,等第二年7月击败沈鸿英的旧派桂军后,直接一举成为了桂系军阀的首领。

与唐生智那样一生不曾参与过对共产党人士的迫害不同,李宗仁是曾支持过“四一二政变”的。

不过他和蒋介石的关系并不好,两人率领的部队,桂军和中央军曾多次爆发大战,轮战不休。

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本着家国大义的想法,他选择与蒋介石和解,共同抵御外敌。

1936年的时候,他还主动北上抗日,其后参与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让中国人终于扬眉吐气了一下。

解放战争后期,眼见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他就任中华民国代总统,准备和中共谈判,却因不愿在协定上签字,使得大战再次爆发。

等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他直接被蒋介石罢免了职务,只好选择去美国带了十几年,最后因思乡心切,才回到了中国大陆。

1969年1月,他因病去世,享年76岁。而最后两名一级上将,就是陈绍宽和程潜了。

陈绍宽是在1935年9月6日被补录上来的,程潜则是因为朱培德病逝后,被晋升上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他人,陈绍宽是唯一一个海军一级上将。他和唐生智生于同一年,也是贫苦出身,从放牛娃干上了海军上将。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明知道自身装备和兵力数量远不及日军的前提下,仍然毅然出战,誓死抗敌。

在江阴海战中,击落了日军战机二十多架。在日本投降的仪式上,他还在美国的密苏里号军舰上,作为受降官出席。

1945年,解放战争期间,因反对内战,没有遵从蒋介石堵截中共军队的命令,被解除了海军司令一职。

解放福建前夕,他更是直接站到了共产党一边,在新中国的海军建立方面,陈将军居功至伟。

1969年,陈绍宽因病逝世,享年79岁。

最后一位,便是国民党元老,担任过新中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的程潜了。

相比前面三人,程潜的出身要更好一点,他自己还曾考取过清朝的秀才。不过其后也是因为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才实现了手握大权的梦想。

1912年,程潜任湖南军事厅长并率领着湖南新军第25旅,当时有个19岁的新兵加入其中,不过后面新兵看革命胜利,就退出了军队,继续回去读书了,这名新兵的名字叫毛泽东。

1949年7月,眼见湖北也被解放军解放了,程潜坐不住了,可此时他在起义与抵抗之间犹豫不定,迟迟未能做出决定。

直到上海等多地起义后,加上唐生智等人的劝说,他终于下定决心,在8月1日昭告天下,湖南和平起义。

1968年,程潜先后因摔伤和肺炎,接连两次住进医院,最终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他们四位的选择证明,只有选择和人民站在一起,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

《中国百年军服》.徐平.金城出版社

《李宗仁史料馆》.大众日报

《程潜》.中国政府网

《唐生智》.东安县人民政府

《永州名人》.永州市政府

《陈绍宽》.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

《35—49年国军一级上将》.环球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696
评论列表
  • 2023-12-10 13:55

    唐生智当时哪有什么权利?光杆司令

凌高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