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愉:吴显龙资金链起底,怎么从拿地一直死撑到售楼?

愉见财经 2024-04-15 23:09:40

《城中之城》播到第10集,这两天老有人问我,为什么吴显龙的地产公司一缺钱,就得找谢致远的信托?就不能找赵辉正正常常贷个款吗?

殊不知,在各位看到的紧凑的情节展现背后,其实还有我们隐藏起来的关于吴显龙融资的大段背景设计。今晚就通过“愉见财经”给大家还原我最初写给骏龙集团的,玩转资金链前情后续。

在进入揭秘之前,我们先来铺垫剧中的一个经典隐喻:谢致远陪他家娃下大富翁棋,赢在“会用杠杆”。我们都知道,大富翁棋局的基本假设,是资产价格上行,敢敢拿地敢敢盖楼,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因此扩大杠杆成为必要选择。唯一要小心的是,始终保持融资渠道通畅,管理好流动性风险。

剧中的逻辑也是同样,“十锅九盖”地玩转资金链,一环卡一环,直到当上“大富翁”。

吴显龙从拿地开始的“十锅九盖”

我们先从单一项目来看。第一步,拿地。我所假设的吴显龙,其实,和那个年代疯狂扩张的民营房企一样,从拿地开始,手上的自有资金就是不够的。为了大家理解方便,我来做个模型,假设土地款需要4个亿,吴显龙手上只能腾挪出2个亿。

一如戴行要救的嘉祥,信贷资金不能流入资本市场,于是“表内不行走表外”;在骏龙集团,一样,信贷资金是不能用去拿地的,同理,还是走表外。

那个年代,结构化信托的确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当然,事实上除了信托通道,也可以有别的通道模式,比如同样经典的券商资管通道。

需要备注一句的是,在我们的剧里,由于需要谢致远的这个角色来围猎赵辉,欲扬先抑,最后才能开启反腐剧情,因此,我们不得不黑掉谢致远,搞得他似乎无所不能还没有底线落井下石。在真实的世界里,其实不是这么玩的,很多时候,主导融资的反而是银行+企业,信托只不过是跟在银行屁股后面分点通道费的小弟,抽屉协议一签,风险都是银行兜底。

在这部分的拿地款里,如何控制风险呢?在那个年代,设计融资结构是一件很体现专业功底的事儿,比较简易的版本,是起一个有限合伙,银行以要么表外资金(理财资金)、要么类投行资金做优先级,“安全垫”是房地产商自己拿出来的钱,做劣后,有风险先蚀掉这部分。

当然,房地产商在这个阶段也可以不问金融机构融资,而是问外部主体借。在某些操作中,这笔钱可能是“明股实债”,有时候还是呈现为假的联合拿地。“愉见财经”在过往调查中曾经发现过一块地的“小股东的股东”发生变更(因为不方便直接变更股东)。那个时间卡点,就是地产商拿完地搞到第一笔开发贷后,挪去还了“明股实债”部分的借款了。

我本来想把我的调查发现贴给田晓慧这个商业间谍的,让他通过“股东的股东的变更”推测出长滩从拿地款开始就在空手套,借了大笔钱,于是想用开发贷去堵窟窿。不过最后考虑到一个大众剧不能做都太专业晦涩,我们放弃了这个复杂设计,尽可能让业外受众也能大致理解剧中的融资结构。

好了说回来,假设吴显龙自有资金2亿,这里通过信托结构,2亿做劣后,撬动银行表外2亿资金进来,就能拿一块4亿的地。

第二步,拿完地要开发了,而吴显龙手上还欠着2个亿的拿地融资,怎么还?

当然是,再借一笔来还呗。因为拿到地意味着房企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并可以此办理建设用地规模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四证”齐全后,这次房企是可以贷款的了,正正常常从表内走的那种,即可将土地证抵押后向银行正式进行土地开发贷款。

在剧中,长滩就是到了这一步,他们的地是抵押掉的,可见已经融资了。只是很显然这笔开发贷被他们挪走还其它窟窿去了,于是长滩本身开发没钱了。

回到我们的假设模型中,假设4亿拿地价格,一般可向银行贷出3亿开发贷,模型里房企即可还上上一笔融资,手上余下的资金不会超过1个亿,进入后续开发。

朋友,手上没钱了咋开发啊?这房企“空手套白狼”的样子真是从头搞到尾。这个时候,他们造楼盖物业,实际靠的是:垫资!

这就是为什么,在过往的很多年,我们看到建筑公司也是玩资金的、钢贸商们也是玩资金的,玩资金玩到最后,都是去薅银行贷款的。根源其实在这里,因为建筑总包方需要垫资建设,材料供应商无论是和建筑方签合同,还是和房企直接达成意向,都需要垫资供货。

早年我问钢贸商,为什么要搞重复质押,贷出那么多信贷。他们往往回答,自己是重资产行业,需要“三套资金”;再到后来的异化是,钢贸商赚钱都不是靠贸易中的“下工差”了,而是靠吃垫下去的资金的利息:“月息3分”,曾经是这个行业的标准定价。

第三步,拿到产证后如何还贷?回到上文的4亿模型中,开发商还欠着3亿开发贷的嘛,然后还有一堆建筑商材料商的“垫资”要还,对吧?怎么还呢?

老规矩啊朋友们:新贷还旧账,时间换空间。

这个时候,最好的假设是,“十锅九盖”的游戏已经撑到了物业封顶。那么感谢上帝,物业验收完毕后就可以领到产证。如果这楼盖着是用来卖的,那就靠销售回笼资金,假设是商业地产自己经营的,则可向银行申请经营性物业贷款。

回到我的假设模型,这样一幢商业地产约可评估10亿,再给银行讲讲故事,制造一下高租金假象,比如预计一年租金5000万(租金回报率5%),这样就能从银行贷出5~10年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加上产证抵押,希望可贷5个亿。

好了,这下总算是把“十锅九盖”的游戏给兜圈子兜了回来,用这5个亿还上之前的3亿开发贷,1~2亿的造楼垫资。

不过真实世界常常没法这么兜回来。

首先,如你们一路读过来都会捏把汗的,这中间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掉链子,资金链随时可能崩断,这个时候,可能真的需要拉拢极个别金融机构的人,才能度过难关。(求生欲注:极个别,别泛化,银行人的主流,是政治性人民性服务实体经济。)

第二,上文说了,这是放在单一项目里看的。真实的运作是,地产商手上很多个项目一起来,这也是我们在骏龙故事里隐射的,是A项目断了、B项目救;B项目断了、再找C项目救。如此往复,永无宁日,恐怕“十锅九盖”都是一句表扬了,大概率,十个锅有5个盖就算资金链很健康的了。

第三,上述模型里,根本没算对地产商而言真正吃钱的两样东西:资金成本、“公关”成本。后者我就不展开了,大家看剧也能感受一二,而前者,在所有资产价格不再高速上涨的周期里,高企杠杆带来的资金成本,都是致命的。对,致命的!

吴显龙为什么很难从银行表内拿到贷款?

即便像上文中这样运转,那也只能解释,吴显龙在拿地的那一步需要找谢致远走信托通道。那为什么开发贷也没能从银行拿到呢?

我在剧里其实埋了一些梗,尽可能说明。

首先,我埋了一个“不在百强名单之类”的梗,其实我建议编剧的,是200开外。再加上,我还埋了赵辉收到了总行下发的“地产类融资风险预警”。这些情节的背景大致是2017年,地产融资大收缩。总行风险预警,意味着银行“名单制管理”,一家百强开外、甚至是200强开外的小公司,盛茂银行根本就是不愿意合作的。

也正是因为表内风险预警,对地产融资的大收缩,催生了2016年、2017年,一大堆地产融资借通道出表的故事,直到,2018年资管新规,又给这条路捆绑上了手脚。我们的监管,还是火眼金睛的。

其实呢,我本来写给了赵辉或苏见仁一些用来“捣糨糊”的推脱之词,比如,“啊呀没有额度了呀”哈哈哈哈哈。直到围猎方用钱、用兄弟情、用女人围猎到位,这个“没有额度了”的推辞才会停止。我甚至想让赵辉去收贷另一家房企,腾额度给吴显龙。

另一处我埋的梗,是吴显龙用来融资的这个主体已经坏掉了,逾期掉了,其他银行都已经进入清收法拍流程了。解决方案是“换一个干净的主体”来融资,表面上看不出是吴家的、甚至非地产类的。这句话编剧用了,在吴显龙找谢致远做一笔委外的时候用的。

嗯,换个干净的融资主体,符合银行信贷政策的那种,也是那些年的办法之一。

结语

大富翁棋的隐喻

呼应开篇的“大富翁棋局隐喻”,会用杠杆之所以能赢,必须发生在两个大前提之下:

一是资产价格只能上不能下;

二是货币周期只能宽不能紧。

那么反过来呢?当地产商的运作模式几乎家家都是“一堆资产拉久期,一堆负债在生息”,那么这个时候,以上两个前提动一个,曾经招财的杠杆,就会立马变身诱火的杠杆。

哪一次覆灭周期,地产商,不是杠杆最高的哪几家最为危险呢?

不过呢,从一个更深层的思考来看,吴显龙的宿命,或许也是那个年代发展模式下的必然。毕竟相对大央企国企,民营房企的资金成本天然就更高,资金成本往往决定了扩张模式,必须是高周转、高翻台率,以及资金利用过程的一环套一环,前后腾挪。如果不这样做,民营房企很难在市场中生存,但如果这样做,也一样会覆灭在资金收紧的周期。

这部分和《城中之城》已经无关了,我就不往深里写了,如果大家还有兴趣扩展阅读,可以点击跳转“愉见财经”往期专栏文章《从起高楼到楼倾圮:地产商为什么不能见好就收?》。这篇文章很深,专业人士请入。

所以,在吴显龙式运作模式之下,两件事情几乎是必然。一是,紧紧握住资金方,腐化对方成为自己人(当然更高阶的玩法是自己参控一张金融牌照去,但吴家房企显然不到这个实力);二是,一旦外部资金收紧,这样的中小房企,逃不过破产。

赵辉不是不懂。今晚第十集播出以后,赵辉的白衬衫已然就要不保。他的未来,湿手沾上了这样一坨甩不掉的面粉以后,何去何从?

0 阅读:18

愉见财经

简介:深度观察金融业:有人、有故事、有细节、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