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事舞台上,中美军事力量对比持续吸引全球关注,作为热点议题,两国军事实力的比较备受瞩目。
近日,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上将公开承认,中国在战机和轰炸机数量上已占据优势。
2025年4月,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上将承认,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表态:美军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面临挑战。
更震惊的是,他承认在亚太地区,这变相表明美国70年来构建的空中霸权正逐步崩溃。
长久以来,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国际上占据主导,给人留下不可一世的印象。
帕帕罗上将的言论引发疑问:美国军事上的强硬姿态是否仅为虚张声势,实则存在诸多“致命缺陷”?
【从“绝对碾压”到“势均力敌”】
2025年4月10日,美媒《空天军杂志》发表文章《印太司令部负责人阐述太平洋空中优势的重要性及潜在风险》。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在亚太地区,中美两国均无法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
中国战机和轰炸机的实力究竟如何,竟令美司令深感震惊?
五代机中,中国歼20堪称空中王者。洛马总裁透露,歼20生产速度惊人,3天一架,年产能可达100架。
美国F35虽在大规模生产,但年产能与歼20相近,且过半产量需供给他国。
关键在于,F35作为中型多用途战机,空战性能不及歼20,且与之对标的F22战机已停产,凸显了F35在与歼20竞争中的劣势。
在五代机竞争中,中国已占上风,且此优势随时间推移持续扩大。
六代机研发进程中,中国亦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中国两款六代机正密集试飞,其中歼36尤为突出,频繁亮相进行低空飞行演示,备受关注。
美国方面,特朗普虽数年前宣布启动F-47项目,并称已秘密研发五年,然而至今尚未成功推出任何一架原型机。
研发进度的显著差异,导致美国在争夺未来空中优势的竞争中处于极度被动地位。
此外,中国在战机配备的空空导弹上,霹雳-15与霹雳-17导弹同样彰显了卓越性能。
霹雳-17导弹射程超300公里,远超美军现役AIM-120导弹的160公里射程,即便美军正在研发的AIM-260导弹,其射程也仅能与霹雳-17相当。
数据对比显示,中国在空中作战核心装备上,数量占优且性能卓越。
【美军的致命缺陷】
面对中国空中力量的迅速崛起,美军积极应对,采取多项措施以防被动。
在战机部署上,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因空中优势战机不足,寄望于F15战机,意图通过其构建“短暂空中优势”。
但F15作为老旧战机,面对中国先进五代机时,存在致命缺陷,包括隐身性能、机动性及航电系统等方面均不如五代机。
美军此举如同病急乱投医,实则无法扭转其在空战中的劣势地位。
美军提出“敏捷作战部署”概念,即将战机分散至偏远机场部署,旨在提升部队生存能力。
他们宣称此为提升部队活力的良策,实则反映出对自身实力缺乏自信。
他们明白,面对中国强大的火力,战机若集中部署,极易遭全面摧毁,因此需分散部署以确保安全。
随着“去工业化”进程加深,美国在战时的生产制造能力已显著下降,远不及以往。
中国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国,具备全面的工业体系及卓越的生产制造实力。
在战机制造上,中国服役新战机的速度是美国数倍;造舰能力上,中国更是远超美国,达到其232倍。
产能巨大差距令中国在战时能释放强大潜能,加之中国管制稀土出口,美国军工产业遭受重创。
以美军F35战机为例,近年来产能显著下滑,原定的block4升级计划亦多次被推迟。
美军虽称延误因软件升级,但显然与中国稀土管制相关。
从这些角度看,美国军事力量表面强大,实则存在诸多弱点。
然而,我们不应轻视美国,因其军事技术研发底蕴深厚,拥有众多先进技术储备。
未来军事竞争中,美国能否靠技术储备逆袭尚不确定。此问题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