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的遗憾:十余万大军齐出动只干掉英军一个营,到底谁失误了

马小虎说历史 2024-12-09 19:41:35

一个兵团出动十几万人,结果只围歼了英军一个营,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1951年,抗美援朝战场进入第五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带着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军渡过临津江,目标是歼灭英军十九旅。原本一场志在必得的战役,最终却只全歼了对方的格洛斯特营,其余部队被漏网。战后,英军内部争吵不休,志愿军内部也开始检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次战役,不仅仅是个战术问题,更是一次战略和执行力的全方位考验。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战术规划过于单一,重渡江轻后续

杨得志是个稳健的指挥员,这没错。但这次,他的“稳”成了问题。战役前,他花了大量时间筹划如何渡江,甚至把全部精力的90%都放在了渡江行动上。这导致什么?过江之后,部队“然后呢”完全没想清楚。六十三军渡江后迅速围住了格洛斯特营,按理说这是个好开局,应该趁热打铁,把整个英军十九旅一网打尽。但六十四军和六十五军却迟迟未能跟上,尤其是六十四军在滩头被韩军堵住,动弹不得,六十五军挤在后方也发挥不了作用。结果,敌人主力趁隙逃脱,战果大打折扣。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做好了饭,却把锅端翻了,真是让人扼腕。

2. 部队执行力参差不齐

志愿军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但当时十九兵团的基层指挥能力还有不少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六十三军187师围攻格洛斯特营时,189师却在渡江后犹犹豫豫,观望了一整天,迟迟不敢行动。这种畏首畏尾的表现,直接导致英军主力逃跑。如果189师当时能果断行动,配合六十三军,完全有机会把十九旅全歼。战后,189师师长和政委都被记大过,但问题真的全在他们吗?恐怕未必。杨得志作为兵团司令员,对战场的掌控力度显然也有不足。说白了,指挥链条上“稳”的风格,传递到基层就变成了“慢”和“拖”。在现代化战争里,这种慢半拍的节奏,代价是致命的。

3. 后勤和技术差距导致战场局限

英国的格洛斯特营是个什么水平?别看它只是个营,它的火力配备顶得上志愿军一个团。除了装备精良的步兵连,格洛斯特营还有支援连(迫击炮、机枪、反坦克武器)、装甲战车和无线电通讯排,能够随时呼叫空中和旅部火力支援。志愿军拿两个团去围攻它,打了整整三天才拿下,期间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更别提其他战线上,韩军和美军的火炮和凝固汽油弹给六十四军造成的巨大伤亡。这场战役的根本问题在于,志愿军装备和后勤保障的短板,直接限制了战术选择。即使杨得志拼尽全力,也很难在敌人强大的火力面前取得更大的战果。

杨得志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但也暴露了战术灵活性不足的问题。他在撤退阶段表现出极高的指挥能力,铁原阻击战更是极大削弱了美军的攻势,掩护了大部队的撤离。但从整体来看,第五次战役的失败,既是指挥问题,也是装备与后勤差距的体现。杨得志并不是唯一的责任人,他只是那个不得不背锅的人。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