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鹰,葬送了胤禩的皇位梦。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戏码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八阿哥胤禩,凭借他的“人缘好”和“团结能力强”,一度成了继位的热门人选。正当形势对他有利时,一场“毙鹰事件”彻底扭转了局面。
两只本该用来讨好康熙的海东青,最终变成了断绝父子关系的导火索。康熙一纸诏书,不仅让胤禩丧失储位资格,还让他跌入人生谷底。
问题来了,两只鹰是怎么惹出这么大的事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康熙的防备心比铜墙铁壁还硬
康熙这个人,从年轻时就看惯了皇位争夺的腥风血雨,心里一套“权力防火墙”早就修得滴水不漏。他喜欢聪明人,但绝不喜欢聪明过头的人。
胤禩,偏偏就是后者。这次献海东青,胤禩本意是想讨好康熙,借“鹰”比喻康熙是满清的“猛禽之王”,听起来很会来事吧?但问题出在后续鹰死了。
康熙是什么人?他不信巧合,只信动机。当时的康熙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状况也不如年轻时硬朗,这两只死鹰摆在他面前,怎么看都像是恶意的“诅咒”。
对康熙这不仅仅是对他的“不敬”,更是对皇权的潜在威胁。
康熙的反应非常直接一篇五百字的上谕,直接把胤禩定性为“不孝不义”的人,顺带把父子情分一刀两断。
至于胤禩有没有这个“恶意”,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康熙觉得有。
2. 胤禩的“团队”太能惹事
胤禩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人缘好”,号称“八贤王”。
但人缘好这件事,在权力斗争中未必是好事。胤禩的支持者里,有九阿哥胤禟这样“财力支持”的好队友,也有像隆科多这样后来反水的大臣。
康熙看着胤禩的“朋友圈”,心里不可能没有疑问你胤禩到底想干嘛?尤其是当康熙废太子胤礽的时候,有不少朝臣保举胤禩,甚至私下里说他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次献鹰事件发生前,胤禩的团队已经被康熙多次警告过了。结果,鹰死了,康熙立刻把矛头指向胤禩的“党羽”。
在康熙看来,胤禩不是一个单独的皇子,而是一整个“政治团体”的代言人。处理胤禩,等于处理这个团体。
这也是为什么,胤禩出事后,康熙毫不手软,迅速清理了他的支持者。
3. 雍正的“神助攻”让事情更复杂
雍正,这位历史上的“劳模皇帝”,在九子夺嫡期间的表现其实相当“低调”。
但低调不等于不出手。在“毙鹰事件”后,雍正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当胤禩遭遇重创时,雍正表面上装出一副同情兄弟的样子,甚至主动向康熙请命去探望胤禩。但康熙是什么人?他马上就察觉到了雍正的“异常关切”,甚至怀疑雍正就是“幕后黑手”。
雍正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硬抗康熙的怀疑,而是拉了三阿哥胤祉、十四阿哥胤禵一同去探望胤禩。这两人分别是“太子党”和“八爷党”的核心人物,雍正用这种方式告诉康熙看,我是光明正大的。
而且,胤禩的支持者隆科多,也在这时候倒向了雍正。这一切,让雍正在九子夺嫡中成了最后的赢家。
“毙鹰事件”,表面上是两只鹰引发的闹剧,实质上是九子夺嫡的分水岭。胤禩失去了储位资格,雍正却借机积蓄了更大的力量。
康熙的态度、胤禩团队的失误,加上雍正的“神操作”,共同造就了这一历史转折点。胤禩这只鹰没飞起来,雍正却成了笑到最后的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