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862c55c967b338521f16c3e67a5bf5.jpg)
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
世人皆云李白放浪不羁,一生潇洒,笔下的诗篇更是豪情万丈,但人是有多面性的,也是这个世界上感情最复杂的物种。
我们都知道,李白大半生都在求官,而官场讲的就是人情世故,为此李白不惜两次入赘宰相府,以攫取政治资源。
他和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等人不同,李白父辈从商,按唐律无法参加科举考试,想要当官,只能走“干谒”荐举这条路。而且,古代阶级制度森严,社会身份深入人心,“士农工商”中,以商人的地位最低。
所以李白25岁仗剑出蜀前,入大匡山跟随赵蕤学了5年“纵横术”,纵横家出治国之才,祖师为鬼谷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甘茂、司马错、范雎都是其门人,所研习的“纵横之术”实际上就是帝王术。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李白是一个有大梦想的人,可他的起点已经低得不能再低,因此他想到两个办法,不是很聪明,但却很管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7429a9df9f1f2bee1a6f2983dde0dd.jpg)
首先,出蜀以后,李白在扬州挥金30万,交了许多酒肉朋友,皆是市井之徒,于求官无益。但是这些人却能为李白传播两个信息,第一,李白出生时天有异象,为祥瑞;第二,李白出“陇西李氏”,是皇室宗亲。
虽然这两点从来都没得到过官方认证,但在唐代,众口铄金也很重要。比如中唐刘禹锡,他自认为“中山靖王”之后,当初刘备也这样说过,而“中山靖王”刘胜妻妾众多,后世子孙数以万计,认刘胜为祖安全系数最高。
有了皇室背书以后,李白又开始结交道士,比如司马承祯、元丹丘、吴筠等,他们都是皇室的宠儿,李白自己也曾登紫极宫受道箓,还在那里遇见了恩人贺知章,而贺知章同样也修道。
李唐皇室认李耳(老子)为祖,追为“太上玄元皇帝”,而李耳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李白这样做,无疑是投其所好。
可由于是布衣出身,李白刚出蜀时,还是遭到了冷落。比如途经陈州时,他去拜访太守李邕,却连拜帖都没有送进去,因此写下了那首《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8b44d54606a34e28c12bb055bc0447a.png)
之后李白结识了孟浩然,当时孟浩然也是求官15载无果,已经打算去长安参加科举,所以聊过之后,李白决定为自己镀金。于是,在元丹丘的帮助下,李白结识了安州都督和长史,并娶了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虽为赘婿,身份低微,但总算拿到了官场的敲门砖。
再之后,李白就去了长安,拜谒公卿,又往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求见,遗憾的是玉真公主正在云游,苦等无果后,李白求官之路再度跌入低谷,不得不流落街头,与市井商贩厮混。
因心灰意冷,李白回安陆白兆山桃花岩隐居,在元丹丘和蒋勋等友人的鼓励下,李白才又重新起航,终于在43岁时,经贺知章、玉真公主等人的举荐,被玄宗李隆基召入翰林。
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后又陪驾汤泉,赐宫中自由行走,人生走向巅峰。
可李白的“翰林待诏”和他想象中的大为不同,他以为自己能指点江山、匡扶社稷,有朝一日位极人臣,实际上玄宗召他入翰林,仅仅是陪自己和妃子们吟诗游乐。因此李白开始饮酒,与“饮中八仙”中的其他几位放浪形骸,又因遭人妒忌,不久后就被玄宗赐金放还,再次成为布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71008807b634930f0803ef03f4c217a.jpg)
但此时,李白已经名动天下,所以在洛阳与杜甫相遇时,令杜甫十分崇拜,还把高适介绍给李白相识,三个人梁园一聚,成千古美谈。
之后,李白再娶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同样是入赘,此时许夫人已经过世,留下一儿一女,即平阳和伯禽。为了孩子,李白曾寄身于一个妇人,但此妇人跋扈,对孩子们不好,李白就迁居到东鲁,又在那里成婚,生下颇黎。
所以,宗夫人算是李白的第三任妻子。
公元754年,李白携宗夫人四方游历,途经安徽时,泾县县令汪伦听说李白来此,便托人给李白送去了一封信,在信中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好酒是出了名的,故而欣然前往,可是到了泾县李白才发现,汪伦信中所提的“十里桃花”,不过是一个“桃花潭”的池水名;信中的“万家酒店”,不过是一家老板姓万的酒馆。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李白并没有生气,反而与汪伦痛饮,结下深厚的友谊,并成了千古美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a996b23b962cf8b21de37d6109e627d.jpg)
李白离开时,汪伦组织当地人相送,并赠了李白八匹名马、官锦十端,价值不菲。李白一激动,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是李白的即兴之作,更像是脱口而出的打油诗,却在1200年后被写进了教科书,成为适龄儿童的必读之作。
并且,从诗中我们也能看出,在李白豪放的性格之内,还包裹着对世俗的理解,也许他和汪伦仅仅是一面之缘,可却能成为知交好友,这就是人情世故。
尤其结合李白求官的经历,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好的,在追梦的路上,他结识了很多人,人们都说李白的朋友遍天下,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若对谁都友善,实际上就是把谁都不放在心上。
没办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往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afdb0cee3827d76187ac4ea18a20cc.png)
遗憾的是,在李白辞别汪伦后不久,“安史之乱”就爆发了,他也因此卷入了“永王东巡案”,身陷囹圄,仕途之路彻底终结。在狱中,李白曾写信向主帅高适求助,但高适并没有帮他,倒是杜甫四处打听李白的消息。
所以你看,有些交情仅仅是点头之交,梁园相聚时,李白、杜甫、高适阔论天下,点评风雅,还相约一起去拜访司马承祯,可到了生死危难关头,有些朋友就显得不再那么可靠了。
幸好,宗夫人人脉广,多方营救后,李白出狱,又被流放夜郎,遇大赦后人生步入晚年,62岁时在写下《临路歌》后与世长辞: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只大鹏鸟在行将就木时,依然是那样高傲,所以不管李白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他都是中国诗坛最特别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诗仙”,亦是酒中狂客: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
我以孤傲入道,尔等皆为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