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长征的四支主力部队当中,红一方面军走的路程最长,经过的苦战也最多,损失也最大。长征出发时,红一方面军的总兵力为86000人,到达陕北后仅剩下了7000余人;红四方面军南下之初是8万大军,百丈关决战失利后还有6万多人。此时张国焘依然对南下抱有幻想,把部队撤到了川康一带,迟迟不愿意北上。
当时的川康一带基本上是不毛之地,加上时值隆冬,红军将士的吃饭和穿衣都成了大问题,伤病员由于缺乏药物,也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结果在川康一带仅仅停留了几个月,红四方面军就减员了2万多人,仅剩下了4万余人。为了避免部队陷入全军覆没的危险,张国焘无奈之下,只得北上。
过雪山草地的时候,四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减员代价,到达陕北的时候仅剩下了3万余人。红二方面军在长征途中也损失了数千人。只有红25军是个例外,长征出发的时候兵力是2900多人,到达陕北时不仅没有减员,还增加了800人,也因此成为参加长征的几支部队当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队伍。
其实红25军在长征途中也遭遇过许多危险,最危险的一次发生在1934年的12月。当时红25军身处绝境,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多亏一位货郎的帮助才转危为安。1934年12月初,红25军以伤亡数百人的代价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进入了伏牛山区。早在长征之初,红25军的主要领导就打算在伏牛山创建根据地,理由是红25军长期在大别山坚持,对山地作战很有心得。
但部队进入伏牛山后,程子华、吴焕先和徐海东等人却发现这里地广人稀,老百姓很少,部队的后勤保障无法解决,因此根本就不适合建立根据地。几位主要领导商议后决定继续前进,向陕南一带发展,那里有山区也有平原,物产比较丰富,敌人的防御力量也很薄弱,是一个不错的落脚点。
从伏牛山到陕南,一路向西最便捷,途中的朱阳关和五里川这两个隘口是必经之地。蒋介石早就料到了这一点,提前在这里布下了重兵,修筑了众多牢固的防御工事,架起了机枪和大炮。以红25军当时的实力来说,如果强攻朱阳关和五里川的话,几乎是没有胜算的。
前面有堵截,后面还有数万追兵,北面是黄河天险,南面是“内乡王”别庭芳的地盘,此人手握数万重兵,早就接到了蒋介石的密令,准备对红25军进行夹击。东南西北四面都没有出路,长征中的红25军陷入了绝境之中,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危急时刻,程子华、吴焕先和徐海东等人商议后,决定分头带人找路,以绕过朱阳关和五里川,继续西进。
但由于敌人的欺骗宣传,当地的老百姓几乎都跑光了,要想找到一名向导很不容易。就在此时,陈子华在一道山梁上遇到了一个贩卖货物的小贩。此人名叫陈廷贤,是山西晋城人,有一年天气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陈廷贤和家人逃荒来到了河南的卢氏县,当了一名货郎。
为了卖货,陈廷贤几乎走遍了卢氏县的每个地方,对山间小道尤为熟悉。遇到程子华这年,陈廷贤23岁。虽然是第一次见到红军,但陈廷贤明显感到红军和自己接触过的白军有很大的不同。他在贩卖货物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白军的欺压和敲诈,有时候不少货物都被他们给直接抢走了,因此提起白军,陈廷贤就恨得牙痒痒。
但自己只是一个小货郎,拿这些白军没有一点办法。这次遇到了程子华等人,陈廷贤感到十分亲切,他们语气和蔼,态度很好,和耀武扬威、仗势欺人的白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得知他们想要找一名向导带路以绕过朱阳关和五里川后,陈廷贤没有任何犹豫,当即答应帮忙。
为了不让敌人发觉红军真正的意图,程子华和徐海东专门派出宣传队到朱阳关附近张贴宣传标语,造成了红军准备由此西进的假象。敌人果然中计,对朱阳关和五里川进行了更加严密的防范。见敌人上当,程子华和吴焕先、徐海东等人率领部队在陈廷贤的带领下,沿着一条羊肠小道紧急出发,经过两天的全速前进,绕过了朱阳关和五里川,将敌人甩在了身后。
之后陈廷贤又带着红25军翻越百盘岭,穿过大黑沟和小官坡,在击溃了铁锁关的守敌后又翻越了海拔1700米的蟒岭,顺利挺进了陕南。红25军的官兵们都很感激陈廷贤的帮助,陈子华还特意拿出了200个大洋作为答谢。当时对于普通人来说,200个大洋是一笔巨款了,陈廷贤再当几年货郎也赚不到。
但他却拒绝了程子华的心意,一个大洋也没有拿。陈子华过意不去,就写了一个字条,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盖了章,以证明陈廷贤给红军帮了大忙,并对他说:你以后就是红军的人了。这个字条对陈廷贤来说,比200个大洋更为珍贵。红25军脱险后,陈廷贤继续以当货郎为生,为了安全起见,他把程子华送给自己的那张字条藏在了家中的房梁上。
后来日军入侵河南,陈廷贤的房屋被敌机丢下的炸弹焚毁,那张宝贵的字条也在战火中化成了灰烬。新中国成立后,陈廷贤进入了一家食品厂工作,他严格要求自己,还积极帮助别人,表现十分出色,多次获得上级的表扬。当时程子华主政山西,他多次派人寻找陈廷贤,准备报答他当年帮助红军的恩情。
但由于当时工作人员的疏忽,把陈廷贤写成了“陈廷献”,还把籍贯给记错了,结果程子华先后6次派人寻找,都没能找到这位恩人。直到1983年的时候,有关方面编写红25军的战史,再次想到了陈廷贤,并扩大了寻找的范围,这才在卢氏县找到了他。但此时陈廷贤已经身患重病,时日无多,得知程子华等人曾多次派人寻找自己时,陈廷贤十分欣慰。不久后这位被称为“军史布衣第一人”的陈廷贤老人病逝,享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