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上海车展,给车企们憋出了“内伤”……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25-04-28 08:51:16

关注汽车圈的小伙伴们可能都知道,上海车展已经于本月23日正式开幕了,这一届上海车展前夕,出现了两家主体争夺主办权的“插曲”,展会上又相继出现了“卤鹅哥”强行“投喂”周鸿祎,“青海摇”摇上车企展台等“八卦趣闻”。总而言之,在上百场新车发布会密集举办之后,很多消费者和网友能够记住的车型和技术,本质上是寥寥无几的,很多人也只是记住了一些明星展台的趣闻。

虽然说上海车展热闹非凡,但是有媒体老师就说了,这一次上海车展是,是一次“建立在悲情之上的狂欢”,我们能够看到,各个厂商都在密集推出全新车型,且价格明显越来越低了。但是这个前提是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对国内产汽车的需求减弱,所以密集发布新车的“狂欢”背后,是很多车企无处安放的焦虑。

当然,这一届车展,可能让很多车企,尤其是国内这些新能源车企差点憋出“内伤”的一件事,以前那些“高阶智驾”、“自主”、“自动”等词汇,不能在车企公开的表述中出现了。这一条规则是在4月16日的一次高层级会议中做出的决定,而上海车展是在4月23日开幕的,所以在短短一周时间里,相关层面给国内的车企们上了一道“紧箍咒”:在驾驶辅助这一块,别吹牛!

这其实就非常难受了,因为据我们所知,在上海车展之前一两个月,有好几家在驾驶辅助,尤其是城市NOA方面做得很不错,甚至有技术突破的主机厂,都准备在上海车展上“放大招”,在这个超A级展会期间,给同行们好好上上强度。结果临开展前一周,“紧箍咒”轰然而至,这些车企不得不临时改变策略,聊点别的!

最关键的是,相关层面杜绝了车企们在驾驶辅助方面的“词汇渲染”,大家一下子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因为像“组合驾驶辅助”这类词汇,大家压根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且不让进行修辞渲染,大家的技术似乎一下子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了,消费者既然分不清孰强孰弱,那么有些话就憋在心里就好了。

当然了,我们也看到,有些车企技术人员在讲到驾驶辅助层面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脱口而出,但是前几个字出口了,又生生憋了回去,尴尬一笑之后,重新表述。

所以从上海车展开始,一个明显的苗头就是,国内厂商在驾驶辅助这一块,可能要面临新的环境挑战了,大家需要重新审视驾驶辅助的意义和边界,之前那么盲目卷“零接管”、“高智能”的时期可能要告一段落了。在被强制压制内卷速度之后,国内汽车厂商们需要做的,就是在现有驾驶辅助层级下,夯实安全基础,明确技术边界,让消费者可以更加安全地使用,而不是将系统快速推送到车端,让用户用自己的安全去测试。

接下来,很多车企就要仔细想一想了,未来一段时间,在宣传驾驶辅助的时候,应该怎样去通过相对准确的表述,区分自家技术和别家的差异和优势,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以后真就“憋”住了。

0 阅读:14

小李车评李建红

简介:小李车评,为您的汽车生活支支招!